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試行家庭醫生“我承諾 我服務”

2018-05-21 09:26:1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打響四大品牌 | 長寧區先行先試十年 家庭醫生“我承諾,我服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圖説:昨天舉行的“家庭醫生——我承諾我服務”大型主題宣傳活動。來源/長寧區衛計委供圖(下同)

   5月19日是第8個世界家庭醫生日。作為家庭醫生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試者,從2008年以周家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起步率先探索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到 2011年,成功實現全區家庭醫生服務覆蓋全部居委;從首推以家庭醫生名字命名的“陳華醫生工作室”,到創造性地開啟家庭醫生多點執業方式與行政助手模式來為家庭醫生增效減負——本市長寧區圍繞老百姓看病問題,不斷努力地在定目標、尋路徑、創模式、建機制。

   先行先試創新不斷

   什麼是“家庭醫生”?家庭醫生是經過家庭(全科)醫學專業教育訓練的醫生,提供綜合健康問題的解決建議,向家庭的每個成員提供連續性和綜合性的醫療照顧、健康維護和預防服務。

   對於一個如此明晰的“概念”,在長寧區衛生計生委主任葛敏、副主任江萍的記憶中,也有一個逐漸認識的過程。她們覺得,搭檔十來年,好在整個團隊的制度設計重點,就是解決老百姓看病難以及提升家庭醫生能力和積極性的問題,所以一直幹得比較踏實。

   著力打造全科醫學繼續教育體系建設的同時,長寧區還在本市最早為轄區內全科醫生提供免費開展心理諮詢師、健康管理師、營養師培訓;就有了“借外力”做實縱向醫療資源整合,迄今長寧區與華東醫院已簽訂了六輪“深化縱向醫療資源整合機制,全面支撐社區家庭醫生工作”框架協議,區域內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華東醫院10支專家團隊結對,形成固定團隊對接機制和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共享機制。

   在家庭醫生平臺管理方面,長寧區更是不乏創新、完善之舉:

   ——後勤服務、檢驗檢查集約化外包,將有限的編制用於引入臨床醫生和護士;

   ——建立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簽約服務費和多點執業費、科教研勞務報酬三方面構成的薪酬體系;

   ——實行基於標化工作量的基本衛生服務績效核定辦法及適應簽約服務目標的簽約服務費核定支付辦法;

   ——建設三種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提高轉診服務的便捷度和合理性;

   ——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擴增基藥品規,實行慢病長處方和站點處方外配,方便居民配藥。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圖説:醫生一直風雨無阻上門問診。

   願意幹到退休

   年屆四旬的封駿,出生在長寧北新涇,學校畢業後就在長寧華陽社區做“地段醫生”,19年了,周邊長寧支路萬航渡路上的張大叔李大媽,他熟悉得跟個居委會幹部似的。現在,封醫生帶著一支由5名醫生、2名護士、1名公衛、1名助手外加一名“自主返聘”的退休醫生等10人組成的家庭醫生團隊,還有一間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團隊組成的5對組合,每組簽約服務2000至2500名人,約近1000戶居民。

   “忙是真忙!每週基本都是5個半天社區門診,一個月下來我要看2000多人次吧。”“今天上午就有人為看我門診,排了3小時的隊。還有老人家遇到我出差不在時,情願下一次再重新來門診排隊。”“跟他們相處時間長了吧,每個人的血糖血壓打針用藥啥的,我還真都特別清楚。”“我們現在也跟大醫院專家一樣哦,週末到處開會、進修。忙是真忙。”封醫生比實際年齡看上去更年輕,一副快人快語的利索樣子。他覺得現在做得很扎勁,將來居民常見病慢性病會越來越習慣先在社區解決問題。他還打趣地説,自己一定會“踏踏實實地做到60歲退休”。

   最近因為有人在朋友圈中發了一條“律師眼中的全科家庭醫生的重要性”的帖子,封駿更“紅”了。事由是這名律師上門為90多歲老人做遺囑過程中,得知老人從1997年開始請家庭醫生,至今20餘年,醫生一直風雨無阻上門問診,且老人依舊可以清楚記得每一位醫生與他們的故事,滿口稱讚。其中一位,就是與律師一起被老人邀請到現場做遺囑見證人的封醫生。

   “對阿翠奶奶印象最深的一件,是當年孤身一人的她在晚上害怕不敢睡覺,‘不敢睡’的痛苦攪得她寢食難安。於是我幫她張羅,終於為阿婆選了位四十多歲能照顧她的阿姨同住。”説起身為一名老年患者,能對一名家庭醫生如此信任,封醫生有點激動。就在兩天前,他還將這一則醫患故事,帶去了正在海南博鰲舉行的家庭醫生論壇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圖説:在家庭醫生平臺管理方面,長寧區更是不乏創新、完善之舉。

   簽約家庭醫生好處多

   其實在長寧,像封駿這樣的家庭醫生“明星”有一大批。周橋社區王雯雯的兒童生長以育及常見病,天山社區陶齊淵的職業人群健康評估與指導,華陽社區石向東的中醫適宜技術,仙霞社區葉曉景的老年疾病管理,新涇社區周祥俊的骨質疏鬆項目,虹橋社區潘向東的院前急救急救團隊,新華社區袁志敏的心臟病人康復……長寧目前全區10個社區已建立的46個實名制家庭醫生工作室,各有所長,更具社區風采。

   截至2017年底,長寧區家庭醫生已簽約居民34.5萬,簽約率達50.1%。簽約居民家庭醫生定點就診率、預約門診率分別從2013年的24.31%、31.99%,提升到2016年底的38.16%和43.70%,簽約居民對家庭醫生服務滿意度評價連年保持在90分以上。

   以委託復旦大學對長寧區簽約居民就醫結構進行跟蹤評估,結果顯示,簽約居民于一二三級醫療機構就診結構為76.14%、13.41%、10.45%,他們在基層就診的比例明顯高於非簽約居民,有序醫療的格局有望逐步形成。

   另一則第三方追蹤評估還顯示,長寧區與家庭醫生簽約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務利用以及慢病控制結果,均優於非簽約居民。以慢病管理工作覆蓋比例為例,簽約居民為85.06%,明顯高於非簽約居民的46.17%。簽約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控制效果“很好或比較好”佔63.0%,而非簽約患者僅為39.52%。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8

圖説:七本《長寧社區衛生綜合改革系列叢書》同時正式發佈。

   為家庭醫生“站臺”

   昨天舉行的“家庭醫生——我承諾我服務”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包括了分會場在外場的居民健身操展示、家庭醫生新能源專車路演、各區聯合的“我為家庭醫生點讚”騎行宣傳,以及三甲醫院與社區家庭醫生的“雙結對聯合義診”。作為國家和上海市社區衛生綜合改革的試驗田,七本《長寧社區衛生綜合改革系列叢書》同時正式發佈。

   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著名醫學科普專家楊秉輝教授,上午則以一則虛擬的“李老伯看病的故事”,開始了他的第N場社區講座。故事中的主人公因為胡吃海塞“傷了胃”,楊醫生為其設計了不同的尋醫途徑、就診經歷以及身心感受,最終以特有的“楊醫生評説”告訴大家:

   “人的一生生大病的機會少,生小病的機會多。小病在社區由全科醫生診治,方便且節省。究竟是小病還是大病?自己判定還不如請全科醫生判定,若是大病,全科醫生會安排轉診,免得‘病急亂投醫’豈不是好。全科醫生會不會‘看走眼’?小病會不會變大病?不必擔心,全科醫生有‘隨訪’的法寶。實際上,在社區看病、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病人是在醫生的監護之下的,病情一有變化,全科醫生便可知悉。

   “小病先在社區看全科醫生,大病由全科醫生轉診,是全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通法,這樣看病就不難了,也不貴了。”

   如此一場科普演講,為了更加突出主題,楊醫生乾脆自己動手寫了個特別的標題--《有病先看家庭醫生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