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貴 上海溫室為何有那麼多全國“鐵粉”

2018-06-06 09:41:17|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價格貴、距離遠,上海溫室為何還有那麼多全國“鐵粉”?

  最近,在北京延慶一處工地上,來自上海的一大批技術工人正在緊張忙碌。明年,為期半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正式開幕,他們要讓全世界的園藝界人士和遊客看到一座代表中國水準的2萬平方米大型智慧溫室。

  本來,這座號稱世界最先進的溫室準備從荷蘭全進口,但經過長達半年的溝通之後,荷蘭方面最終拒絕了中方要求。於是,上海市農科院旗下的都市綠色工程有限公司承擔起了重任,要在較短時間內用多年積累的自有技術,開發出一套全新結構的智慧溫室。

  “節能,是這套溫室的核心亮點,它要比國內常規的溫室節電三分之二。這也是為了解決傳統溫室‘造得起、用不起’的短板問題。”都市綠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丁國祥告訴記者,這套溫室採用了水立方膜,透光率高,壽命長達20年,造價節省了一半以上,預計到今年10月可完工。

  實際上,作為國內農業裝備類企業,上海都市綠色公司的“口碑”十分特別:全國的同行都知道,他們的産品看起來並不粗壯,相反,有點江南人的纖細特點,但卻特別結實耐用,2007年東北一場大雪壓垮了許多大棚,但“上海溫室”卻傲然挺立;一直以來,上海溫室的價格比別家都要“貴”,而且,從不允許“欠尾款”……不過,儘管如此,上海都市綠色公司一年建造的溫室,還是在全國國産溫室中佔到了半壁江山,並悄然成為“好溫室”的代名詞。

  吉林長春農博園,作為上海溫室的“鐵桿粉絲”,已連續8年選用上海技術和産品。8年前,當上海都市綠色公司負責人找上門時,當地有關人士還不太願意接待,硬是讓客人坐了兩個小時的冷板凳。在他們看來,上海溫室除了“貴”,而且路途遠,以後,運輸安裝都需要一大筆費用,更何況,還不知上海人是否了解東北的氣候條件,到時候會否出現“水土不服”……但後來,抱著試試的態度,他們讓都市綠色和另一家公司同時負責建造兩個溫室,沒想到,上海方面不僅按時按質完成工程,而且在後續使用中受到了各方好評。再後來,他們便成了“上海溫室”的忠實用戶,並將其介紹、推廣到了周邊更多地方。

  口碑和市場,來自於不斷的創新突破。據了解,上海都市綠色工程有限公司成立20年來,已獲得125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96項。多年來,在國內溫室行業,該公司已創造了一系列“第一”:2000年,國內第一座大規模國産化玻璃溫室在孫橋誕生;2003年,國內首座超大型高低跨PC板溫室在上海鮮花港誕生;2004年,國內第一座屋頂全開型玻璃溫室在上海金山誕生;2006年,第一次大批量自主知識産權溫室出口非洲;2007年,國內首座抗極端惡劣環境的“防颱風、防日曬、防暴雨、防腐蝕”溫室,在海南西沙群島誕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中荷合作的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地源熱泵採暖降溫技術的溫室也在崇明建成,總佔地220畝,每年吸引了上萬人次前往參觀、培訓。

  有時候,雖然不涉及“生意”,但該公司也始終舍得投入、堅持不懈埋頭搞研發。眼下,公司一批技術人員又去了長春,幫助當地設計一座全自動植物工廠,具體要求是“減少人工、全封閉、全自動、病蟲害少、資源節約”,目標是成本最低、能耗最低、品質最好……據透露,這項任務,並不是一個訂單,而是為了探索出一套種源産業化的生産模式來。

  “上海溫室”強勁的發展態勢,曾一度“擠”走了進入中國的荷蘭溫室,並乘勝出擊、走出國門,産品遠銷到坦桑尼亞、肯尼亞等非洲,玻利維亞、巴西等美洲,韓國、越南等亞洲,烏克蘭等歐洲市場。“但到了現在,我們已經在反思,以前的方向反了,我們今後不能再定位産業鏈的低端,而是要對標發達國家,往高端、智慧化的方向發展,站到價值鏈的高端去!”都市綠色公司副總經理周強感慨道。

  消費在升級,農業發展的理念也在更新,未來,“單賣一個溫室也是不行的”,而需要一個整體方案的跟進。據透露,接下來,上海市農科院將發揮多學科的優勢,把品種、技術、理念、環境等要素整合到一個溫室體系中來,建立多樣化的設施農場,把對環境的保護放到第一位,在可持續發展中為消費者生産“最好吃、最安全、最低碳”的農産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