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新科技的專業人才畢業行情火爆

2018-01-30 14:41:0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搭上”新科技的專業人才畢業行情火爆 新經濟新業態撬動就業市場結構變化

  2018屆畢業生正在就業關鍵時刻,春節來臨前,已有一批大學生率先簽約。從今年就業市場的動向看,新經濟新業態正帶來一波新的高薪崗位。

  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新金融……來自滬上部分高校就業辦的調查顯示,一些已經手握Offer(錄用通知)、月薪過萬元的畢業生,大多簽約去了與這些熱門概念相關的企業,而新經濟和新業態的興起,也促使政府機關加入到“搶才”隊伍,不僅提前啟動招聘,對人才也有了新要求。

  與新科技沾邊,傳統熱門專業重受追捧

  計算機、金融、統計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曾是就業市場的搶手人才,但在過去幾年,就業情況只能算是平穩,甚至平淡。今年,人工智能、物聯網、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行業在資本市場上被熱炒,使得這些相關專業的人才重新熱門起來。尤其是名校金融、經濟學以及計算機、軟體、信息專業背景的學生,都非常搶手。

  復旦大學一位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教授表示,他的碩士生畢業剛兩年,還在讀博期間,就被一家人工智能企業以百萬元年薪挖走。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方向畢業生甚至都等不到畢業,就早早被企業預定了。加之這些專業的本科生選擇深造的比較多,某種程度上推高了人才熱度。上海財經大學“數據科學與商務統計”方向應用統計專業今年迎來第二屆碩士畢業生,由於與大數據密切相關,這批畢業生早在去年就業季開始前幾個月就已簽約,月薪普遍在1.4萬至1.8萬元不等,最高達到3.5萬元。

  據上海財經大學就業辦主任褚華介紹,雖然銀行、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私募基金、新金融以及資産管理公司等的用人需求都與往年持平,但不少金融類企業今年都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這些新需求,對統計學、數學、信息管理等專業的學生來説都是利好。

  華東師範大學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阮平章告訴記者,去年學校舉行的一場面向2018屆學生的綜合招聘會,一共來了500多家用人企業,幾乎一半企業帶來的崗位都希望招聘信息專業畢業生。

  民企發展空間不斷凸顯,吸引力大增

  得益於民營企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學生的就業觀念也隨之轉變:與其到成熟的跨國企業當一顆按部就班的“螺絲釘”,不如奔著民企未來的高速發展拼搏一把。

  據統計,復旦大學2017屆就業畢業生中,六成以上選擇到企業就業,其中33.73%的畢業生選擇去了民企。華東理工大學就業辦負責人鄭東説,從畢業生流向看,以前國有企業、三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幾乎是三足鼎立格局,近年來選擇民營企業就業的學生逐年增加,今年該校選擇到企業就業的畢業生中有一半流向民企。

  事實上,單從薪酬來看,華東理工大學到民企就業的畢業生首月平均薪酬為7000元左右,過去幾年中,這一數字每年的增幅為8%到10%,增速相當可觀。

  類似的情形,在上海交通大學今年的畢業生中也很普遍。該校就業辦負責人侯士兵告訴記者:“現在國企、民企和三資企業間的待遇差距不斷縮小,同時民企和國企的發展空間不斷凸顯,吸引了一批富有遠見的畢業生。”

  政府加大人才儲備,心理學人才供不應求

  “以前政府部門招聘,對於專業並沒有太多要求。但今年,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事業單位,對於信息類人才都加大了儲備。”阮平章説,新經濟和新業態的出現,使得政府部門對人才提出了新需求。

  今年政府部門的人才招聘啟動尤其早。不少高校表示,往年,上海市級機關的選調生招聘都要到年底才啟動;但在2018屆畢業生招聘中,去年11月就已完成招聘,一些外地政府部門的招聘工作則啟動得更早。

  同時,理工科背景的學生更受政府部門青睞。侯士兵説,這與政府部門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視,以及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密切相關,不少公務員崗位今年都有了額外要求,尤其是信息專業等理工科背景的畢業生格外搶手。

  今年,華東師大心理學專業的就業情況也有飆升趨勢。阮平章説:“現在不僅大中小學加大了對心理老師的儲備,越來越多政府部門也希望招聘一批從事心理疏導、心理健康干預的專業人才。”據了解,華東師大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本、碩規模分別為100多人和160至200人,每年博士畢業生約為二三十人。由於心理學的專業門檻更高,通常是學歷越高,專業能力越強。因此,心理學專業的本科生繼續深造的意願很強,直接進入就業市場的並不多,而這愈發讓心理學人才供不應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