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自動販賣機滬上玩“快閃”

2017-10-13 10:12:37|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大閘蟹自動販賣機玩“快閃”

  據《勞動報》報道,每年深秋初冬,是大閘蟹最肥美的黃金季節,生鮮電商們也瞅準商機,推出大閘蟹自動販賣機,銷量喜人。不過,國慶節後該零售模式已經暫停,推廣方向勞動報記者表示,該零售方式尚不成熟,本次“試水”實際只為測試公眾的接受程度,而如何科學合理地把控大閘蟹的品質,將成為該項目在未來能否大範圍推廣的關鍵。

  三天就賣出數百隻蟹

  國慶節前,當首部大閘蟹自動販賣機在長寧區虹橋國際科技廣場亮相時,排隊圍觀甚至下單購買者眾多。當記者趕到時,可以容納百餘只螃蟹的貨架,已空空如也。據保安介紹,販賣機開始運營後30分鐘,螃蟹便告售罄。

  勞動報記者注意到,這臺販賣機和常見的飲料販賣機一樣,只是內部構造略有改良。根據販賣機上的操作説明,消費者購買大閘蟹需經過3個步驟,首先點擊螢幕立即購買,會自動生成商品二維碼,消費者可通過手機淘寶或天貓App掃碼確認訂單支付。大閘蟹的價格,較為親民,一隻2.5兩的公蟹僅售15元。“比網上或菜場裏的,要便宜很多,價格優勢明顯。”一位購買者説。

  不過,國慶節後,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發現,原先的大閘蟹販賣機,又變回了原來的模樣,正常銷售起飲料及零食。

  據了解,這臺大閘蟹自動販賣機是由易果生鮮與天貓聯合推出。易果生鮮相關負責人告訴勞動報記者,販賣機採取“快閃”的模式,僅現身三天,但消費者的接受度卻超乎了他們的想像,三日內,便賣出了數百隻螃蟹。

  從前端到販賣機僅6小時

  “悶在機器裏面,會不會有問題,而且活的死的,也沒法區分,看看就好。”品蟹愛好者蔡先生就表示,對於販賣機銷售螃蟹的安全性,他心裏沒有底,遠不如在菜場中,精挑細選,來得放心。

  崇明清水蟹養殖大戶董老闆告訴記者,螃蟹所含的細菌病毒較多,在存活狀態下病菌被自身的免疫力抑制著,一旦螃蟹死亡,細菌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並滋生生物毒素。用販賣機銷售大閘蟹,品質把控的難度和要求是很高的。

  那麼,這些螃蟹是如何“爬”進機器裏的?其安全性如何?易果生鮮方面對記者稱,該自動販賣機內的大閘蟹産地全部來自陽澄湖。對於品質把控,該負責人表示,公司有專門的品控人員對産品進行測試,包括在上貨前稱重,是不是足斤足兩,販賣機中的溫度控制在3-7℃,同時保證空氣流通。此外,販賣機上還留有客服電話,如果出現死蟹,售後服務與天貓相同。另外,公司還有專人定時巡視,上線三日內,並沒有出現死蟹或者其他售後問題。“因為我們的供應鏈和物流,相對比較成熟,從陽澄湖撈上來的螃蟹,可以在6小時內送進機子內。”該負責人透露。

  品質把控是推廣關鍵

  易果生鮮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坦承,最難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品質管控,“都不需要‘之一’這個尾碼,是唯一的關鍵。”他説,這才有了本次只推出1台,運行3天的“試水”謹慎方案。

  在易果生鮮看來,如果能把充分保證蟹的品質(活力度、重量等),未來不排除在全市範圍內推廣的可能。利用販賣機銷售螃蟹,凸顯出大閘蟹市場的銷售渠道競爭已十分激烈。據公開資料,今年7月,天貓與陽澄湖眾多商家展開新零售合作,不僅承包了陽澄湖5萬畝大閘蟹專屬水域,更推出了“搶空陽澄湖”的預售活動,僅一分鐘就已賣出了14萬隻大閘蟹。而京東則利用其建立的“産地直髮協同倉”,配合航空和冷藏車的運輸矩陣、增設航空線路、優化冷鏈車運輸等,保證全國近300個城市能在48小時內將大閘蟹配送到戶。

  據《中國大閘蟹市場消費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大閘蟹産業規模達648億,按年增長了20%,今年預計可達778億。國泰君安研究報告顯示,自2012年至2016年,內地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已從40億飆升至950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