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藝術節上中外專家交流製作經驗

2017-10-24 09:30:0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國際藝術節論壇上中外專家交流製作經驗 有趣的內容可以超越文化隔閡

  去年上海國際藝術節創投平臺,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宣佈與西班牙聯合製作動畫戲劇《我要飛,去月球》。一年過去,《我要飛,去月球》在上海、北京、哈爾濱演出30多場。今年上海國際藝術節論壇上,劇場總經理梁曉霞回顧合作經歷,感慨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無獨有偶,10月23日的論壇上,中外嘉賓分享經驗時也表示求同存異很重要。

  爸爸高聲説話太兇了

  《我要飛,去月球》講述小女孩和一群小鵝士兵想要去月球幫助爺爺,看似孩子天真爛漫的夢想,實則詼諧地告訴小朋友如何面對親人去世。“中西合作中,語言翻譯、工作方式差異都不是最難的,最難的在於如何在本土化過程中融入我們的文化特點。”梁曉霞透露,劇中為爸爸配音的徐惟傑反復錄音三次,“導演不滿意,他覺得高聲調才可以表現出爸爸憤怒、不開心的情緒。”《我要飛,去月球》首次演出,徐惟傑的小女兒卻對他説:“爸爸,你真的太兇了。”有家長也反映:“關心孩子的爸爸,如果用這樣的語氣表達情緒,有點太過了。”

  徐惟傑第三次錄音後,終於成了“慈愛又帶有一點情緒的爸爸”。中國孩子能理解這個來自西班牙的故事了。一位小朋友看完演出給了媽媽一塊石頭,“媽媽,你帶著這塊石頭就不會飛到月球上去了。因為石頭很沉,會把你再帶回來。”

  小不點大視界親子微劇場創始人陳忌譖在與英國合作《鵝,鵝,鵝》也碰到文化差異。《鵝,鵝,鵝》講述住在偏僻地區的小女孩通過與鵝交流,變得開朗。英國原版安排小女孩家在海邊,“英國文化中,與世隔絕的人都住在海邊。”陳忌譖專門組織中英團隊一起到杭州山間采風,重新設計舞美,“在中國,隱居者住在山裏。”

  公益演出可以做到多贏

  “在丹麥一個城市的人口只有50萬,藝術活動不需要太多宣傳,大家都知道在發生什麼,但是上海這樣的大型城市,活動可見度就不會那麼高了。”丹麥四月兒童戲劇節國際顧問彼得·曼徹一席話,讓中國同行們深有共鳴。

  不過丹麥四月兒童戲劇節與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運營差異,沒有想像中那麼大。“演出是免費的,這樣劇團到了演出季,反而能有更好的票房表現。”曼徹介紹,一週內,戲劇節在學校、日托中心、體育館、遊戲館給孩子帶來400場演出,分發5萬張票,“這是一個共贏項目,城市提升藝術文化地位,觀眾免費看戲,劇團推廣自己的節目。2%—3%丹麥劇團借此打響知名度,拿到國外巡演合同。”

  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也有類似公益演出項目“藝術天空”。藝術節演出展覽部主任阮傑聽到一位“藝術天空”草坪音樂會觀眾説,“我一直希望孩子從小感受藝術的魅力,但去劇院看,消費有點高。‘藝術天空’是非常好的機會,現場看和在電視看的效果完全不一樣,非常震撼,小孩吵著要來看。”

  阮傑透露,“藝術天空”實施以來,有很多觀眾在觀看戶外表演後,産生買票去劇院感受更好視聽效果的慾望,“對於觀眾、院團和藝術節,達到了多贏的效果。”

  如何讓內容變得有趣

  “如果不能夠提供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化項目,如果沒有有趣的內容,即使觀眾知道你的活動,也沒有太大興趣。”法國馬賽市政府文化事務主任柯立業説,興趣從娃娃開始,“所有的文化機構都非常注重兒童教育。明年我們將在4500個課堂推廣‘藝術的手提箱’項目,再從兒童擴展到他們的父母。”

  芬蘭埃斯波城市劇院藝術總監艾瑞克·索德布羅姆分享如何讓內容變得有趣,“有超過30萬的人參與我們的藝術節。我們做了‘藝術之夜’手機APP,讓人們有可能知道別人在哪,在做什麼事情。我們發動市民製作動物面具,整個城市都能看到戴著動物面具的人。打造音樂公園,通過風來彈奏這些樂器。”

  1993年,康斯坦丁·希拉克創立羅馬尼亞錫比烏國際藝術節,“一開始只有3個國家8台節目,今年錫比烏藝術節匯聚70多個國家、500多臺節目,3200多位藝術家在71個場地表演,每天觀眾成千上萬。我們希望能把歷史遺産復活,比如一個廣場、一個行人道都可以成為表演場所。”希拉克説,上海國際藝術節作為一個大平臺讓眾多的城市展示自己的能力,它的發展速度、和外界交流強烈的願望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