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藝術家作品閃耀“廈門金磚會晤”

2017-09-12 13:34:19|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剛剛落下帷幕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吸引了全球關注的目光。各國領導人參會的會場,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中外領導人洽談的身後,不少藝術作品映入鏡頭,其中有不少是上海藝術家的作品。

   金磚廈門會晤主會場藝術陳設總監童雁汝南表示,為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挑選藝術品佈置會場時,上海是繞不過去的藝術重鎮,尤其是要表現金磚國家的包容和開放性,上海的藝術生態是非常理想的挑選對象。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 蔡國強的《故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仇德樹《高瞻遠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馮驍鳴的《遠山》

  藝術品陳列體現三大主題

  童雁汝南參與廈門會晤主會場三大場所的藝術品陳列,分別是迎賓區、會議區及宴會區。這三大場所的功能不同,所陳列的藝術品也各不相同。

  “迎賓區就是接見外賓的區域,是一個禮儀空間,意為展現禮儀之邦的好客之道。”在該區域陳列有孔子雕像,藉以引出“禮”的傳統。這一區域還陳列了劉國松的《海內存知己》、周韶華的《搏浪》等繪畫作品,以“海”的文化元素為主,契合廈門地域特色。

  會議區是最重要的區域,其藝術陳列主題定義為“和”,並使用“山海”為創作元素。因此,該區域陳列的藝術作品有趙無極的抽象油畫、蔡國強的《故鄉》等。來自福建泉州藝術家蔡國強在上海完成學業,自稱半個上海人,用火藥炸出的泉州景色。

  宴會區的主題是“花”。廈門被稱為‘花園城市’,以花的元素來演繹宴會區,不僅吻合廈門的城市形象,營造宴會空間的自然祥和之態,帶來輕鬆、愜意的話題。上海藝術家何曦繪製的扇面《蟹爪蘭》,以植物花卉來喻示人格性情和心懷世界的胸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蒲華作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黃賓虹作品《朗朗乾坤》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唐雲《雙清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李磊《華章》

  平衡國家禮儀和藝術個性

  童雁汝南擔任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峰會會場藝術總監,他帶領團隊從6000張藝術家作品圖片裏挑選的合適藝術家,並分派創作任務。

  入選要求很苛刻,首先是要在幾千位藝術家裏脫穎而出的,作品的尺寸、顏色、題材,需要匹配現場的功用,是迎賓、會談,還是宴會,空間裏的傢具、地毯、墻壁都是何種款式與顏色,藝術家在創作前會提前知道。最後,嚴格按照國家禮儀的限定下,一個空間裏可供選擇的合適作品,數量不會多。

  有個性的當代藝術家我們同樣考慮,但如果風格太前衛、玩世不恭、用色太“剛猛”,只好慎重選擇或者割愛了。“藝術家的個性很強,在這樣的場合下,畫面都需要‘後靠’的,不可喧賓奪主。”

  牡丹花、黃河、長城等典型性的國畫畫面,在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上較少見。童雁汝南認為,既要尊重國家禮儀空間的特性,也要尊重獨立藝術家的價值判斷與個性,藝術規律本身也需要尊重。“我們放手讓藝術家發揮,有風格的藝術家在規定下依舊有自由發揮的餘地。可貴的是,藝術家們沒有刻意去討好或應景。獨立個性的作品粧點了空間,獲得了中外領導人們的認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丁設《五國印象之印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圖説:圖二是何曦《蟹爪蘭》

  單線聯絡 整體亮相

  三大場所共陳列了近百件藝術精品,參與廈門會晤主會場三大場所的藝術品陳列的工作量龐大:十幾輪方案、數十次彙報審批、多輪作品小稿修改、與數百位藝術家溝通、一個多月的現場調試與安裝。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組委會代表的童雁汝南,對待藝術家的邀請和篩選,都是通過“單線聯絡”,受邀的上海藝術家們彼此之間不完全知情。揭開大幕的一刻,才看到了份入選名單。其中有陳家泠、仇德樹、周長江、肖谷、馮驍鳴、楊冬白、何曦、王天德、李磊、丁設等有作品入選金磚廈門會晤,年齡跨度從中生代藝術中堅到具有引領性的青年畫家代表,還邀請了馮驍鳴等上海華裔畫家。海派已故大師中蒲華、唐雲等有作品入選。

  這些人群中,有的在體制內擔任美術協會、高等院校、藝術機構的負責人,有點在體制外自由創作,有各自的Freestyle畫風,各自擁有各自的市場。有評論認為,比起兄弟省市的藝術作品,上海藝術家的答卷在國際舞臺上站得住腳。而一次沒有準備的“抽查”,多維立體地呈現出“上海創造”的藝術水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