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進互聯網新技術與傳統交通業深度融合

2018-06-19 09:15:31|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推進互聯網新技術與傳統交通業深度融合,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能級“智慧交通”讓“上海服務”更便捷

  用微信小程式掃碼就能坐公交車?6月17日,趁著端午節假期來滬旅遊的王先生一家就在71路中運量公交車上親身體驗了一把。原來,就在假期前兩天,久事集團已與騰訊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上海市民和來滬遊客在搭乘公交車時可通過“騰訊乘車碼”小程式獲得一鍵掃碼乘車的便捷服務,並可享受公交換乘優惠。

  申通地鐵集團也與騰訊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票務、交通運營管理、地鐵周邊服務等方面展開闔作,在導乘、導讀、導遊、導吃、導購等領域進一步創新,對用戶出行場景全流程服務進行數字化升級。

  通過互聯網新技術與傳統交通業深度融合,上海正在不斷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能級,建設安全、高效、低碳的 “智慧交通”。

  掃碼背後,未來公交充滿想像

  區別於以往其他移動支付方式,此次推出的公交車掃碼服務的最大特點在於,無需下載App、無需提前充值。

  記者特地嘗試了一下,通過微信小程式搜索“騰訊乘車碼”,開通“上海公共交通乘車碼”功能後,乘車碼便會自動進入微信卡包,再次使用時只需打開微信下拉聊天框,再打開“騰訊乘車碼”小程式或通過“我—卡包—會員卡”即可輕鬆使用,而且是“先乘車,後付費”。

  這一服務的開通,將有效化解乘客忘帶交通卡或沒有零錢的困擾,為市民交通移動支付提供多樣、便捷的選擇。同時,即使沒有上海交通卡的外地遊客來滬遊玩,只需在微信小程式中開通“騰訊乘車碼”,也可享受掃碼乘車的便捷。

  據悉,目前全市已有2000輛公交車開通掃碼乘車服務。根據計劃,到6月30日,全市支持掃碼乘車服務的公交車將增至5800輛。預計到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前,本市公交車將實現掃碼乘車服務全覆蓋。

  地鐵方面,據申通地鐵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介紹,截至5月底,上海中心城區重要站點閘機已全部安裝了掃碼設備;6月底,中心城區線路站點將實現掃碼設備全覆蓋;到9月底,上海地鐵所有線路、所有站點將全部安裝掃碼設備。

  據悉,利用社交平臺、大數據及徵信功能等互聯網應用,在不久的將來,用戶還可以在出行前通過 “Metro大都會”App及拓展的互聯網生態渠道查詢交通擁擠程度、行車實時信息等,提前規劃路線;在出行途中可以獲取路線上沿途站點、消費信息和數字娛樂服務;出站後,可便利查詢和獲取周邊商圈生活服務內容,獲得路線引導。

  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

  不過,隨著移動支付的不斷發展,交通領域二維碼支付不相容問題也日漸成為影響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體驗的痛點。

  針對這一情況,在市交通委指導支持下,上海公共交通乘車碼在設計開發之初就確定了採用全國統一的《交通一卡通二維碼支付技術規範》。最終,由相關方開發出來的上海公共交通乘車碼符合這一技術規範,這也是全國大中城市中首個符合該技術規範的交通二維碼支付應用。

  市交通委表示,上海實施交通卡一卡通互聯互通將遵循“三個統一”原則。第一是“行業標準統一”,將按照交通運輸部“一城一碼”標準,統一乘車碼;第二是“結算平臺統一”,所有移動支付方式均接入交通卡公司,在交通卡平臺上進行結算;第三是“刷卡機具統一”,一部機具將相容所有支付方式,不再設置多個刷卡機具,確保市民支付安全和後臺數據安全。

  今後,交通卡公司將積極推進上海公共交通乘車碼在本市軌道交通、輪渡、市域鐵路、出租汽車等其他公共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實現跨領域的互聯互通。

  這一互聯互通標準率先在上海實現應用,更為重要的意義還在於,將有助於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而支付標準的統一也有利於進一步加快長三角一體化交通互聯互通建設的步伐。通過充分發揮上海的龍頭帶動作用,形成長三角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示範效應,為更好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提供支撐。

  此外,交通卡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體卡和移動支付互為補充,在提供多樣化移動支付手段的同時,交通卡公司將繼續不斷完善和優化實體卡服務及使用體驗,保障不同人群,尤其是老年群體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