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公共空間不止于美景 更追求“文氣”

2017-11-27 09:53:01|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人文添靈氣,街巷“裸粧”也動人

  在城市更新的腳步中,在上海連續兩輪實施的“營造城市文化氛圍三年行動計劃”推動下,不起眼的“小小的院子”,不僅做美景,更追求有文氣。正是它們的存在,連點成線再到面,整座城市便成為文化的熱島

  楊浦區五角場再往北走,有片特別文藝的農家田園。狹長的綠色地帶,居民們春種秋收,夏有露天電影,冬有圍爐讀書會,割稻時還有9歲女孩作詩一首。

  徐匯區永嘉路578號(乙),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裏一幢老建築,近日變身當代藝術空間,珍貴老照片中展示著這片街區許多老洋房的前世今生。

  誰能想到,這一東一西兩處市民的“精神休憩站”,原本都是“五違四必”的整治對象。在上海推進城市更新的步履中,它們之所以走得格外動人,原因很相似———在上海連續兩輪“營造城市文化氛圍三年行動計劃”的推動下,文化成為城市更新的審美度量衡之一。多載入一分人文元素,社區的靈氣也增添一分。

  小而精的街道更新,有種不喧嘩的“裸粧感”

  若非循著門牌號,永嘉路578號(乙)完全可能被“錯過”。從外立面來看,它與身後的永嘉新村渾然一體,同左鄰右舍也一脈相承,低調得完全不像內有乾坤的樣子。徐匯區委宣傳部部長呂曉慧説:“追求的就是這種‘裸粧感’,看上去不著痕跡,其實美得潤物無聲。”

  為街區上“裸粧”,是學者的主意。作為徐匯區特聘的風貌區規劃師,上海交大的王林和同濟大學的沙永傑兩位教授想法很一致:街區的風貌保護,建築是保護主體,與建築相連的街道空間和生活形態同樣應該保護。整個空間裏消除了不和諧的斑點,完美“裸粧”便能呈現出來。

  比如永嘉路578號(乙),大半年前,那棟街邊平房被包子鋪、修車攤等小商販割據。作為永嘉新村的入口“門臉”,這副雜亂無章的樣子與新村內的優秀歷史建築太過違和。經整治改造,設計師把新村內的許多建築元素如磚墻、屋頂、格柵式窗型等調用出來。如今再看,新村內外的建築仿佛渾然天成。更細微的“裸粧”體現在岳陽路的人行道上。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地上用來劃分自行車停車區域的,不再由司空見慣的白色油漆涂成,而是用深淺不一的混凝土磚拼接而成。作為文藝資源高度集中的中心城區,徐匯區打造文化核心功能區,建造地標式的文化場館,同時也在永不拓寬的馬路細節上做文章。因為在管理者看來,只有當生活美學浸潤在了城市肌理中,百姓的獲得感才是日常且豐足的。

  讓美深入城市的阡陌縱橫,這是上海許多城區都在努力的方向。同樣是歷史風貌保護區,長寧區愚園路的管理者還在街區更新時做了一件事———勸説沿街店舖往後退一些,給路上連綿起伏的百年梧桐留出生長空間,給徜徉在此地人留出可透氣的空間。

  對於俯拾皆是的案例,上海美術學院教授金江波點評説:“看似不動聲色的更新,協調的是人與地的關係。潛移默化中,塑造的是人文觀念下的生活美學。”

  一個個物理空間有了魂,整座城市便成為文化的熱島

  街區微更新,美就是終極追求了嗎?答案應該不止於此。

  看看五角場那處“世外桃源”,它正式的名字叫“創智農園”。這個曾被雜草和垃圾佔滿的“邊角料”地帶,如今成為社區居民的聚集地,它的營造者、同濟大學景觀設計專業老師劉悅來覺得,“我們是用綠化來改造景觀,但又不止于花草樹木、亭臺樓閣,還添了點‘魂’。”

  百來平方米的“創智農園”裏,種著藍莓、桑葚、薄荷、南瓜、豆角、水稻等都市孩子見所未見的作物,還嵌入一間玻璃屋當作多功能廳。人們在農園裏與自然對話,到玻璃屋中與人、與書、與知識對話。久而久之近悅遠來,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的師生等都成了此地常客。秋天稻子收割時,小女孩秦聞悉作詩一首,形容這片農園甚至城市更新都恰如其分———“凡事,看上去很小,但它卻在這個星球上,在這個小小的院子裏發生。”

  類似這樣“小小的院子”,上海已建成了21處,分佈于楊浦、徐匯、靜安、浦東、虹口、寶山等區。類似這樣有靈氣的城市小空間就更不勝枚舉。比如徐匯區街頭兼具借書、薦書、閱讀、充電等多重功能的共享悅讀亭,比如閔行區在一年之內開出的六家24小時社區城市書房,比如南京東路街道、愚園路街道一棟棟附帶二維碼會講歷史的保護建築……在城市更新的腳步中,在上海連續兩輪實施的“營造城市文化氛圍三年行動計劃”推動下,這些不起眼的“小小的院子”,不僅做美景,更追求有文氣。正是它們的存在,連點成線再到面,整座城市便成為文化的熱島。

  法語翻譯家馬振騁有一番感慨被許多讀書人津津樂道。有人問他,上海何處最讓他留戀?馬老回答:“週末遍地開花的讀書會、文化講座,這樣的存在令人心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