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公辦民辦同招”細則由各區自行制定

2018-01-30 14:47:21|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公辦民辦同招”細則由各區自行制定 市教委:最快將於下月出臺,各區情況不同,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

  近期,不少上海家長的微信群中都在熱議“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同招”一事,28日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公辦民辦同招”具體細則由各區自行制定,最快下月出臺。

  促進公辦民辦同步發展

  據悉,“公民辦同招”的消息最初來源於市教委的一則文件,涉及“公辦民辦同招”的僅為一句話,“上海將制定2018年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穩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加強對民辦學校招生的規範化管理和監督”。不少家長將“穩妥推進”理解為“幾區試點”。

  對此,28日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公辦民辦同招”的具體細則由各區自行制定,但教委會提供指導原則,適當指導各個區按照一定的方式來做,“但各區情況確實不同,比如崇明區和黃浦區的情況就不一樣,不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最大的問題就是什麼都要用一個標準來要求。”

  針對部分家長疑惑“如果孩子報考民辦落選,後面應該走哪條路”,該負責人表示,須視各個區實際情況而定,如資源稀有程度等,但該政策出臺主要是為促進公辦民辦同步發展。該負責人透露,“公辦民辦”同招的具體細則正在制定中,最快將於下月出臺。

  家長對新舉措表示歡迎

  “估計部分適齡兒童人數較多的區會把標準卡得比較嚴,如果沒考上民辦就直接統籌,或者在對口公辦學校中排序靠後,但不少學校這幾年對口入學的人數都非常多,排序靠後實際就等於要被統籌了;而部分適齡兒童人數較少的區,可能標準就比較寬鬆。”昨晚,家住虹口區的岳女士猜測,她孩子對口的公辦小學在網帖裏被列為“二梯隊”,對口入學名額不算很緊張,排序也比較靠前,“不知道各區制定的細則會不會具體到校、或者能否根據學校的具體學額情況而定,如果民辦沒考上還能有公辦對口的入學機會,只不過排序靠後,那我家還是有可能進的,我應該也還是會去試試民辦,如果細則規定是直接統籌,那我肯定就直接公辦對口了。”

  記者發現,雖然細則尚未出臺,但不少家長已經對這一舉措表示了歡迎。

  胡女士則告訴記者,孩子正讀大班,家裏對口的是一所不錯的公辦小學,原本想讓孩子衝一衝區內的一所知名民辦小學,為此每天晚上在家備戰面試。但現在“消息確認”了,心裏反倒踏實了,“雖然還不知道細則,但還是就讓孩子讀家門口的好學校吧,不用給他太大壓力,這個寒假可以放飛了!”

  讓不少家長回歸教育理性

  家住楊浦區的劉女士本身是一位老師,也是一個小班孩子的媽媽。在她看來,這一政策如果真的落地,不僅能讓不少家長回歸教育理性,更理智地評價孩子、規劃教育路線,也有助於優秀生源回流到公辦小學,“論師資論硬體,公辦民辦小學的差異並不大,但此前民辦小學掐尖招生,有了好的生源,在升學時可能成績更好,反過來又吸引了更多家長報考,而一旦實施‘公辦民辦同招’,會有不少重視教育的家長為求穩而放棄衝民辦,優秀生源回流到公辦後,也有利於公辦學校整體提升教學品質。”

  “如果家長衝民辦小學的熱情降低,對孩子的教育規劃趨於理性,一些特別超前雞血的幼升小機構估計就要從門庭若市轉為門可羅雀了。”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公辦民辦同招”真的實施,可能部分對口公辦名校且排序靠前的家長會讓孩子安心對口入學,不去冒民辦落榜的風險,而一些人戶分離或是對口學校比較一般的家長,或許會讓孩子衝民辦“放手一搏”;而最糾結的可能是對口公辦名校但排序靠後、原本就有可能被統籌的家長。

  另一位常年從事幼升小培訓的機構負責人則分析,“公辦民辦同招”的同時,政府這幾年一直在加大對公辦學校的扶持,所以對一些“一梯隊民辦”而言,生源品質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且決定“搏一把”報考的家長會花更大心思進行充分準備,但對於一些“二梯隊民辦”而言,部分優秀生源可能會放棄原本“一心進民辦”的念頭,轉回對口公辦就讀,但此舉也會促使這些民辦學校提高教學品質,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以獲取口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