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高校首例 上理工校園內自動體外除顫器救了他
10月底的一天,上海。當李想(化名)邁步走出新華醫院,深吸一口迎面而來的秋日空氣,此刻的他和普通人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區別,然而就在前些日子,他曾與死神擦肩而過。
沉著應對,與“死神”展開博弈
10月17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學體育部正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16時13分左右,隨著1000米測試跑的哨聲吹響,數位同學盡全力奔跑著,然而一個年輕的身影突然倒下了——李想趴在了離終點50米的地方。
此時,剛結束田徑隊訓練的體育部教師丁昆注意到異常,迅速跑到李想身邊,只見他面部朝下,沒有自主起來的意識,丁昆緩慢將他翻轉過來,使其平躺防止呼吸不暢並通知校醫。“同學們請配合不要圍觀,儘快離開操場!”其他體育部老師指揮周邊圍觀同學撤離現場,為搶救騰出安靜寬敞空間。
1分鐘後,校衛生科科長李長琳醫生趕到現場,見李同學瞳孔散大、意識喪失、無自主呼吸,幾秒鐘預判,李長琳當即決定對其實施人工心肺復蘇搶救,“快!取來AED!趕緊打120!”她朝同事喊道。事後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李醫生説:“我們作為學校的醫護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素質,出現突發情況快速做出判斷並實施搶救,錯過一秒可能生命就沒了。”
爭分奪秒,啟動連接生命的按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李長琳實施心臟按壓,丁昆配合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現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電視劇中奇跡般甦醒的劇情,然而令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該同學因心臟驟停出現了室顫。
李長琳隨即啟動演習了無數遍的AED,此時機器顯示時間16:21。16:22:10,AED開始分析患者心率,十秒後提示不建議進行電擊,繼續實施心肺復蘇術。
16:24:34,AED開始進行第二次分析,9秒後機器提示“建議電擊”,面對充電到200焦耳的儀器,李長琳毫不猶豫按下了電擊按鈕,AED實時電擊,1秒後提示繼續心肺復蘇。
16:25:08,機器顯示屏上顯示正常心電圖波形,李想恢復竇性心律。然而在場的所有人並沒有因此放鬆,衛生科接通知趕赴現場的其他醫生繼續進行心肺復蘇術。
16:30,急救車趕到現場並將李想快速轉送至新華醫院進行進一步搶救治療。看到學生被送上救護車,李長琳已經累得攤坐在地上站不起來了。
從事發到送上救護車,短短十幾分鐘時間,一個鮮活的生命從心臟驟停到恢復心跳,李長琳及在場的所有人堅持搶救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怠慢,為進一步搶救贏得了最佳時機。
當晚十點左右,李想在新華醫院的進一步搶救治療下恢復了意識、甦醒過來,而仍在上理工體育部焦急等待消息的校醫和老師們才放下了懸著的心,氣氛凝重的辦公室裏頓時沸騰起來。“我那天晚上激動得都睡不著覺了,我相信其他參與的老師們也是如此。”丁昆回憶道。
成功搶救,讓“神器”不再是“擺設”
“這次成功搶救,不單單是我個人的努力,還有我們所有在場老師、醫生的協助,更是因為有專業設備的幫助。當AED電擊時,200焦耳的能量對於正常人來説是致命的危險,但是對於心臟驟停的人來説,那是‘起死回生’的關鍵一環。”李長琳説道,“能夠把孩子搶救回來,讓我非常有成就感,同時也讓我有了更強烈的使命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懂得如何進行心肺復蘇術,懂得並且敢於在關鍵時刻使用AED,為生命爭取更多的搶救時間。”
如李長琳所説,此次成功營救,AED發揮了極大作用,它是一種可攜式急救設備,稱為自動體外除顫器。2016年,作為上理工的校友,深圳邁瑞公司高級副總裁王建新為母校捐贈了10台邁瑞AED,分別裝配在上理工各個校區的體育場、醫務室等區域,守護年輕學子的生命。
“在許多發達國家,AED就如消防器材一樣,安裝在公眾場所,是心臟驟停的必備‘神器’,能極大提高救治成功率。對此,我們公司自主研發了邁瑞AED,與國外的儀器相比,我們專門設計開發了螢幕顯示功能,能夠讓普通人通過一步步智慧提示就知道如何使用,讓AED更‘中國化’。”王建新在接受採訪時説道,“生命大於一切,作為上理工的學子,我捐贈的儀器能夠挽救母校學生年輕的生命,這是非常讓人高興的事兒,我希望高校、社會能更加重視這個救命的設備。”
據了解,上海理工大學成功救治突發心臟驟停的事件是上海市在推行AED校園試點項目後的首例成功案例,也是全國高校校園內AED急救的首例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