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歷博的留言墻上寫滿對上海的熱愛

2018-05-15 13:36:3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歷博的留言墻上,2000余條留言寫滿對上海的熱愛

  要了解上海這座城市自身的歷史,一定要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這裡已經成為許多來滬旅遊的遊客,也是本地市民深入了解自己腳下土地過去與現在的最佳方式。此地展陳的千余件文物,將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這三種獨具魅力的上海城市文化娓娓道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永遠沒有空隙的留言墻

      上歷博是第一個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自從3月26日正式開館以來,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尾廳播放的短片“難忘的瞬間”跟前,參觀者們常常流連不去,完整而細緻地觀看。短片選取1949年上海解放以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70余個精彩瞬間,通過視覺展項表現了上海取得的偉大輝煌成就。這些瞬間,皆與參觀者親身經歷息息相關,因而他們深有感觸,上歷博特別設立的留言墻上,每日都擠擠挨挨地貼滿了觀眾的感言,開館至今已經收到了2000余條,且還在不斷增加,這面沒有空隙的留言墻成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一道風景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上歷博中的多媒體互動裝置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有一些本地市民欣喜地表達著對於歷史博物館的渴盼:“我們終於盼來了自己城市的博物館!”“了解了這座城市居然有6000年的豐富歷史和文化之後,我對於自己生活的上海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加強了。”有些小朋友參觀之後,用稚嫩的筆跡寫到:“這座城市如此美好,所以我也要把自己培養得更好。”

        也有外埠的觀眾留言:“從前對上海不是特別了解,來了上歷博之後才有了詳盡的了解。”還有些外省市的高校學生留言:“上海那麼美好,我要留在上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市民參觀上歷博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518晚上的秘密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裘爭平透露,在即將到來的世界博物館日,上歷博承接了中國博物館日主會場的活動,在5月18日當天會推出名為“海上銀珠·厚德流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銀器展”,此展將展示精選的百餘件館藏銀器及相關文獻和影像資料,通過精美的器物、精湛的工藝,展現唐宋以來江南銀器文化的余輝,演繹上海近代海派銀器文化與時俱進的精神與巧奪天工的匠意,也從側面詮釋了近代上海民族工商業的經濟繁榮與文化創新,反映了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人文故事和時代精神,彰顯了上海文化的經典、工藝與睿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上海成為中國共産黨全國救亡運動活動和組織中心的陳列室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早在3月26日開館之際,上歷博就和井岡山、西柏坡等等紅色紀念館簽訂了合作協議,計劃聯手幾大革命聖地辦紅色文化展覽;還籌劃建立“卓越城市博物館聯盟”,首先在5月17日與京津滬渝幾大博物館聯盟,然後按照設想,今年年底將與法國英國日本等等國的重要城市建立聯盟。5月18日當天,白俄羅斯國家藝術博物館將首先到來,與上歷博簽訂展覽合作,人員交流,數字共享等等領域的合作協議,“東風西漸”,把紅色文化、上海文化、海派文化推向國際。

       裘爭平尤其提到了5月18日晚上以“百川匯海城市之夜——博物館讓城市更美好”的主題晚會,將別出心裁地把文藝演出與館藏文物進行“超連結”,“從演出節目開始把觀眾吸引到博物館裏,不僅僅講述上歷博的館藏文物故事,還將引導觀眾了解京津滬渝的博物館文物故事,真正實現‘卓越城市博物館聯盟’的彼此連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