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仁濟醫院宣佈本月底關停普內科門診,二級醫院、社區衛生中心應承擔更多門診責任 大醫院專科化,市民就醫格局有變化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發出通知:“2018年3月31日下午5時門診結束後,醫院將關閉普內科門診。各位患者可依據個人病情酌情至附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醫院或我院內科各專科門診就診。”該消息引發較大關注。
院方稱,取消普內科門診是為落實國家提出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的具體要求。關停普內科門診意味著什麼?未來的三級醫院服務格局會如何發展?市民就醫又會産生哪些變化?
普內科門診非內科普通門診
據了解,仁濟醫院並非是國內首家關停普內科門診的醫院。去年11月,浙江省寧波市第一醫院就已取消普內科門診,相關醫生分流至老年醫學科門診與其他專科。仁濟醫院副院長王育介紹,本次普內科門診關停只涉及東院、西院,考慮到郊區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南院暫時保留普內科。“普內科門診關停後,現有的12名醫生一部分分流至南院,一部分加入過敏科等長期人手不足的科室,另一部分則進入心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符合其專長的科室,使專科醫生能力進一步提升。”
普內科,即普通、常見疾病門診,調研顯示,普內科門診接診的主要對象為慢病患者,門診僅起到配藥作用,卻佔用了大量醫療資源。仁濟醫院門辦主任孫曉凡介紹,去年醫院門診總量430萬人次,其中普內科就診人次達10萬人次,有10%的患者屬於多次往返,即病情穩定、重復就診或只需配藥者。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説,仁濟此舉符合我國公立醫療機構改革的總方向,“目前我國的門診就診主要分普通門診、專病門診、專家門診、特需門診等,部分市民混淆了普內科門診和內科普通門診的區別,以為關停的是普通門診,其實除普內科外,其餘專科門診如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等都仍保留目前的就診模式。”
記者來到仁濟醫院門診樓三樓普內科等候區,病人陸阿婆説,自己患有高血壓和呼吸系統慢性病,“已經聽導診臺護士説了,她告訴我以後可以去看專科,價錢還是一樣的。”
基層應解決“接得住”問題
王育説,之所以關停普內科門診引發較大關注,是因為普內科對老百姓而言是傳統的就醫習慣,“但從統計結果看,10%的普內科患者應下沉至基層醫院,其餘90%可分流到專科。”
早在2015年,上海市政協召開的“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專題協商會上就曾明確,市中心部分二級醫院將改成護理院,三級醫院和專科醫院將不設門診,只接受疑難雜症患者和住院患者。“當然,取消門診在現階段難以實現,像仁濟這樣的漸進式改革更利於醫患雙方接受。”金春林説,“最終三級醫院可保留專病門診與急診,調控機制上可採取日本模式,即經濟手段調控,如不通過家庭醫生轉診,診療費用可相對提高。”
金春林説,取消普內科門診需解決兩個核心問題:大醫院“願意放”和基層醫院“接得住”。在他看來,仁濟此舉非常勇敢。取消普內科門診,意味著院方對專科門診有足夠信心,也有足夠門診量支撐。據調查,醫療機構六成收入來自門診患者,四成來自住院患者。目前,更多患者會另行選擇專科普通門診,但未來的趨勢是,二級醫院乃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承擔起更多門診責任。
仁濟邁出的只是第一步,取消普內科門診後,如何做強基層醫療資源是更重要的問題。“目前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承擔近四成的門診量,未來需要更多政策傾斜和人才配置來滿足市民需求,如醫保額度是否能進一步提高?醫生是否可在社區多點執業?”金春林直言,“社區全科醫生的職責就是普內科醫生的職責,但目前他們的待遇不及三級醫院醫生,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全科醫生的職業預期和待遇水準,讓他們安心留在基層,托好市民健康的底。”
大醫院專科細分已成為趨勢
大型醫療機構專科細分已成為趨勢。“不少大醫院的普內科坐診醫生,其實也都來自各細分專科甚至亞專科。”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説,“這與國家主導的晉陞途徑有一定關係,專科醫生在普內科、普外科進行輪轉,打好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基礎後,就各自進入不同通道,專注危重症、疑難症。”他介紹説,在國外,一般疾病患者先在全科醫生處問診,只有疑難病症才會轉診至專科醫院(也就是國內的二三級醫院),“歐美及日本等國家,院內只有專科門診,普通門診都應在家門口完成。我國也應逐步走入這一診療模式。”
市民將獲得更為良好的就醫體驗。“如果全面廣泛取消三級醫院的普通門診,大醫院門庭若市的狀態將不復存在。”金春林説,“可以讓更多需要寶貴醫療資源的患者不被耽誤。”至於大家關心的“在基層無法配到好藥”,他呼籲,未來應根據市民需求進一步豐富社區基本藥物目錄,做好延伸處方、長處方舉措,讓百姓放心在家門口看病。
高解春説,未來,專科醫生在普內科進行“打基礎”工作,或許將更大程度下沉至基層醫院。“分級診療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患者選擇適合的醫療機構診療,醫院、醫生和患者應共同用好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