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後街:“小環境”也有“大實力”

2018-05-21 09:16:2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五原路

  

  此前,《靜安區南京西路後街經濟戰略規劃》發佈,提出對標國際頂級街區後街群落、“做厚”後街經濟的願景。

  如今的上海,不乏國際高端品牌薈萃的世界級商業街,也不缺人氣興旺的大型城市綜合體,但總有一些人流連于城市中各具特色的後街,探索著城市深處的歷史和人文風情。

  相對於主街,後街具備哪些獨特的吸引力?構建富有生命力的後街生態,對提升上海購物國際影響力、擦亮上海文化標識有著怎樣的意義?後街經濟的良性發展,需要怎樣的服務和環境?通過對市民、經營者和專家的探訪,我們試圖解讀後街“小環境”中蘊含的“大實力”。

  大場面、大空間不能滿足

  移步後街繼續逛

  一條條“小而美”的後街上分佈的餐飲、購物、休閒等不同業態的店舖與主街互補發展,形成了完整的商業生態群落,方才有效延長人們在此的駐留時間,讓整個商圈更具“黏性”

  

  雖然在商場林立的南京西路工作,但沈亦丁不太走進去逛。下班之後,他常常“捨近求遠”,往奉賢路、南匯路、銅仁路這樣的小馬路鑽。

  白天的工作需要西裝革履,下班脫掉制服,沈亦丁喜歡打扮得“潮”一些。相比于商場中批量供應的服飾鞋帽,他覺得街邊潮流小店精選過的商品更能激起自己的購買欲。有時只是隨便逛逛,但走出店門時,手上已多了一個購物袋。

  無獨有偶。任職于廣告公司的吳小姐也更青睞小店的品位。曾在意大利米蘭學過藝術設計的她十分注重設計的美學,在她家中,許多餐具、酒具都購於安福路上的家居店。雖然時不時逛逛商場,但她真正感到“氣味相投”、契合自己生活美學的物件,相當一部分是從這種精品小店裏淘來的。

  在上海,繁華靚麗的商業街和品牌薈萃的商場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購物選擇。這足夠了嗎?對一部分人來説,還不夠。他們仍希望深入城市細部的後街小巷一探究竟。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陸曉文把這些“更有要求”的人稱為“深度消費者”。他認為,商業主街與綜合商場雖然空間大、場面大,但由於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日益趨向同質化,無法完全滿足“深度消費者”個體化、差異化的消費需求。伴隨著愈演愈烈的消費升級,“深度消費”的趨勢也將更為明顯。

  “好在,不滿足的人可以移步後街繼續逛。這些毛細血管一般的支馬路給了消費者更多樣的選擇空間,讓他們有了停留的理由,而不是直接離開。”根據陸曉文的觀察,後街環境相對安靜,店舖通常雅致、小巧,適宜人們進行一些精緻性消費。

  所謂後街,就是毗鄰大型商圈的支馬路。在巴黎、倫敦、東京這樣的全球消費城市,主要商圈周邊都有聞名遐邇的後街。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國政研究了東京銀座商圈的經濟形態。他表示,很難説在銀座購物的消費者究竟是為了12層高的服飾旗艦店而去,還是被後街轉角處新晉的網紅咖啡店吸引而去,更多的時候,兩者形成合力,共同作用。

  事實上,一條條“小而美”的後街上分佈的餐飲、購物、休閒等不同業態的店舖與主街互補發展,形成了完整的商業生態群落,方才有效延長人們在此的駐留時間,讓整個商圈更具“黏性”。

  當前,上海正著力推進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提升“上海購物”的國際影響力。這意味著城市不僅要做強世界級商圈商街、區域級商圈,同樣也需要一批能夠承載海派文化的特色商業街區。

  從某種程度而言,阡陌交錯的後街蘊藏著無限可能。

  很多人喜歡後街

  是渴望更有品質的公共空間

  隨著城市空間發展的日臻完善、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城市公共空間的品質要求也與日俱增。作為城市公共空間體系中主要組成部分的街道,更是承載著人們對城市空間品質提升的殷殷期望

  

  工作日是銀行職員,休息天搖身變為“探店達人”,沈亦丁和越來越多年輕人一樣,是一名不拘泥于單一生活方式的“斜杠青年”。

  每到週末,他都會掃一輛路邊的共享單車,找一兩家美食店或咖啡店,拍照、寫測評、發公眾號。巧的是,他選擇的這些店舖,無一不坐落在後街。

  沈亦丁坦言,久而久之,去哪家新店“拔草”反倒變成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邊騎車邊看風景,享受自己與街的“對話”。“感覺就像是疲憊的旅人回到了‘心靈故土’那樣放鬆。”

  他描繪了自己所中意的後街的普遍特徵:路不寬,通常沒有公交線路經過,汽車尾氣少;路旁栽著梧桐樹,春夏綠陰如蓋庇護行人,秋冬落葉飄零裝點路面;老店新鋪各領風騷,既有落地窗,又有霓虹燈;市井生活與時尚休閒和諧相處,老爺叔弄堂口喝喝茶,小年輕店門口飲飲咖啡。

  在城市更新、發展過程中,徐匯、靜安、黃浦等區的後街路網仍很大程度上保留著舊時原貌,街上新舊建築夾雜共生,為這種多元靈活的生活圖景的展開提供了有利條件。正因為此,這些窄窄的支馬路收穫了一批忠實擁躉。

  “很多人喜歡後街,實際上是出於對城市中有品質的公共空間的嚮往。”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孫彤宇這樣解讀。

  撇開對後街的經濟意義考量,它首先是一條街道。近年來,隨著城市空間發展的日臻完善、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城市公共空間的品質要求也與日俱增。作為城市公共空間體系中主要組成部分的街道,更是承載著人們對城市空間品質提升的殷殷期望。

  “可是,如今的上海,街道已經成為城市中稀缺的公共資源。”孫彤宇説。

  根據他的調查,上海中心城區的道路系統中,純步行道路及兩車道的支路所佔比例低於全部道路的10%。換句話説,市民目之所及的大多數道路都是機動車主導的超大尺度城市幹道,人行道上缺乏供行人停留的活動空間及相關設施,真正能夠被稱為街道的道路數量稀少。

  從這個意義上説,當前輿論熱議“回歸街道生活”、“找回久違的日常生活場所”等話題,實則很有必要。而對於毗鄰商圈的“後街們”而言,關注經濟問題的同時,也不應忘記自身的公共價值。

  人和人聚在一起交流

  這是無可替代的

  這裡沒有入場限制,也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買賣交易,更像是一個街坊鄰居之間的廚藝比拼和美食品鑒會。這樣的氛圍既不可能出現在商場,更不會形成于網絡,能夠孵化出這種氛圍的,便是後街

  郭阿姨沒想到,小小的服裝店裏居然別有洞天。

  今年五一假期,“小姐妹”從一個微信群中得知了這個藏在復興西路後街深處的美食集市,便和她相約騎著自行車去“趕集”。

  本想著頭一回來不太熟悉,隨便看看就離開,卻沒想倆人東嘗嘗、西聊聊,待上了好一陣兒。一會兒有人免費派發田螺塞肉,一會兒又有人發起了“豬油渣蘸白糖好吃還是蘸鹽好吃”的投票,老老少少一同參與,好生熱鬧。

  更讓郭阿姨感到意外的是,很多來擺攤的居然不是專門的商家,而是逛完集市後也想來一展家鄉美食的廚藝愛好者。他們一邊擺弄著手上勺子、叉子,一邊和鄰攤兒的人交流調味的鹹淡情況。若有旁人問起製作要領,他們更是毫不推脫、侃侃而談。大家從美食聊到家鄉,從健康聊到育兒,臨別時互相拿出手機“掃一掃”,相約下次再見。

  集市創始人高小姐對這“鬆散”的集市氛圍很滿意。她説,這裡沒有入場限制,也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買賣交易,更像是一個街坊鄰居之間的廚藝比拼和美食品鑒會。這樣的氛圍既不可能出現在商場,更不會形成于網絡,能夠孵化出這種氛圍的,便是後街。

  “大家喜歡這兒不是因為賣的美食有多好吃,那些在網上也都能買到。但人和人聚在一起,聊天交友,這種感覺是無可替代的。”高小姐説。

  “要與人真誠相遇”也是盧丹堅決把店紮在五原路的理由。

  3年多前,盧丹跟朋友們説起自己要在五原路上開果汁店創業的計劃,當場撂了句狠話:“就算虧本,我也靠積蓄先養著。”

  那時,有朋友勸他先做做商業分析、三思而行,還有人建議他先開個網店“試試水”,甚至連五原路上的停車協管員都來好意相勸:小夥子,這裡沒人,你開不出來的……但他不聽。直到果汁店開業,大家還是不明白,這個生於浙江的80後為什麼對這條市口並非最佳的後街情有獨鍾。

  靜謐的環境、舒適的步行空間、便捷的交通、豐富的業態都是“加分項”,但真正打動盧丹的是五原路上濃濃的生活氣息。

  弄堂裏兩鬢斑白、操著吳儂軟語相互招呼的“原住民”,天氣晴好時如“萬國旗”一般晾出的衣服被子,依舊留存的上世紀90年代風格的雜貨舖……這些一部分人眼中“檔次不夠”的象徵,讓盧丹“想起了小時候”,下了決心。

  “那時鄰裡之間總是互相串門,走進走出大家都會打招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樸素而真摯。”他説,“我想要在店裏和客人進行交流而不是交易,這裡的氛圍剛剛好。”

  現在,盧丹坐在店門口吃午飯時,街上經過的爺叔、阿姨也會來招呼一句,探頭看看他吃點什麼。果汁店出了季節新品,他也會給隔壁雜貨店和水果店老闆來一杯,聽聽他們的意見。盧丹感覺,自己已經在這條街上紮下根了。

  正如美國規劃學者阿蘭·雅各布斯在《偉大的街道》一書中這樣寫道:“一條偉大的街道必須有助於鄰裡關係的形成,它應該能促進人們的交誼與互動。”

  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人們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渴望人與人的親切交流。後街的作用,就是通過商業活動的形式,為人們構建這樣一個情感交流的場所。

  領略多元的上海風情

  這一站不可錯過

  上海後街所呈現的對八方美食的包容與融合,不但“治愈”了異鄉人的胃和心,更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文化基因中海納百川的一面

  

  “花一兩個小時環繞武康路步行遊覽”,“在緊挨著的安福路和五原路也有很多看點”,“去衡山路看建築”。

  這是《孤獨星球》上海城市指南給遊客安排的上海遊覽“最佳線路”。這個全球知名的旅行品牌通過旅行作者實地調研和當地人推薦,為初來乍到者提供目的地城市的遊玩攻略,在旅行者群體中頗具權威。在他們筆下,要領略中西融匯、多元並存的上海風情,後街是不能錯過的一站。

  而對於生活在上海的外國人來説,後街更是他們休閒、交友的不二選擇。這些愉快的記憶跟隨著他們未來的生活不斷向前,加深了他們對這座城市的理解和眷戀。

  居住在上海時,來自日本的米田惠每週同一時間都會帶著兩個孩子從古北家中出發,到盧丹的店裏喝果汁。儘管語言不通,但一個微笑和點頭,足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時間一長,他們便成了朋友。如今的米田惠雖然和家人已經回到了日本,但她仍懷念著過去的這段時光。於是,她把自己的思念通過一張明信片寄回了上海。

  作為移民城市的上海,還生活著許多來自外省市的年輕人,李蔚就是其中之一。來自廣州的她“精挑細選”,把房子租在了番禺路,理由是: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坐擁”徐家匯商圈,又能很快抵達有著豐厚歷史沉澱的街區。

  李蔚熱愛美食,後街便是她的“美食天堂”。週末的時候,她會和朋友找家街邊店吃一頓西式早午餐,也會去本地人偏愛的老字號嘗嘗本土風味的豐盛早點,有時還會在弄堂口的便民蔬果超市買到新鮮的食材自己煲湯,還原家鄉的味道。

  她覺得,上海後街所呈現的對八方美食的包容與融合,不但“治愈”了異鄉人的胃和心,更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文化基因中海納百川的一面。“大家對街上的新鮮事物從來不會大驚小怪,似乎這裡天生就應該如此。”

  在上海,五花八門的城市指南層出不窮,既有面向海外遊客的,也有針對在滬生活的外籍、外省人的,當然還有面向上海本地人的。不管是哪一種,有一點是大家一致認同的:到後街,感受最有“上海味道”的吃喝玩樂。

  “好”的街道不僅靠設計

  活力的綻放需要彈性

  我們很難規劃設計出一條“永遠好”的街道。因為步行空間和綠化是可以定好的,但整條街的面貌會隨著這裡的店舖和在這裡生活的人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恰恰會帶來商業的繁榮與豐富的市民生活

  盧丹的手機裏有一個叫“五原路500強”的微信群,群成員都是在這條街上開店工作的設計師、理髮師、咖啡師等。現實生活中,大家相互之間不一定都碰過面,但只要有人在群裏求助,不管是借一盆植物還是借幾個杯子,馬上就有“八方支援”。

  可是群成員們也會遇到“愛莫能助”的問題。比如有人問,店招牌的尺寸能做到多大?燈箱放在哪個位置合理?給客人使用的座椅和遮陽傘能不能放在街邊、怎麼放?

  其實,不少街邊店主對這些問題心裏都沒有譜,常常一邊摸索一邊學樣,有時做好了才知道不合規,只好再去返工。實際上,諸如此類的細節問題不僅涉及一兩家店舖的美觀,更影響著這條街道的規範經營以及社區居民對“家門口”商業經營的態度,關乎著後街發展的穩定與繁榮。

  對此,陳國政認為,街道不妨也建一個微信群,把經營者都拉進來,搭建一個交流服務平臺。借助新媒體平臺的優勢,管理者可以為經營者提供最新政策及法律諮詢服務,在辦理相關證照的問題上答疑解惑,還可以舉辦線上沙龍,探討如何在經營中避免對周邊環境和社區居民帶來不良影響。

  “管理者在事後監管的基礎上增加一部分事前提醒,也能一定程度上幫助經營者融入社區、增強歸屬感和責任感。從長遠來看,這也是優化後街營商環境的一種方式。”陳國政説。

  也有學者擔心,整齊劃一的規劃是否會讓街道變得越來越相似,從而失去自己的個性與活力。“千人一面”的後街還能吸引人嗎?

  在孫彤宇看來,要讓後街綻放活力,必須有所規劃,但不能“一刀切”,應具備一定的彈性。“從專業角度講,我們很難規劃設計出一條‘永遠好’的街道。因為步行空間和綠化是可以定好的,但整條街的面貌會隨著這裡的店舖和在這裡生活的人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恰恰會帶來商業的繁榮與豐富的市民生活。”

  他認為,紐約的“開放條件評審”模式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比方説,有人想要開店,可以找專業建築師做出一個方案,隨後提交給有關部門進行專業評審。如果專家組認為該方案對城市公共利益有好處,同時符合建築結構、設計美觀、功能性等要求,則可以通過協商確定相關建設條件。當然,申請者還必須向周邊社區居民和經營者進行公示,如果沒有遭到反對,才能順利實施。

  “這樣一來每家店可以設計出自己的特色,多樣性就體現出來了。但與此同時,大家又都是受到城市規劃體系大框架約束的,管理者起到了規範引導的作用。”孫彤宇説。

  今年4月,靜安區發佈了《南京西路後街經濟戰略規劃》,對標國際,對環南京西路的11條後街進行重新規劃和城市更新。根據《規劃》,這些後街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商業街,而是有新意、有腔調、有故事、有溫度的生活場所,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你憧憬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向世界傳遞了一個信號:閱讀上海,從漫步後街開始,邂逅這座全球化城市最鮮活的一個個瞬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