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嘹亮歌聲唱響申城

2017-08-28 09:38:32|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以“歌唱祖國、歌頌美好生活”為主題,千余支團隊參賽 市民合唱的嘹亮歌聲唱響申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成年組決賽中最年輕的合唱團唱出了活力。 本報記者 蔣迪雯 攝

  以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讓廣大市民共享公共文化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為宗旨,以“歌唱祖國、歌頌美好生活”為主題,上週末,市民文化節合唱大賽在上海城市劇院“唱響”。《十送紅軍》《天路》《陽關三疊》……千余支市民合唱團隊參賽,總人次逾20萬。88支合唱團進入決賽,他們將與教委系統的優秀合唱團隊共同角逐市民文化節百支優秀合唱團。

  市民合唱團各有所長

  8月27日上午,來自浦東新區的上海實驗學校東校家長合唱團第一個登臺,他們以雄渾飽滿的聲音奉上《南屏晚鐘》與《十送紅軍》。這是全市第一個家長合唱團。2012年合唱團剛成立時,米曉軍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他説:“在合唱團唱了6年,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也喜歡上了音樂。”每週日下午,合唱團都雷打不動地在學校排練,前不久剛拿下金橋鎮合唱比賽第一名,今年第一次參加市民合唱大賽,便毫無懸念地進入了決賽。

  除了針頭和手術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醫護人員也用歌聲“治愈”病患。腫瘤醫院的大部分病種都會組織康復沙龍,這支名為“鐳音”的合唱團是沙龍的常客,他們為患者歌唱,也邀請患者同臺演出。“通過音樂的交流,我們能感受到患者的信任加深了,有助於醫療工作更加順利地開展。”婦科醫生黃嘯説。在決賽的舞臺上,醫護人員用一首《給我們希望》表達對病患的祝願。

  合唱大賽要求上臺的每位指揮只能帶領一個團隊參加同一個組別的比賽,這項規定一度引發爭議,因為優秀指揮一向“供不應求”。幾年下來,參賽團隊卻發現這項規定“倒逼”了市民合唱團對指揮的需求,更多年輕的專業指揮有了用武之地。鐳音合唱團的指揮許瀅,年僅20歲,是上海師範大學聲樂專業的二年級學生。上實東校家長合唱團的指揮隋廣林説,“指揮和鋼琴伴奏都更專業了,市民合唱團的整體水準高了一大截。”

  呼籲原創合唱歌曲

  不過,評委發現,大賽中,合唱曲目重復率高、歌曲“撞車”的現象比較明顯。“唱來唱去總是那麼幾首,暴露出適合市民演唱的好曲目不夠多。”中國合唱協會常務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合唱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鐵龍説,“合唱發展當務之急是需要作曲家創作出更多適合群眾演唱,好聽、好唱、好學的合唱歌曲。”

  為促進原創合唱歌曲發展,閔行區群眾藝術館和《上海歌詞》編輯部主辦了合唱節主題曲歌詞徵集活動,面向全國徵集合唱歌詞。目前已收到約七十首來稿。

  各支市民合唱團隊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ShEO合唱團由來自各大商學院的女性高管和女性CEO組成,成立於2013年。由於意識到適合女性唱的合唱曲目不多,合唱團自籌資金20萬,徵集原創合唱作品。去年,合唱團獲得上海無伴奏合唱大賽成年組金獎,她們堅持演唱原創及改編歌曲,希望通過演唱,將原創的合唱歌曲推廣給更多合唱團。閔行區的“老舅媽”合唱團由退休教師組成,除了演唱經典歌曲外,也原創了《美麗的夢想》《燭光裏的情懷》等合唱曲目,合唱團的團歌《老舅媽之歌》由團長趙老師自己作詞。

  評委呼籲,希望更多的作曲家多創作適合市民合唱團、適合現代生活的喜聞樂見的合唱歌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