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6座博物館在上海地圖上星羅棋佈,集聚區初現規模——申城博物館群落效應正在“生根發芽”
博物館的集群化發展對於彰顯上海文化特色,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營造城市文化氛圍,提升城市人文魅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本報記者葉辰亮攝製圖:馮曉瑜
今天的申城,儼然一座“博物館之城”。126座博物館在全城星羅棋佈,甚至覆蓋部分遠郊地區,若干博物館集聚區正在形成———
在人民廣場一帶,雲集著頗具分量的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城市規劃館、大世界非遺展示中心,它們共同呈現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在原世博浦西園區,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國際乒聯博物館正帶動起一個文博群落,未來這裡將有多家博物館進駐,其中就包括一個面向未來的兒童探索類博物館;
在蘇州河沿線及至楊樹浦路,利用工業遺存改建而成的各類博物館小有規模,如由紡織工廠蝶變而生的上海紡織博物館、建在眼鏡廠舊址上的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從百年水廠轉身的楊樹浦水廠博物館;
在衡復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東方樂器博物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等眾多中小型博物館因地制宜,加深著這片區域的歷史人文底色;
……
“博物館的集群化發展,可以説是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的標誌性特徵。這對於彰顯上海文化特色,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營造城市文化氛圍,提升城市人文魅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從事博物館學研究的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年學者陳淩雲指出。然而,博物館的群落效應不僅僅在於擁有足夠數量的博物館,更在於這些博物館形成不同的層級,滿足不同的需求,共同激活一整片區域、一整座城市的文化氛圍。
那麼,我們距離博物館群落效應“生根發芽”、輻射出對於這座城市的深遠影響力,還有多遠?
博物館的群落效應,在於共同激活一種浸潤式的文化藝術氛圍
“使博物館群落切實發揮文化傳播、藝術涵養的功能,它們才能真正成為新的城市文化風景線。”在陳淩雲看來,當前博物館數量極速增長的現狀下,還有很多需要踏實邁好的步伐。新近發佈的《上海市博物館年報2017》顯示,上海眾多博物館各自的參觀人數其實相差懸殊。有人坦言:“在上海,影響力較大、美譽度較高的僅有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少數館,與博物館業發達的歐美城市相比存在差距。社區一級的博物館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系統,成為市民閒暇時達成共識的去處。”
以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群、柏林的博物館島為例,這兩個經典樣本或許能給上海的博物館群落髮展以對標性啟示。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研究機構集群,包括19座博物館、美術館和國家動物園及9個研究中心,擁有1.38億件藝術品和標本。其群落優勢在於,旗下擁有各種不同類型博物館,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差異化需求與偏好,作為城市和國家的重要文化象徵,資源的集聚利於更大程度上發揮和彰顯博物館的功能。由柏林老博物館、新博物館、國家藝術畫廊、博德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組成的柏林博物館島,1999年即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五座博物館的收藏各具特色,整體建築設計規劃和諧統一,在展示德國優秀文物藏品的同時,推動了柏林城市文化藝術氛圍的營造,見證了柏林城市更新的歷程。
博物館進入“服務時代”,“用戶體驗”成為留住觀眾的關鍵
申城漸漸崛起的博物館群落如何從物理的存在中跳出,與大眾建立起深層的連接,是未來上海眾多博物館發展的關鍵。時下,博物館進入“服務時代”,博物館的關注點從“物”轉向“人”。能不能以豐富多彩的、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教育內容黏住觀眾,提升“用戶體驗”,考驗的正是公共服務水準。
“沒有公眾的熱情以及求知的慾望,沒有公眾的進入與參與,博物館就不可能在城市中樹立起自己的地標,也不能建立起與公眾的依賴關係。”資深文博專家陳履生告訴記者。他認為博物館應該以更多的熱情關注和解決讓公眾看懂的問題。他舉例,博物館在方寸之間的説明牌上就有頗多值得深究之處。“説明牌事小,關係到的是公眾進入博物館參觀的基本感受和獲得知識的多少。如中國古代青銅器中一些器物的名稱有許多生僻的字,就需要用拼音來註釋。有些展品與其他展品或者與墓葬出土等有關聯內容,這種關聯性所表現的豐富信息,也不妨在説明牌中加以説明。”
上海博物館教育部主任陳曾路提到,對於“教育”這個詞,博物館需要持續深化理解。“我們過去講博物館教育,更多的是講一種知識、方法、技能的傳授。而現在我們理解的教育,更多的在於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是為了激發觀眾自我探索、求知的慾望。觀眾來到博物館,不單是字面上的學習,還有著體驗、參與、休閒等多種可能。”近一兩年來,上海博物館的公眾教育活動就是這樣給市民留下越來越深刻印象的,如在雅典珍寶特展舉辦期間,借由浸入式戲劇《美狄亞》這一古希臘著名悲劇喚起人們對於當地文明的理解;在吳門信札特展舉辦期間,特邀上海評彈團,用傳統曲藝和吳儂軟語把手札的內容演唱出來。陳曾路透露,這些全新的認識其實是由觀眾巨大的需求所驅動的。觀眾的需求是博物館得以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需要向歐美同行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像是分眾化教育方面,我們能不能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目的的參觀群體提供差異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