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袋成“殺手” 滬低溫燙傷病人增多

2018-01-10 09:19:00|來源:新民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熱水袋成溫暖“殺手”!申城低溫燙傷病人增多 燙傷面積小但損害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近期,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接診的因熱水袋造成低溫燙傷的病人增多。新民晚報新民網 李若楠 攝

  近期申城迎來持續低溫,抱個熱水袋、貼上暖寶寶,跟這些“禦寒神器”在一起,讓不少人感嘆“又活過來了”。但一時的暖意也可能釀成嚴重後果——湯婆子、熱水袋、電熱餅、暖寶寶,甚至是USB取暖設備等如使用不當,將造成低溫燙傷。

  “氣溫越來越低,熱水袋引起的燙傷越來越多,昨天普通門診就診人次247,其中76人是熱水袋低溫燙傷。昨天一個晚班,3個熱水袋爆炸引起的燙傷。今天的一個病人:3年前熱水袋燙傷,同一部位——左下肢,換了三個月的藥……有個病人説,她的熱水袋是‘德國’進口的,70多元一個,第一次使用就炸了……” 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護士長周潔的朋友圈一天之內連發3條有關低溫燙傷的微信,呼籲“遠離熱水袋,開空調,睡前洗熱水澡”。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圖説: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護士長周潔朋友圈呼籲“遠離熱水袋”。截圖

  低溫燙傷病人增加 有人來不止一次

  上午10點,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夏俊星醫生為一位二十齣頭的小夥子檢查,因為熱水袋破裂,流出的熱水將小夥子的右小腿和腳部燙出水泡。

  據介紹,除了熱水意外流出,熱水袋造成的燙傷更多的是低溫燙傷。護士長周潔做過統計,低溫燙傷患者有時佔到全天就診人數的三至五成。很多人本想暖暖腳,睡前把灌了熱水的熱水袋、加熱後的電熱餅放進被窩,第二天醒來發現腿上、腳踝等處起了水泡。

  周潔説,經常遇到多次低溫燙傷來就診的病例,一些病人是“老面孔”了。上週六就來了這麼一位左下肢低溫燙傷的病人,病人的媽媽告訴醫護人員,3年前同樣的部位也燙傷過,當時換藥持續了3個多月。3年前吃過苦頭,現在又中招,只因“太冷了,不用睡不著”。還有的病人連續3年被熱水袋低溫燙傷,留下了3處傷疤。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説:多次因低溫燙傷就診的病人令醫護人員憂心。截圖

  不可輕視小水泡 部分需手術

  有研究證明,對人體皮膚造成燙傷的最低溫度是44℃。隨著溫度的升高,損傷也相應加重。熱源溫度雖然不是很高,但如果接觸時間長,熱能可以從表層向深部組織傳導,造成皮膚真皮深層甚至皮下深部組織的損害。

  夏俊星醫生説,低溫燙傷多見於以下幾類人群:糖尿病、截癱、腦血管意外患者以及老年人,由於皮膚感覺異常,對熱刺激反應敏感性低,容易低溫燙傷;中青年低溫燙傷患者多數由於醉酒或勞累過度熟睡時使用取暖設備所致,怕冷的女性也是低溫燙傷較多的;還有,嬰幼兒表達能力欠缺,當遇到馬大哈家長,也會造成燙傷。

  “低溫燙傷常位於足跟、足底、小腿脛前、臀部等,容易被忽視。”夏醫生表示,低溫燙傷面積通常比較小,早期外觀往往只是一個小小水泡,呈圓形或橢圓形。但千萬別小看這個小水泡,雖然病變比較局限,但是損傷常常深達真皮深層甚至全層皮膚壞死,臨床診斷深II度或III度燙傷。而脛前、足跟等部位皮下組織較為菲薄,燙傷嚴重時可深達骨質,造成傷口經久不愈。

  低溫燙傷雖然面積小但深度較深,換藥治療時間長,有時兩三個月還不能痊癒。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手術植皮治療,癒合後常遺留不同程度的瘢痕。

  如何正確使用熱水袋等取暖用品

  醫生特別提醒,長時間使用取暖設備後發現皮膚發紅、腫脹、脫皮或出現水泡等現象,就意味著發生了“低溫燙傷”,最好及時去醫院燒傷專科進行進一步治療。在就診途中可以用清潔的被單或毛巾外裹創面。千萬不要隨意塗抹有顏色的藥物,如紅汞、紫藥水等,以免影響醫生對創面深度的判斷。更不要自行塗抹油膏、醬油等所謂的“土方”,這些方法不僅對創面恢復毫無益處,還容易導致感染。

  各人群正確使用熱水袋等取暖用品的“姿勢“如下:嬰幼兒、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者以及感覺功能障礙者在使用取暖設備時,應避免取暖設備長時間接觸皮膚及放在某一部位不動。皮膚和熱源之間要採取一定的隔離手段,比如厚一點的毛巾等,確保其妥善包裹取暖設備,以免因包裹物脫落而燙傷。糖尿病患者及存在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者要儘量避免使用皮膚接觸類取暖物品,如果一定要用,必須隨時注意皮膚情況。

  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市民冬季偏好養生,老年人做艾灸時因疏忽等造成燙傷的也不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