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消保委發佈《老年保健品消費調查報告》

2017-11-03 08:50:09|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為什麼父母買保健品經常上當?上海市消保委發佈《老年保健品消費調查報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來源/視覺中國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近年來成為屢被提及的社會熱門話題。據悉,2017年老年人關於消費宣稱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器械的正式投訴數量,有明顯增長。一面是媒體、消保委屢屢報道提醒,一面是不斷有受騙的老人出現,其中深層次原因究竟是什麼?

  今天,市消保委發佈《老年保健品消費調查報告》,指出子女對老人真實需求和健康狀況不了解、保健品廣告無孔不入、商家採取新經營模式規避監管等幾大問題。報告認為,老人對保健品確有消費需求,家庭和社會應共同幫其甄別,同時應滿足老人的情感、社交需求,以避免其因“孤獨感”而輕信不法商家。

  老人對保健産品確有需求

  該報告由市消保委聯合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上海迪博大數據研究所,對60歲以上的老年消費者權益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形成。報告顯示,近四分之三的老人面臨健康問題,68.1%的老人一年內曾購買過保健品,説明老人對保健品的需求是存在的。但遺憾的是,54.5%的子女認為父母非常健康,僅有50.8%的子女曾為父母買過保健品或保健器械。此外,49.0%的子女錶示自己與父母關係非常親切,但僅有17.8%的老人這麼認為。因此,不了解老人的真實健康狀況、忽視老人的情感需要,成為子女易犯的兩大錯誤。

  老年人的實際消費,也超出了子女的估計。13.8%的老人一年內購買保健品超過1萬元,與之相對應,只有9.8%的子女錶示父母購買保健品年花費超1萬元。據悉,25.3%的老人有過怕子女知道而把保健品藏起來的行為。

  而保健品銷售點和廣告,可用“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來形容。89.9%的老人表示家附近就有銷售點,主要集中在菜場周圍(36.6%)、小區門口(23.3%)等。而信箱小廣告成為最大的廣告來源,佔71.8%,其次為實體店體驗(41.5%)。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來源/視覺中國

  設老人買保健品“法定冷靜期”

  調查報告指出,老年人分為傾向非理性消費群和傾向理性消費群。隨著年齡提高,非理性消費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從28.7%(61-65歲)飆升到95.2%(80歲以上)。

  “非理性消費群體可分為六類,包括責任性(怕給子女添麻煩)、無知型(缺乏相關知識)、輕信型(有一定知識但易相信專家或過於自信)、社交活動匱乏型(缺乏興趣愛好)、贈予型(子女關心較少)、貪便宜隨大流型(缺乏主見,易受影響)。針對這六類人群,我們分別給出建議,如不要否認自己對子女的需要,不要參加非居委會組織的活動,不要相信小廣告,不要給商家留下家庭地址和電話等。”消保委旗下的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總幹事劉波稱。

  報告建議,借鑒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穿透式監管機制”,激活針對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穿透機制。此外,設立老年人購買保健食品/保健器械的“法定冷靜期”制度,如60歲以上老人買保健品,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無理由退貨的權利。而對向老人銷售過期、三無或盜用批號特殊食品的群體,建議在退賠的同時,依照刑法追責。

  多建睦鄰中心滿足社交需求

  “對行銷陷阱,消保委研究了很多年。國外市場0.5美元一支的營養補充劑,賣給國內老人的售價竟達600元。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賣保健品的風險比販毒小,但動輒達到一二百倍的暴利,倒是直逼販毒。”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認為,正因保健品無法衡量療效,因此很難通過比較來進行選擇。在國外,類似産品被稱為“營養補充劑”或“特殊食品”,名稱較為中性。但國內的“保健”二字被認為是褒義,與中國“藥食同源”的傳統養生學契合,很容易受到老人的認可。

  此外,保健品行業也通過新的模式來規避監管。比如體驗店只維繫感情、不賣産品,買産品必須拿條去門市部,造成“銷售的人沒騙你,騙你的人沒銷售”。再如銷售點多具有獨立經營資質,與保健品公司極力撇清關係。還有數據表明,保健品行業對每位顧客的行銷費用達500-1000元,而消保委針對該群體的宣傳提醒費用,折算下來人均只有0.2元。

  市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表示,去年上海老齡人口占全市戶籍人口達31.6%,遠超全國平均水準。部分“有錢有閒”的老人存在消費需求,但社交圈子小、知識相對匱乏,易被免費旅遊、講座、義診等活動誘導,購買質次價高的産品:“我們發現,常參加社會活動、社區睦鄰中心建設較好、常參加群團活動的老人,以及配偶健全、與子女關係較好的老人,受騙幾率較小。消保委呼籲並願意搭建平臺,全社會共同擴大宣傳,為老人普及消費知識,提升他們的維權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