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像藝術能否走在全國前列

2018-05-10 08:53:34|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海上”集結號再吹響,上海影像藝術能否走在全國前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上海影像藝術的現狀和未來如何?“2018 海上·青年·影像作品邀請展”5月8日在上海城市創藝空間舉辦。展覽從工作、生活于上海的國內外優秀影像藝術家中,通過推薦、遴選方式邀請16位藝術家參展,作品形式包括影像裝置、數字視頻作品等。這是上海市青年美術攝影家協會繼成功舉辦兩屆“海上漂移”展覽和“海上·70”“海上·80”青年藝術家作品邀請展之後,又一次以“海上”名義集結的專題展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邊界》宋鏡

  隨著藝術觀念和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架上藝術已不能滿足藝術家對當下的複雜經驗與個性表達,而影像藝術則在描繪特定環境、烘托現場氣氛、敘述複雜情節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優勢。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市青年美術攝影家協會主席丁設介紹,展覽為進一步探討影像作品在當代語境下的思考、創作與發展軌跡,為工作和生活在上海的國內外青年影像藝術家提供一次集中的梳理、展示和交流機會,這也是上海地區首次單純定位於影像作品的綜合性展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星跡》孫堯

  此次展出的13件作品技術手段豐富,不少帶有互動元素。比如90後藝術家朱聖巍的《530劇場: 16人和16部動畫》對碎片信息的時代做出討論。16個人物畫面是他篩選的16位同齡人,背後閃爍的16部動畫則來自各人的推薦,其中有日本動漫,也有不少上海美影廠的老動畫,這是90後年輕人們共同的時代記憶。“今天很多影像作品不是拍攝出的,而是用程式生成的,我們看到的畫面是真實的還是代碼,這也是由此産生的需要討論的話題。”沈淩昊的影像裝置《時光之塵-記憶的洞穴》需要觀眾鑽入黑色的帳篷裏,用特製的手電筒照閱相冊,裏面的圖像才會逐漸清晰顯現,這也帶來一種新穎別致的沉浸式體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530劇場 16人和16部動畫》朱聖巍

  技術革命能引起藝術革命,隨著科技發展程度越來越高,影像藝術將會變成藝術的主流,這也是當下美術評論家們的共識。不過,影像藝術家胡介鳴在參與作品評審時也發現,許多作品雖然在技術形式上已經相當成熟,但在內涵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藝術家周長江也認為,目前展示的作品中仍然偏重技術性層面,而在社會性、藝術性方面有所不足,好的影像作品應該平衡藝術性跟技術性。“影像可以更深層次地挖掘人的內心,西方很多作品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深入。希望青年美協及時搭建這一平臺後,能有一波年輕人在這裡探討影像藝術,同時在影像的技術和心理方面走到全國前列,為上海藝術帶來新的發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HOW WE BUILD A SHIP》嚴吉

  “新媒體藝術創作這條路確實非常艱難,我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在技術上追趕,就像我們拿到了一個不熟悉的樂器一樣,你要表達你的情感之前,當然要花很多的精力先去練習怎麼熟練的掌握它。”參展藝術家榮曉佳坦言,對技術的追求已經讓他感到有些“筋疲力盡”,他也代表許多參展藝術家發出了思考:是時候該調轉一下方向,讓自己真實的情感、觀念和對社會的關注更好的和作品形式融合在一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裟婆世界》謝曹閩

  展覽至5月30日結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