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整合資源平臺 做細科創服務

2018-01-26 13:53:05|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城區發展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徐匯 整合資源平臺優勢 做細科創政策服務

  全面推進科創中心建設,著力提升集中度和顯示度。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2018年工作著力點之一。報告提出,特別是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新建北斗導航、機器人、工業互聯網、低碳技術、臨床研究等共性技術研發與轉化平臺,繼續推進紫竹、楊浦、漕河涇、嘉定、臨港、松江G60科創走廊等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特色發展。

  “克隆猴”誕生了,這是項由中國科學院團隊獨立完成的國際重大突破。外界評價:這項成果真正實現了生命科學領域的彎道超車,意義重大。“克隆猴”的誕生地,就是徐匯區楓林地區的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藍圖越來越清晰,作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之一,徐匯區究竟應該承載哪些重要功能?

  市人大代表、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透露了徐匯區的深度思考。

  從國家層面來説,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不僅是一項國家戰略,更是建立適應新時代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指標。目前,科技創新已然成為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最核心要素,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品質發展的必要抓手。科技成果的轉化更是一個系統工程。鮑炳章説,這取決於科技的原創體系構建得怎麼樣,科技創新核心裝置打造得怎麼樣,科研機構創新能力與爆發力怎麼樣,參與全球科技創新的競爭交流能力怎麼樣。

  歸結到一點,就是科技創新的核心動力在哪。這既包括國家實驗室的參與佈局,也包括相關産業的發展與佈局。

  他説,上海越來越關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的建設,以及相配套的人才政策問題。各區都有必要的承載功能,也都有必要的新産業示範的功能。藍圖越來越清晰,隨之而來就是任務分解、協同參與,每個區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職能也越來越清晰。

  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的徐匯區,未來將在三方面著力:

  首先,更多地支持國家級源頭創新能力,繼續提高科創的顯示度和參與度。目前,中國科學院的三個卓越創新中心都設在徐匯區,這三個卓越中心分別聚焦分子細胞科學、分子植物科學、神經和腦科學。市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丁奎嶺認為,科技投入除了建設新的增量外,還要發展好優質的存量,中國科學院的卓越創新中心,以及大學、研究所的重點實驗室,有平臺、有成果,還有人才,這些優質資源應當得到充分盤活使用。鮑炳章表示,徐匯區將一如既往服務、參與好這些頂尖科學研究機構的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讓各類全球頂尖人才、核心人才和關鍵人才紛至遝來。

  其次,關注原始創新和産業培育。有些科研成果在創造過程中就孕育著發展機會。比如,同樣位於徐匯區的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其科研成果中有的接近相關領域最前沿,有的就比較接近産業化。鮑炳章説,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最終考量的是“科技創新的核心能力”。結合區域産業特色,徐匯區將在生命科學、信息化運用、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打造全國乃至全球産業高地,“不僅要有聲音、有作為,更要有佈局,實現共享。”據透露,今年徐匯區還將佈局更高水準的全球人工智能大會,並依託於此形成相關産業佈局,提升影響力。

  再次,徐匯區將在先發優勢的基礎上,對科技創新服務業體系多作謀劃。整合科技創新服務業的資源優勢、平臺優勢,並且將科技創新服務業的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做到極致。現在普遍的情況是,知識産權不少,但能在國際市場上得到認可的知識産權不多。為此,徐匯區將打造原始創新的功能平臺和服務平臺,關注成果轉化中的各環節,如知識産權保護、成果價值判斷、創新成果交易等等。徐匯區要爭取實現全球知識産權成果能到這裡來轉化、交流、展示、交易,並充分接軌産業,“我們鼓勵創新,更關注國際化的成果轉化和核心競爭力的轉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