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下沉 讓老百姓願意在“家門口”看病

2018-05-14 10:05:37|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專家認為,持續推進“醫聯體”將成為推進分級診療、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的工作重點

  2018年是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承上啟下的一年,醫改政策的整體性和前瞻性都有所增強。不難發現,傳統涉及醫保體系、醫療服務、藥品生産流通等領域的改革措施已清晰可見,醫改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凸顯,“制度精細化、試點擴大化、管理數據化”趨勢明顯。

  “簡單以治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已然過時,新形勢下的醫改必須以健康為導向。”在前日舉行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第十四屆“中國健康産業高峰論壇”上,專家指出,由醫療改革上升到健康改革,整個醫改工作的指揮棒應以健康為中心。

  從醫療改革上升到健康改革

  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組建,意味著衛生領域新一輪機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衛生計生委”變身“衛生健康委”,雖然僅二字之差,卻凸顯出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心。

  如何打造健康城市?有專家指出,首先要切實轉變醫療機構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重點,強化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此外,強化健康教育,保障公共衛生至關重要。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鄔驚雷舉例説,2013年,上海首創推出60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肺炎疫苗,這不僅使得老年人肺部感染減少,也大大降低社會總費用支出。同時,在社區進行大腸癌篩查,經過幾年大腸癌早期篩查,已發現大腸癌和癌前期病變3448例。“早期發現和治療將大大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

  “全民要樹立‘大健康’的觀念,政府也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部長葛延風認為,影響健康的因素非常多,“我們應該進一步改善市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和條件,加大力度解決環境問題,保障食品安全,推進包容性發展等。”他表示,人民健康是醫改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由醫療改革上升到健康改革,方能契合“以人為本”的發展目標。

  分級診療任務依舊繁重

  在醫改推進過程中,一個始終繞不開的話題:老百姓對醫療的需求,尤其是對優質醫療的需求在不斷增長。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認為,“在過去的幾年中,分級診療制度是卓有成效的,自2009年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全國的診療量上漲57%,但分級診療任務依舊繁重。”

  在上海,所有醫院的門診記錄、住院記錄等信息全部聯網並納入上海衛生信息中心。“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明確看到上海的分級診療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鄔驚雷坦言,很多老百姓感冒咳嗽都要往大醫院跑,這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一定浪費。儘管三級醫院每天都要開展大量手術,但其實難度系數並不算高。

  那麼,如何讓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沉,讓老百姓願意在“家門口”看病?與會專家認為,持續推進“醫聯體”將成為接下來推進分級診療、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的一個工作重點。張宗久説,在分級診療的基礎上推行“醫聯體”,是對資源的有效整合,服務病人、滿足病人的需求。

  截至2017年年底,上海已組建以區域醫聯體、專科醫聯體為主要形式的40余個醫聯體,所有三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參加了各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

  同時,上海自2010年起實行全市統一、與國際接軌的住院醫師規培制度,目前已累計招錄培訓對象2萬餘人,已完成培訓1.1萬餘人,1247人完成全科住院醫師規培並下沉到社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