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精細化治理營造“美麗鄉村”

2018-05-09 14:03:59|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一套民房被分割成24間出租?看精細化治理如何營造“美麗鄉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_副本

  光禿禿的墻面搖晃著刺眼的白熾燈,不銹鋼扶手蒙上厚厚塵灰。衛生間、廚房間均被改造成居住用的房間,灶臺被敲掉,床舖就架在抽水馬桶上……

  回憶家中曾經的“臟亂差”,家住閔行區馬橋鎮同心村的龔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為盡可能地將房間租給他人,她搭起隔層,將原有的16間房分成24間,最多時,一套房內有35人同時居住。近日,記者在隨同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一同前往馬橋鎮“大調研”時,“問”到一條解決農村違規租賃問題的好“計”——精細化治理結合村民自治。

  民房租賃亂象難解

  上海以現代化面貌、發達的二三産業聞名,但郊區鄉村面積同樣遼闊,全市每天90%的綠葉菜、70%的鮮奶和20%的水産品、飲用水和市區河道,均來自郊區,城市時時受惠于鄉村的滋養。“自然水系,粉墻黛瓦、小橋流水、枕水而居”正是上海鄉村的美好圖景。

  馬橋鎮屬於上海近郊地區,鄉村面積約佔1/8,共有1546戶村民宅基地。相比遠郊農村,更接近城區,本地人口大多進城定居,“空心化”嚴重導致大量外來人口流入。原本按農村戶籍人口數量配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嚴重超負荷,村宅環境變得臟亂不堪,污水橫流、河道黑臭的現象時有發生。馬橋鎮黨委書記陳振華敏銳地察覺,村裏的亂象主要由外來人口過多,管理無法跟上導致。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是人口管理,而人口管理的核心是租賃管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_副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_副本

民房租賃整治前的亂象

  他還記得第一次探訪居民家中的情形。“家家戶戶都將房子隔斷出租,最小的房間只有2平方米,租客只能彎腰爬進房間裏。” 由於馬橋鎮瀕臨黃浦江水源地,不允許進行過多工業開發,當地不少農村至今還是純農地區,居民財産性、經營性收入有限,房租成為創收的重要途徑。

  在2014年發佈的《關於加強本市住宅小區出租房屋綜合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對群租有明確界定,但僅限中心城區和市郊城鎮內的商品住房。“農村的宅基地住房大多沒有辦理過房地産登記,對其合法性很難認定,其住房建設標準與國有土地上的商品住房差異較大,難以區分原始設計中的居住空間,因此不適用於現有群租認定標準。”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劉紀來介紹。由於缺少相關法律細則,對農村違規租賃的治理遲遲難以推進。

  馬橋鎮打算率先啃下這塊“硬骨頭”。起初,鎮裏試圖通過“代理經租”來實現租賃管理,但由於利潤微薄,居民參與也不積極,試點並未成功推廣到全鎮。

  一紙公約背後

  2017年10月,在馬橋鎮同心村內,家家戶戶拿起榔頭、鏟刀等工具,揮向家中隔板——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造活動拉開帷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_副本

同心村的民房租賃管理公約規定,違規租賃由當事人自行整改

  如何從違規租賃亂象難治,變為居民自發整改?同心村村委會墻上貼的一紙規範民房租賃管理公約回答了這個問題。公約規定,違規租賃必須由當事人自行整改,逾期不整改或違反本公約者,將不能享受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福利。

  馬橋鎮網格化管理中心主任于翔介紹,這筆福利經費是當地每個村鎮發給居民的村集體資金。每戶是否真正落實了公約,主要是由各村的網格巡查員根據各種社會管理類型,對每家每戶進行打分,主要分為“扣2分至5分”和“一票否決”四個等級,按違規程度的嚴重性排序。如被發現有“一票否決”的行為,當年度該戶能享受的福利全部取消。

  怎樣才算“一票否決”?扣分表中列出14項負面清單,凡是符合其中“嚴禁行為”的任意一項,均被視為“一票否決”。“在馬橋鎮,每個居住房間的室內面積不得小于10平方米,出租的每個居住房間的居住人數不得超過2人,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于翔説。“凡是違反這些要求的,都將被認定為違規租賃。”除此之外,將衛生間改造為居住房間、利用出租房進行無證經營等行為,也在負面清單之列。

  “公約”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要看老百姓的滿意度。將治理違規租賃與福利掛鉤,當地居民同意嗎?龔阿姨告訴記者,這份公約是在村民代表大會上經由所有村民表決通過的。在這些村民看來,以前雖然將房屋隨意分割增加了房租收入,但是外來人口增多了,對村裏原有的環境也造成破壞。村民和租客之間的租賃關係主要憑藉口頭合約,一旦租客“跑路”,沒有任何渠道追回。經過針對違規租賃的整治,如今租客管理更有序,素質也提升了。

  令村民們驚喜的是,他們的房租收入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提高了。住在41號的村民譚先生介紹,原本家中的6間房被租給9戶人家,每間租金約400元/月,由於價格低廉,租客以“來路不明”的居多,房屋周邊小廣告如牛皮蘚般密密麻麻。如今敲除隔斷後,譚先生乾脆將房間重新粉刷裝修,以800元/月的價格出租,吸引了在附近房産仲介工作的業務員、在周邊産業園區內從事機電維修的藍領工人等,管理租客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心煩,每月租金還多了1000余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_副本

房屋周邊整潔的白墻上不再有“牛皮蘚”一般的小廣告

  精細化管理營造“美麗鄉村”

  “隔斷”打通,村民自治的思想也有了,如何才能使違規租賃不再復發?

  通過精細化管理建立後續管理長效機制,是馬橋鎮給出的答卷。針對農村房屋功能分區不清晰,難以認定居住空間的問題,鎮裏聘請專業測繪機構,在村子裏挨家挨戶上門測繪,記錄每一套民房的室內分隔情況、出租和自用情況、房間數量、房間面積等信息,對每間符合出租標準的居住房間標注室號,摸清民房分隔和出租情況,錄入馬橋鎮自主建設的民房租賃管理信息系統。

  上海已建成初步的城市管理“神經元”系統,在市區內推廣運用大數據實現精準治理,而建設“美麗鄉村”同樣需要智慧化助力。在民房租賃管理信息系統首頁,記者看到一張徐徐露出的馬橋鎮地圖,放大能看見各區域內密布紅色標點,每個標點都代表一套錄入系統的民房。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_副本

馬橋鎮的民宅租賃管理信息系統首頁

  記者點開村民龔阿姨的房屋,只見平鋪的房型圖下方,房屋共分割為幾間,每間房間裏住的租客信息均一目了然,包括性別、學歷、職業等。系統還能對每個村的整體租賃情況進行統計,每村租客到訪事由、民宅租賃合同數量、合同是否到期或即將到期、總房間數、總人口數……信息系統宛如一張數據之網,將鎮裏的租賃信息一網打盡,實現“互聯網+租賃管理”。

  如今村民家裏有房出租,不能僅有“口頭契約”,而是必須帶上租客的身份證、照片、務工證明等材料,到附近的村網格化管理工作站登記備案,按預告申請、現場核實、核驗材料、信息錄入等規定流程操作後,明確租賃用途、期限、雙方義務等事項後才能出租,通過網格化治理實現租賃合同管理精細化。

  除此之外,鎮裏還通過常態化的網格監督員巡邏牢牢掌握人口動態變化,一旦發現村民隨意更換租客、租賃合同過期不登記等違規行為,會自動上傳至信息系統,結合公約中的扣分表自動打分,扣除相應的福利經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_副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_副本

整治結束後,煥然一新的馬橋鎮

  政府搭建信息平臺,村民從中受益——精細化治理實現“一舉兩得”。通過網格監督員的深入巡查,基層呼聲也得以傳遞。現在的馬橋鎮,河道整治、雨污分流也在不斷推進,四月的油菜花漫天盛開,來這裡觀光的遊客也越來越多。解決了違規租賃這一頑疾,未來精細化治理將用於建立更有效的村民自治機制,發動村民力量,聯合政府管理,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