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藝術商圈”策劃佈局

2017-12-27 13:41:26|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2018年上海藝術商圈”已進入策劃佈局階段 新的一年,紅色文化展演是亮點

  伴隨美國好萊塢電影樂團帶來的交響音樂會,“2017年上海藝術商圈”項目昨天在上海香港廣場落下帷幕。自4月8日啟動以來,該項目已在靜安、黃浦、長寧、虹口、楊浦、閔行、浦東等七個中心城區的26個商圈舉辦536場活動,參與人次近25萬,平均每天舉辦兩場。而“2018年上海藝術商圈”也已進入了策劃佈局階段,將出現更多具有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點的演展活動。

  上海是正在建設中的國際文化大都市,本土文藝力量十分強大,國外藝術家來往頻繁。依託豐厚的城市文化資源優勢,今年的上海藝術商圈活動節目涵蓋了演藝、展覽、普及、藝教、非遺等多個領域,參與者絕大部分為專業文藝工作者。其中不乏段皚皚、嚴慶谷等知名藝術家。他們因地制宜,組成小型表演和展示團隊,如同一支支都市“烏蘭牧騎”,深入基層,在人流密集的商場服務大眾,為上海增添了一道道文化色彩濃郁的風景線。二胡演奏家段皚皚説:“參加‘2017年上海藝術商圈’演出,感覺離觀眾更近了,心裏也感到更有底氣了,這是為藝術家拓寬表演空間提供的一個新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送往各大商圈的藝術活動,並非是各文藝單位現成節目的複製和照搬,而是根據商圈的人群需求、環境要素、流動性大等特點,進行了創意性策劃與製作。今年的536場活動中,音樂舞蹈類演出佔58%,戲劇類演出佔9%,親子互動類佔30%,展覽講座類佔3%。觀眾普遍反映,這些節目有古典也有新潮,有傳統也有時尚,從中可以感受到上海海納百川、融合創新的文化底蘊。

  剛剛頒布的上海文創“50條”中指出:要“全面推廣‘上海藝術商圈’合作模式,鼓勵商業結合體引進創新演藝項目”。據透露,“2018年上海藝術商圈”除了進一步擴大商圈布點、增加場次覆蓋率之外,將強化本土特色。比如在新天地、淮海路等一大會址周邊的商圈,策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紅色主題文藝節目,把江南絲竹引入世博源商圈等,引入更多體現城市記憶、文脈特色和鮮明特徵的要素,採用定點設主題的方式,爭取打造“一商圈一特色”。

  同時,“2018年上海藝術商圈”將把上海國際藝術節“扶青計劃”優秀委約作品、“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以及各藝術節展和文藝院團涌現的優秀新人新作導入進來,成為創意作品的發佈地、試金石,既讓新作品儘快與廣大群眾見面,又能聽取大眾需求完善作品。除此之外,“2018年上海藝術商圈”中還將融入高科技新技術産品,如出現唱滬劇的智慧機器人以及機器人街舞等節目。而在每一場演展活動中,都將安排講解、導賞,以深入淺出、寓教于樂的普及互動,把“藝術商圈”打造成為大眾的“藝術大課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