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省出空間 讓配電站“隱”于街區

2018-05-21 09:25:5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徐匯區首批落實九家單位20個配電站站點,推動架空線入地“再進一程” 省出空間,讓配電站“隱”于街區

  道路空間狹小緊湊、地下管網錯綜複雜,街道沿線密布著優秀歷史建築和百年古樹名木,不能有絲毫差錯———這是中心城區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工程項目普遍面臨的難點。按全市計劃安排,徐匯區今年結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保障接待點整治工作,圍繞徐家匯中央商務區、衡復歷史風貌保護區,積極推進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工作。日前,徐匯區建交委與電力等相關單位簽約,首批落實了20個配電站站點,涉及九家單位,讓架空線入地“再進一程”。

  根據計劃,未來三年內,徐匯區將啟動57條道路總計65.9公里左右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工作;今年內,啟動以衡復歷史風貌區為核心片區的重點整治,其中包括24條道路架空線入地及合桿整治工作,總長27公里。

  架空線入地、合桿整治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完成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的配電站建設。根據電力部門相關規範要求,開關站、配電站站點間的最小距離應保持在300至500米左右,這主要是為了保障末梢區域電壓的穩定。

  這些開關站、配電站還要形成網絡。這樣的要求對於土地資源稀缺的歷史風貌區來説“難上加難”:風貌區內道路狹窄、建築密度高,配電站落址實在困難。在狹窄空間裏,施工方要佈置等量的機器設備,也要在施工同時保障居民日常用電需求。沒有可借鑒的先例,徐匯區反復琢磨推敲。據區建交委介紹,經過和電力部門溝通,徐匯區選擇採用小型化、緊湊型配電站機器設備,使得配電站用地面積大大縮小。在一些可利用空間過小的站點,電力公司採用“箱式變電站”代替站點,節省空間。

  湖南路301號,是一個豐富周邊居民生活的社區鄰裡匯,如今這裡又疊加了一個新的功能———變電站。變電站設置在湖南路301號底層。目前,該建築已完成拆舊、部分管線排設和局部加固等工作。湖南街道辦事處主任王纓告訴記者,此次功能疊加充分利用該建築物的剩餘空間,合理整合了資源。

  經過此前多輪排摸,徐匯區梳理出一批像湖南路301號這樣可以在空間上“做文章”的建築物。垃圾庫房、公共廁所、車庫、工具間、用戶站……這些空間存量都被重新利用、改造升級,將配電站“隱”于風貌區大環境中,讓其風格與風貌區和諧統一。下一步,徐匯區將採取“一路一方案”措施,先行落實電站站點選址,充分利用道路沿線原有供電設施、公廁、垃圾房、公共綠地和沿事業單位既有房屋等資源,挖掘可改擴建的站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