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打造急性心梗救治 2小時黃金救治時間

2017-11-20 14:59:10|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滬打造急性心梗救治體系 2小時內為黃金救治時間

  我國急性心梗人群增速加快,年輕化趨勢明顯,但僅有5%的患者能在120分鐘的“黃金時間”裏得到有效治療,完善院前院內急救體系迫在眉睫。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昨天,由上海市醫師協會主辦,市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市胸痛中心聯盟協辦,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承辦的心梗救治日活動暨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項目上海質控會召開。

  上海市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會長葛均波院士表示,心梗發生後,如果在120分鐘內救治,絕大部分心肌可以恢復。但如果超過3個小時,可能就有50%的心肌壞死;超過6個小時,可能就有80%以上的心肌壞死。

  “造成心梗得不到及時救治的原因很多,比如患者缺乏急救意識、急救體系不順暢、各大醫療機構救治能力存在明顯差異等。”市十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徐亞偉教授表示,1120心梗救治日活動的目的就是加強和加深兩個“120”理念:一是“有胸痛,要撥打120”;二是提醒所有人爭取“黃金120分鐘”。

  葛均波説,及時進行120救護車轉運、構建合理的區域轉運網絡,對心肌梗死的救治有重要意義;實現院前、院內急救的無縫連結,區域內各家醫院更好地對接,提升救治能力;同時,還要加強胸痛中心建設、加強醫師培訓、加強公眾教育。只有全社會參與,才能更好地鋪開心梗急救網絡。

  據悉,葛均波院士在全國率先提出心梗救治院內“綠色通道”,得到國內多家醫院的響應。如今,上海各家醫院正在積極打造胸痛中心,建設信息化、規範化、標準化的區域協作急救網絡體系。今後,各醫院還將與急救中心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院前心電圖傳輸等信息傳遞及早期預警等全面建設,構建起政府、社會、院前急救、醫院四位一體的區域救治網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