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這些“永不拓寬”的道路上,我們追憶展望上海
圖説:觀眾參觀“符號上海——上海風貌保護道路文化之旅系列展覽” 楊建正 攝
上海的歷史風貌街區像一位位來自時間深處卻在當下繼續呼吸著的老者,默默地立於一個個街口面嚮往來的現代人,他們體現著一個城市的底蘊。正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進行的“符號上海——上海風貌保護道路文化之旅系列展覽”,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並將延期到11月12日結束。據統計,參觀人次達到了6萬多人,從原先大部分參觀者為外埠和國外遊客,到如今有一半以上的參觀者都是聞訊而來的本埠人士,他們在展廳裏尋找,回憶,比對,展望……
今年是上海市政府頒發《關於本市風貌保護道路(街巷)管理的若干意見》10週年,十年前,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城市歷史風貌道路(街巷)的保護,確定了中心城12片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144條道路(街巷)為保護對象,上海擁有了一批“永不拓寬”的歷史風貌道路。展覽正是基於這個前提,在新老照片的對比、街道歷史的導讀、繪畫與書寫的互文片斷中,帶領參觀者進入這些可以感受的歷史,觸摸到今日城市更新發展的動力。
觀眾反應的自信
展覽特意設置的留言板上,密密麻麻地貼滿了人們對於這座城市的鍾情、留戀與希望。“垂暮之年,重溫歷史,追憶舊情舊夢,別有一番滋味”。這是一對普通的上海老夫婦,參觀上海風貌保護道路文化之旅《街巷·記憶》展覽後在留言本上寫下的留言。他們倆在每一幅展品前駐足流連,在每一段文字前輕聲閱讀,或許在某條道路上曾有他們的牽手之約,某一幢建築中曾有他們的生活點滴……
退休了的花女士和丈夫在展廳裏徜徉良久,她出生長大於武夷路,出嫁到楊浦,年輕時一直看到街上的老洋房,十分熟悉外觀,卻不知道裏面發生的故事,參觀這個展覽令她想起了自己的年輕時代,也增加了對於時代和城市的理解。
對於老上海人,每一條熟悉的街道裏都充滿了回憶;對於非土生土長的市民,城市的歷史風貌區便是認知多年的城市符號。王女士來上海十多年,家住在新靜安,每到空閒時分,她就會坐上幾站地鐵到衡山路華山路一帶,出了地鐵換上共享單車,自由穿梭于富民路、常熟路、華亭路等等老房子的聚集地,她説,展覽上看到的64個歷史風貌保護區,大部分都騎著單車逛過了,“在綠陰遍地的街道上慢悠悠地邊騎邊看,會發現,這裡才是年輕時候心裏一直嚮往的真正的上海呀。”
來自德國的庫斯曼在展廳中尋找著祖父的足跡,他的祖父早年曾經在上海的洋行裏擔任高級職員,可是洋行的具體位置信息殘缺不全。庫斯曼仔仔細細地觀看了外灘歷史風貌區內的今昔建築照片,雖無法辨認究竟哪幢建築是祖父心心唸唸惦記著的,但他依然覺得照片中的街巷親切無比,這樣的感覺很奇妙。
上海城市規劃館總工程師,也是這個展覽的策展人翁文斌發現,每逢週末,展廳裏多的是家長帶著孩子來城規館參觀展覽,一些孩子尚年幼,對所見所聞懵懵懂懂;一些孩子在圖像中分辨出了自己生活之地的今昔,驚訝不已。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對生活的“家鄉”有一個認識。城市裏的童年裏沒有小溪沒有草原沒有老槐樹,只有一條條的街道和這些街道中的人,可以成為日後即使遠赴異國他鄉也能在記憶中檢索到的途徑。“對城市的歷史有認知,對城市的文化有自信,才可能説到對城市的未來發展和保護有自覺。”希望參觀者能與城市的發展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也是這個展覽的初衷。
新舊時空的倒影
街巷,生活在城市裏的對此都有從基因上誕生的親近感。《街巷·記憶》部分中,門口一張張卡紙上寫著都有一條風貌保護道路的兩個路名,上方對應2017年,下方則存在於1932年。“築于上世紀30年代,長820米的五原路,原名趙主教路,趙主教是旅華法國教士瑪勒斯卡,取漢姓趙。1943年10月,改名五原路,該名出自今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原綏遠省縣名。”翁文斌介紹。展覽展出了街區的影像對比:八九十年前的衡山路上,兩邊的農田正處於收割的季節,筆直的道路一眼便遙望到盡頭的徐家匯天主教堂的哥特式尖頂直指天空,而如今,衡山路兩邊綠蔭成行,各個時期建起的高樓疊加,使一覽無余的場景只能停留在歷史模模糊糊的影像中。
翁文斌介紹,上海的64條“永不拓寬”的風貌保護道路中,徐匯區共有32條,展出的徐匯區風貌道路保護案例,以圖、文,並配以1:150的道路精雕模型和改造案例三種形式呈現,激活了歷史人文空間氛圍。改造從店招店牌、建築立面、圍墻與出入口、公共空間和綠化、街具及公共藝術設施、道板和樹池、交通設施、外露管線與設備、標識與銘牌、照明設施等十大景觀要素進行系統梳理,最終,還原了一個有記憶、有故事、有溫度、有文化氣息的歷史街區。
岳陽路的改造成為一個典例,好德超市門面為了歷史風貌保護而收縮一貫的標示,玩具店改造了怪誕鮮艷的櫥窗風格使之與周圍的色調相協調,還有的把街角原本的水泥墻面改成了傳統工藝的槍籬笆,使街角看起來有了縫隙透氣而不生硬,地上原本用白線簡單劃分的停放自行車區域,則改成了青灰色的自行車磚,醒目卻又不突兀。
“對於風貌保護道路的保護工作,即有歷史的使命感和時代的迫切性,也需要同時兼顧城市總體的發展。保護風貌保護道路不能脫離正常的城市生活、缺少日常的實用價值和生活的意義,為保護而保護刻意減少人的活動。”翁文斌説。
藝術與文字的定格
位於三樓《街巷·風情》,素材取自於作家陳丹燕所著《永不拓寬的街道》。三個立式抽拉櫃分別呈現了一張1947年的上海行號圖,一幅2.5維地圖和一段書摘文字。拉開抽板,就展開了外灘的前世今生,建築與道路,相互對應。一旁展墻上的油畫展現著現代的外灘,那是藝術家們心目中對於外灘建築或遠或近或粗礪或細膩的定格。英倫風格的吧臺上豎立著一塊塊透明的有機玻璃鐫刻著書摘,對應著墻上的歷史保護街區油畫。
生活在城市裏的藝術家作家用鄉愁來錶帶對於街巷的情感,而金山農民畫家們筆下的城市歷史風貌街區卻妙趣橫生。在5樓展廳,64幅農民畫以非遺技法展示著金山農民對於城市的質樸情感,畫面上的色彩依然濃重、飽和度極高,用筆奔放,農民畫家們把許多美好生活的想像,寄託在林立的高樓和線條簡單的街道間,寄託在湖南路上空氣裏的滲透著的音符,寄託在永嘉路上妙趣橫生的舞獅舞龍的生活描繪。
用三種不同的風格繪就了虹橋路、高安路、宛平路的金山農民畫家懷明富告訴記者,農民畫的手法創作城市題材,還是他的第一次嘗試。“儘管平面造型、變形誇張的農民畫風格沒有變化,但我們看出去的東西變了,拉近了城鄉距離,使這次的創作顯得很有趣。”身在遠郊,但對於城市生活仍然有著自己的認知,懷明富告訴記者,他的作品不是按圖索驥依照片與海報創作的,而是基於人文歷史書籍上提及的那些建築在腦海中的形象勾勒而成,比如,《與世無爭的寧靜——高安路》的著眼點在於“世界十大圖書館”之一的上海圖書館;《留存上海的記憶——宛平路》則畫了衡山賓館、中國第一個唱片公司所在地小紅樓;東起華山路,西至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的虹橋路:畫面上融入了港匯廣場,徐匯中學陳香梅花園別墅,西郊賓館,龍柏飯店,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等等。懷明富還把以文字書本為依託的創作方法教授給了自己的徒弟張松春,讓他同樣運用到自己對於香港路的創作中。
這是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傳統的交流和碰撞,也加深了城鄉的互動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