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警”APP試行處理非機動車違法

2018-03-15 10:59:50|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闖紅燈被抓拍,交警APP可繳費處理“上海交警”APP試行在線處理非機動車違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市民收到APP發推送的“行人、非機動車違法告知”信息/晨報記者 張佳琪 

  “你于3月2日14:50在陸家浜路西藏南路過馬路時,發生不按人行橫道信號燈指示通行的違法行為,被交通監控設備抓拍。請及時接受處理。”3月7日,市民周先生收到手機上“上海交警”APP的推送,介紹上述違法行為,並告知他可以通過APP繳納罰款。

  記者獲悉,市交警部門近期在“上海交警”APP上發出告知: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當事人可使用本APP在線處理違法。行人、非機動車當事人需要是“上海交警”APP 註冊用戶,且通過實人認證,當事人對違法行為無異議。交警部門介紹,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可在該APP上在線處理的違法行為必須適用於行人、非機動車現場簡易程式處罰。

  交警APP告知行人違法

  市民周先生説,他在上海交警APP上實名註冊了個人身份、車輛信息,以前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違法會收到交警APP的推送信息。沒想到,3月7日上午在9點左右收到的交警APP推送,告知他于3月2日14:50在陸家浜路西藏南路過馬路時,發生不按人行橫道信號燈指示通行的違法行為,因而被交通監控設備抓拍。

  “一早上,我被這條推送嚇醒了,人臉識別系統太厲害了。”收到推送後,周先生特意將此事告訴其他親友,提醒大家以後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他回憶説,由於違法行為發生在3月2日下午,3月7日才收到推送告知,間隔了5天。對於當天為什麼要匆忙過馬路,沒有嚴格遵守交通信號指示等細節,他已經記不太清,“就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一天”。

  推送內容提示,周先生可以通過“上海交警”APP(僅限安卓系統)或者到違法行為發生地所在的交通管理部門窗口及時接受處理並繳款。3月7日當天,周先生通過交警APP繳納了20元罰款。

  和周先生遇到類似情況的還有上海網友“以和為貴”。3月13日,他收到手機上“上海交警”APP的推送信息發現,2月27日、2月28日、3月1日,他在同一地點“威寧路新漁東路西側”,同一行為“騎非機動車違反交通信號指示”,被電子警察抓拍後,出現3條未處理違法記錄,一次罰款50元。

  不及時處理會被曝光

  據警方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被抓拍行人不遵守交通信號燈將受到警方處罰。當事人如對違法行為有異議,可以查看原始視頻和圖片。如不服從警方處罰決定,當事人可以向所屬的區公安分局或區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經比對能夠確定身份的,會通知屬地交警支隊,通過電話通知、交警APP推送或書面告知,提醒相關當事人及時接受處罰。對於闖紅燈的違法行人,未去接受處理的,交警部門將在周邊公交站點利用電子顯示屏對這些違法行為的圖片進行公示曝光,通知當事人儘快前往交警部門接受處理。

  記者了解到,目前抓拍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的電子警察設備,分別設置在南京西路常德路路口、淮海中路成都南路路口、淮海中路襄陽南路路口、陸家浜路西藏南路以及金沙江路中山北路等路口。交警部門接下來還將進一步擴大抓拍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電子警察設備的投入使用範圍。

  戴頭盔、墨鏡、口罩也能識別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陸家浜路西藏南路路口,看到設置在此處抓拍行人闖紅燈的電子警察,鏡頭方向對著斑馬線。在長寧區威寧路新漁東路西側,抓拍非機動車違法行為的電子警察攝像頭對著非機動車道的方向。

  對於抓拍行人闖紅燈電子警察的工作流程,交警部門介紹,當信號燈為紅燈時,行人未越過等候區,系統抓拍第一張圖片;行人無視紅燈前行,走到攝像機視野中央時,抓拍第二張圖片;當行人走到攝像機視野下方時,抓拍第三張圖片,同時保證三張違法行為的圖片均為紅燈狀態。在公交顯示屏公佈時,會增加第四張,闖紅燈行人的特寫圖片,能夠清晰看清該行人全貌(面部不做遮隱)。

  交警總隊科技處民警戚悅介紹,這套系統不僅能夠實現抓拍取證,還能識別違法人員的身份信息。即使在夜間也能清晰成像。一般情況下駕駛人戴頭盔、墨鏡或口罩等干擾,也不影響圖像與後臺數據庫比對。當然,“電子警察”應用的人臉識別技術也並非“無所不能”,“如果違法人包裹太嚴實,把整個臉都捂住了,這樣可能將無法識別比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