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精準補好交通短板 破解民生之困

2018-05-22 09:03:2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寶山區友誼路街道精準補好交通短板,破解民生之困 醫院騰車位方便患者停車就醫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九院北院附近新辟道路,方便患者停車就醫。(資料)

  “去醫院看病,停車比較頭疼。”“小區車位不夠,每天回家提心吊膽。”寶山區友誼路街道開展大調研以來,共收到問題338個,其中涉及交通問題106個。交通問題難點究竟在哪?街道調研後發現,主要有三個原因:長效管理機制缺失,交通環境“臟、亂、差”反復回潮;交通整治力度迅猛,停車資源緊缺現象劇增;“無名路”責任主體不明,交通管理盲點成因複雜。

  “既然群眾的痛點在此,不妨以此入手,精準補好交通短板,最大程度破解民生之困。”友誼路街道負責人表示。據統計,2018年4月,友誼路街道交通類110警情同比下降29.1%,其中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4.3%;居民小區停車位數量新增13.2%,道路停車位較原來數量翻7.5倍。這其中,不得不提幾場使了“巧勁”的硬仗。

  為醫院內部職工尋找停車場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北院,牙科等十分出名。前來看病的人越多,停車就越成問題。“醫院停車難,雖然看起來和街道沒有直接關係,但只要是我們轄區內的事,就必須管好。”友誼路街道相關負責人説。

  如今的方案,讓各方滿意——街道在醫院支持下,動員醫院的內部職工將車停到醫院外面,街道協調寶鋼運輸公司拿出一塊地做停車場,又協調寶鋼體育場拿出90個車位。寶鋼運輸公司停車場距離醫院大約1000米,職工覺得有點遠,街道還專門安排短駁車。這樣一來,醫院內部的100個車位騰出來,可供社會車輛停放,方便患者就醫停車。街道與寶山區建交委協調,在靠近醫院的漠河路北側增加道路停車位。車位流動起來,醫院門口的車輛也流動起來了。

  對寶山中西醫結合醫院,則通過調整內部停車、道路兩邊挖潛和建造立體車庫等措施,增加近135個車位供就醫患者使用。還組織醫院保安和周邊小區志願者,加強非機動車停放引導。

  街道搭建平臺整合區域內資源,制定“一點一方案”,與公安交警等部門協商,讓重點區域、重點單位推進“門前清”自治責任制,讓各方達成了共識。

  將無名道路納入交通管理

  寶楊路菜場所在地,是前往郵輪碼頭的必經之地。此前,周邊非機動車隨意停放,買菜高峰非機混行,既是堵點又極易引發交通事故,街道相關部門雖多次整治,仍未能徹底解決。

  2017年,友誼路街道牽頭,組織公安派出所、交警、城管等力量,聯合開展寶楊路菜場非機動車專項整治。此次整治中特別注重硬體提升,比如增加非機動車位、合理調整機動車停車位、安裝電子警察等,並採取宣傳、整治、固守、巡查等一系列手段,使周邊道路非機動車停放有序,菜場周邊交通有效改善,初步形成了常態化管理機制。

  一些機動車亂停放、交通擁堵的無名道路,由於交警沒有執法權,也曾經是管理盲區。交通大整治初期,由於車位緊張,寶林八村通道等無名道路亂停車現象一下子凸顯。實地查勘後,在公安交警等執法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友誼路街道以會議紀要的形式命名該無名道路,並上報上級部門,採取設置路牌、實行單行道以及劃定停車區域等措施,使其納入交警嚴管,交通擁堵現象得到徹底解決。通過不斷實踐,形成了可複製的經驗,近期先後已納管了寶山五村通道、寶林七村通道等6條無名通道。

  “內外兼修”為小區增車位

  小區車位建設,一直是小區改造的矛盾焦點。寶林四村利用小區內部空余場地,重新規劃改造地面停車位,將小區內部通道改為單向或拓寬,增加路側劃線停車泊位,結果新增車位210個,新增車位達47%。

  友誼路街道率先在盤古路、樟嶺路等7條道路部分區域開展錯峰停車試點。各小區利用周邊馬路共享停車位共計1947個,緩解了周邊小區的停車難矛盾。今後友誼路街道還將協同公安、建交委等部門,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道路停車收費點安裝無人收費系統等方式,提升智慧化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