上海交響樂團在歐洲發出“中國聲音”

2017-08-23 13:33:2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圖説:上海交響樂團在琉森音樂節上演出

  當地時間8月21日,上海交響樂團在結束了中國樂團在琉森音樂節上的首次受邀演出之後,驅車離開這個瑞士小城,集體踏上了赴此番歐洲巡演的第二站之途——奧地利蒂羅爾節日劇院夏日藝術節。上交此次歐洲巡演四站,每到一處皆為中國交響樂團首次到訪。在這兩個星期裏,“中國聲音”將在歐洲繞梁不絕。

  繼上交在琉森音樂節的演出之後,還將有柏林愛樂樂團、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等等全世界的一流樂團登上琉森的舞臺。從8月11日到9月10日,整個琉森音樂節共有100場演出貫穿其中。本屆琉森音樂節主題定為“身份認同”這一話題:從巴托克、馬勒、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等作曲家的命運中,找到如何改變我們當前生存環境的啟示。上海交響樂團作為中國樂團在琉森音樂節上的首次亮相,獲得了現場觀眾的兩次起立鼓掌,殊為不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説:上海交響樂團在琉森音樂節上演出

  蒂羅爾節日劇院夏日藝術節

  今年恰逢分為冬夏兩季的蒂羅爾厄爾音樂節20週年。在這片奧地利的山區內,蒂羅爾厄爾音樂節自1998年以來就是瓦格納音樂的重鎮。在那裏,指揮大師古斯塔夫·庫恩數十年如一日地在那裏的受難劇場和節日大廳默默耕耘,硬是把這個風景秀美的度假勝地打造成拜羅伊特以外欣賞瓦格納歌劇的不二去處。

  每年,庫恩都會在那裏演出高密度的半舞臺版瓦格納歌劇。除歌劇外,音樂節也有交響樂團和室內樂內容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圖説:斯特凡·塔哈哈在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演奏《梁祝》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青年小提琴家演奏《梁祝》

  上海交響樂團在琉森音樂節上的演出謝幕時,全場觀眾起立兩次,鼓掌歡呼,音樂節總監邁克爾·海弗裏格透露,這樣的場景在琉森音樂節上並不多見。隨後,上海交響樂團又以一曲老團長黃貽鈞改編的《良宵》返場加演。好幾位觀眾在音樂會結束接受採訪時都表示整場音樂會中最喜愛的曲子是最後的返場曲,因為“清新,明快,非常有中國特色”。曲尾還有粉鑼鼓節奏,為全曲增添了色彩。

  今晚(8月22日),在音樂總監余隆的率領下,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出曲目在編排上既有能體現樂團實力的西方經典之作,也有展現城市文化包容性和溫度的中國聲音,依次定為《北平衚同》、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肖斯塔柯維奇d小調第五交響曲。今晚的演出,演奏《梁祝》的小提琴手將是上海交響樂團特別邀請的、2016年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獲獎者斯特凡·塔哈哈,為年輕音樂人提供展現自己的舞臺。《梁祝》這部絢麗多彩、真摯感人並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的民族交響作品,還將出現在上海交響樂團此次巡演第四站,也是最後一站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開幕演出季)。

  “現在中國團的巡演越來越多,可以説,缺少的並不是海外巡演本身,而是真正有品質,有高度,能夠代表中國‘立’起來,與世界頂尖文化對話的內容。”上交團長周平説。(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徐翌晟 奧地利今日電)

,所有內容都由庫恩組建的節日樂團承包。音樂節之外,蒂羅爾厄爾會開放舞臺,邀請其他樂團到訪,高品質的演出貫穿全年。2015年,古斯塔夫·庫恩來演出“24小時”《指環》,一時間轟動上海,那個版本正是蒂羅爾音樂節的製作。此次上海交響樂團在地利蒂羅爾節日劇院夏日藝術節上的演出,也是上交與世界級藝術家和樂團之間你來我往的深度合作的延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