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綠色交通發展年度報告出爐

2018-06-20 13:37:33|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綠色交通現狀,戳這裡!最新上海綠色交通發展年度報告出爐

  最新出爐的《上海綠色交通發展年度報告(2017版)》顯示,2017年,全市交通運輸行業能耗2611.7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約209.7萬噸,增幅較2016年有所下降。

  對外交通能耗佔大頭,本市交通能耗下降

  對外交通仍然是交通行業能耗的大頭,2017年佔比為92.5%。

  航空運輸用能持續快速增長,單耗持續上升。受航空市場需求拉升,2017年航空企業繼續擴大機隊規模,本市四大航空公司能耗達940萬噸,同比增幅9.6%。受綜合載運率下降影響,2017年航空運輸單位週轉量能耗繼續反彈,整體單耗為4.23噸標準煤/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23%,其中客運單耗為4.66噸標準煤/萬噸公里,貨運單耗為2.09噸標準煤/萬噸公里。由於2017年機場無新增基礎設施,能耗基本保持不變,為13.4萬噸標準煤,但能耗效率有所提升,單耗同比下降5.5%。

  水路運輸能耗快速增長、單耗有所反彈。受全球航運市場形勢好轉因素推動,2017年在滬航運企業能耗總量為972.0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2.6%。市場形勢好轉,船舶行駛速度加快,單耗同比增長2.2%。受港口吞吐量增長和洋山港四期開通影響,港口能耗為42.5噸標準煤,同比增長4.7%,但單耗同比下降3.1%。

  鐵路運輸用能下降、單耗小幅下降。2017年鐵路行業總體能耗38.0萬噸標煤,同比增長2.8%,單耗同比下降4.0%。公路及其它運輸用能下降、單耗基本穩定。2017年公路及其它運輸用能達404.8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1%。受貨運載貨率下降,單耗同比上升0.8%。

  城市客運交通總體用能小幅下降、能耗進一步下降。軌道交通能耗隨線網規模和運力增長同步上升,2017年達到60.5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2%。公共汽(電)車、計程車能耗分別隨客運量同步下降,分別為42.7、76.0萬噸標準煤,同比分別下降1.8%、2.2%。2017年城市客運交通整體單位運營客位里程能耗同比下降0.7%。

  隨著各項治理措施的推進,上海交通流動源污染水準治理取得積極效果。機動車尾氣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各項污染物濃度呈下降趨勢。隨著老舊車輛管控措施的進一步加強,2017年路邊站NOX、CO濃度降幅均大於全市國控點平均水準,PM2.5、PM10濃度降幅與全市國控點平均水準基本一致。水上污染排放治理取得積極成效。排放控制區正式啟動以來,在海事部門的嚴格執法下,相關港區污染物濃度降幅明顯。根據中國船級社上海分社相關研究數據顯示,相關港區PM2.5、SO2、NOX濃度分別較實施前下降21%、22%和9%。

  交通節能減排聚焦7大項目

  2017年,本市正式發佈了《上海市綠色交通“十三五”規劃》,圍繞規劃內容和年度工作任務以及《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本市積極推進7項交通節能減排行動。

  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分時租賃——

  在上海,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得到大力推廣。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全年推廣61354輛,同比增長35%,累計示範推廣達到16.55萬輛。補貼政策調整,引導新能源汽車推廣結構優化。新的補貼向續航里程更長的高性能純電動乘用車傾斜,鼓勵新能源技術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結構進一步完善。其中,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新車佔比由2016年的30.87%上升到2017年的36.2%,私人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新車佔比由2016年的51%上升到2017年的62.7%,其中私人購買純電動汽車的佔比超過19%。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共投放各類節能和新能源等環保型公交車7766輛,約佔全市公交車總量的50%。

  分時租賃,也發展得如火如荼。上海倡導“車企聯盟”和“樁企聯盟”的對接,探索合作共贏商業模式。截至2017年底,全市新能源分時租賃企業上線網點4726個,覆蓋全部16個區,上線分時租賃專用樁數量2萬個,投入運營車輛7113輛。加快推進充電設施科學佈局。截至2017年底,接入市充電設施管理平臺的公共充換電設施約13萬個,本市車樁比提升到1.27:1,創全國之最。

  綠色港口建設繼續加碼——

  嚴格實施船舶排放控制區管控措施。截至去年12月底,本市共開展船舶檢查5.9萬艘次,燃油取樣1419艘次,發現違章船舶728艘次,查處燃油硫含量不合格288艘次。繼續推進港區船舶岸基供電,截至去年底,上海港已建成規模以上岸基供電設備13台套,覆蓋19個泊位。同時,積極推進RTG(輪胎吊)“油改電”,已完成75%的RTG設備電動化改造,並完成20台裝置加裝RTG能量回收反饋裝置。推進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在貨運車、船舶上的試點工作。洋山四期碼頭采用上港集團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碼頭生産管控系統;裝卸設備全部採用電力驅動,引導車採用磁釘自動導引方式,並運用了全自動電池更換系統,確保24小時連續作業;碼頭綜合岸電、節能新光源、辦公區域電能監控、太陽能輔助供熱等節能技術應用。

  加大交通污染排放治理力度——

  加快老舊車輛治理淘汰。推進1.09萬輛國三柴油集裝箱運輸車輛加裝尾氣凈化裝置,進一步降低在用國三集卡的尾氣污染物排放。積極推進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全市已有291家易揚塵碼頭、81個市屬建設工地安裝了揚塵在線監測設備;262家揚塵碼頭完成揚塵防治設施改造。針對本市水源保護區內浮吊的問題,上海已全面禁止黃浦江設置浮吊設施。同時制定黃浦江砂石料船舶管控措施,引導砂石料運輸單位調整中轉運輸方式,建立本市建材供應保障和杜絕浮吊反彈的長效機制。

  低碳交通體系構建——

  成功創建“公交都市”,持續提升公交服務品質。去年,延安路71路中運量開通運行,工作日均客流達到5萬人次,高峰時段較社會車輛全程時耗節約20%左右;軌道交通1、2、7、8、9、10號線等六條線路實施週末夜間延時運營,43條公交線路同步配套,公共交通夜間出行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加;新建公交專用道37公里,積極發展最後1公里,持續推進公交智慧集群調度工作全覆蓋,促進地面公交功能服務轉型。

  持續推進綠色慢行空間改善。去年,黃浦江45公里岸線實現貫通,岸線全線佈置“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提供優質綠色走廊。結合全市綜合交通管理補短板工作,完成23項全市慢行交通系統改善工程。

  運輸行業碳交易機制建設——

  本市積極鼓勵交通運輸企業參加國家碳排放配額管理。第二階段碳交易納管企業中,交通領域新增15家綜合能源消費量在五萬噸標煤以上的(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十萬噸以上的)水運企業,較第一階段納入範圍和規模明顯擴大。參與碳交易的交通運輸企業于2017年6月30日完成第二階段首年的清繳履約工作,實現連續四年100%履約。將水運行業納入碳交易管理體系並順利完成履約,這在全國乃至世界上也是首次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交通智慧出行服務——

  打造一站式出行信息服務平臺。2017年,市交通委完成了上海綜合交通App的整合工作,App具有12項信息服務功能模組,覆蓋地面、航空、水上,集成了實時公交、地鐵、公交餘額、路況、輪渡、機場巴士、航班、鐵路、長途客運、ETC等相關信息,基本實現包括步行、公共交通和駕車的出行路徑規劃。

  豐富公共交通信息化支付手段。2017年上海地鐵在磁懸浮率先試點“Metro大都會”App,同時啟動軌道交通站點掃碼閘機的更新替換工作。公交卡公司按照 “三統一”要求,研發投幣、交通卡刷卡、掃碼一體機,試點“上海交通卡”App二維碼支付。

  節能減排綜合能力建設——

  繼續加強資金保障。2017年本市為1543家企業共計10955輛車完成國三柴油集裝箱運輸車輛加裝尾氣凈化裝置工作,財政補貼共計33145.158萬元;完成24個2016年(第二批)交通節能減排項目審核工作,結果顯示項目節能總量11432.6噸標準油,減排總量12146.7噸標準油,本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撥付5158.8萬元;為鼓勵企業建設、使用岸電設施,2017年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共安排2011.518萬元對吳淞郵輪港一期、洋山冠東一期岸電設施建設給予補貼。

  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儲備工作。深入開展機動車排放模型、交通環境監測網絡等基礎技術研究;深入開展綠色交通發展跟蹤評估、交通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清潔能源替代等政策研究;深入開展關於支撐交通領域全生命週期可持續發展的系列標準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