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牌大閘蟹爬上百姓桌

2017-11-28 13:19:1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烏小蟹”華麗轉身 上海牌大閘蟹爬上百姓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王成輝教授介紹“江海21”。 來源/上海海洋大學

  “菊黃蟹肥”,雖已至11月底,但螃蟹依舊美味。提到大閘蟹,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陽澄湖”。殊不知,大閘蟹的真正故鄉卻是上海崇明島。然而,不少“吃貨”覺得崇明本地産蟹在個頭、口味上遠不如其他産地,“烏小蟹”的戲稱不脛而走。

  今年,一隻只名為“江海21”的本地大閘蟹爬上了滬上市民的餐桌,個頭更大、味道更鮮的“江海21”不僅成為市民的佳肴,更是帶領養蟹人走出一條致富路。

  “烏小蟹”的“逆襲”

  崇明島地處長江入海口,是中華絨螯蟹的故鄉,因蟹的兩隻大螯上有絨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本世紀初,崇明蟹的種苗都是野生種,這些野生群體的種質混雜,養殖性能衰退明顯。因此,對河蟹良種的呼喚及需求極為強烈。

  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教授王成輝團隊自2004起開展良種選育工作,立志要培育出個體更大、形態更好、生長週期更短的本地大閘蟹。“根據大閘蟹的生長規律,我們在奇數年和偶數年分別構建基礎群體,以體重大、步足長和額齒尖為選育指標。”王成輝介紹。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王成輝領銜的團隊培育出了較好聚合父、母本雙方的典型性狀,具有生長速度快、形態性狀好、群體産量高等特點的中華絨螯蟹,併為其命名為“江海21”。“江海21” 可是螃蟹中的“高富帥”,個個身強體壯,青殼、白肚,翻身移步動作迅速。和普通中華絨螯蟹相比,“江海21”的生長速度提升了17.8%,“雌三雄四”的比例接近五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王成輝團隊培育的中華絨螯蟹“江海21”。來源/上海海洋大學

  高品質帶出致富路

  “今年本地大閘蟹養殖面積已突破14000畝,其中崇明就佔了8000畝。本地大閘蟹産量達到1500噸。”王成輝介紹。目前,上海河蟹均採用標準化池塘規範養殖,水面利用率高;選用“江海21”作為種苗的比例達到60%,遠超全國的10%;以“種草、稀養、投螺、調水”為核心的生態養蟹技術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了養殖水域清澈、養殖池塘水草茂盛,一些養殖地的池塘水質指標與環境已優於外部的水源水,河蟹已處於水産品食品安全等級“金字塔”的最高端。

  “市民對現在的本地蟹,尤其是‘江海21’非常認可,出鍋後的本地蟹,鮮、香、嫩、肥,蟹黃硬實,蟹膏肥美,而且上海沒有‘洗澡蟹’。”王成輝説。由於上海本地蟹産量有限,品質又好,通常是按只賣,一隻蟹的均價在60元左右,今年一上市就被哄搶一空。

  “‘江海21’具有上海完全自主知識産權,扭轉了上海長期以來有河蟹種源、無河蟹良種的局面。從近兩年數據來看,採用‘江海21’種苗的畝利潤達到7433.3元,與普通中華絨螯蟹相比翻了近一番,而‘江海21’的成本還要低一些。”王成輝介紹,“一家養殖場飼養‘江海21’後,翻新了廠房,還購買了新設備。”

  “大閘蟹可以一直吃到元旦。當氣溫在10℃到15℃時,或者説人們開始穿毛線衣的時候,是品嘗大閘蟹的最佳時機,那時大閘蟹新陳代謝放緩,體內營養成分高。”王成輝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