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區吹響中小河道整治“集結號”

2018-04-28 10:43:1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金山區吹響中小河道整治“集結號” 計劃三年內全面消除劣V類河道水體

      4月27日上午,金山區召開中小河道綜合整治總結表彰暨水質提升工作推進會,提出用三年時間全面消除區內劣V類河道水體的目標任務:今年將消除全區40%的劣V類河道水體,2019年底爭取基本消除劣V類河道水體,2020年底實現全區水質的進一步提升和鞏固。

      “金山區採取‘五舉治水、科學治水、聯動治水、全民治水’等一系列治水舉措,讓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水環境治理帶來的實惠。”金山區區長胡衛國介紹,去年金山區水質總體情況明顯提升,骨幹河道全部達到Ⅳ類水標準,全區185條段198公里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金山區舉行中小河道綜合整治總結表彰暨水質提升工作推進會。范潔 攝

       185條段河道重現水清岸綠

       曾經的衛城2組浜,人口倒挂違建密集,污濁水洼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治水先治岸,金山衛鎮組建工作專班,協調拆除違章建築8500多平方米。

       金山區啟動“河長制”建設,建立起河長制辦公室,找準河道治理的切入口和突破口,開展沿河違建拆除。同時,加快推進截污納管、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置、規模化養殖場綜合整治等工作,從源頭上切斷污染源,夯實治理基礎。

       金山區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採取水利工程整治、河道底泥疏浚、打通斷頭河、拆壩建橋等方式推進河道整治。去年完成了河道拆違總量近12萬平方米,工業企業整治224家,沿河截污納管18.8公里,農村生活污水收集10600戶,規模化畜禽養殖整治20家。

       觀光休閒功能讓河道“活”起來

       金山區在開展河道整治時,探索生態修復。在亭林鎮銀水河整治完成後,水務部門邀請專業機構,採取原位取水,將水中的菌類、藻類形成高效的菌藻投入到河道中,建立起菌藻互作共生系統,達到生態治理目標。

       老紅旗港位於金山新城,是金山濱海地區的骨幹河道,過去一直是土坡護岸,因河道狹窄,淤積非常嚴重,整治時除了河道疏通、護岸建設,還以營造生態文化景觀為目標,新建綠化、景觀橋梁、親水準臺、健身步道等,展現金山新城海邊城市的特點,老紅旗港已成為市民休閒散步的新去處。

        向劣V類水體宣戰年內消除40%

       會上,金山區提出了新的治水目標:剿滅劣V類水,捍衛水質,年內消除全區40%的劣V類河道水體。楓涇鎮、山陽鎮、金山衛鎮等總河長分別簽署了消除劣V類水體責任書。

       金山區提出多項舉措推進中小河道治理,包括嚴控污染物入河,推進雨污分流、污水收集處置、排水管網修復、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業企業整治等工作;加強河道生態治理,開展河道綜合整治;溝通水系,實施河湖水系連通工程,推進斷頭河治理;繼續深入推進河長制,落實長效管理機制。金山還推出了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河長APP,融合信息查詢、信訪舉報、河長巡河、政務公開、公眾參與等功能,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實現“水清、面潔、岸綠、景美”,全面服務“三個金山”建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