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蘇浙皖首個調研議題: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

2018-06-21 09:00:3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為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凝聚共識貢獻智慧匯聚力量,滬蘇浙皖政協建立聯動機制 首個調研議題: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

  6月20日,長三角地區政協聯動機制簽約啟動儀式暨第一次長三角地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在上海舉行。根據協議,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協將建立聯動機制,圍繞中央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部署,緊扣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確定的重點任務和共同關注的前瞻性、綜合性、戰略性問題,開展聯合調研、聯動民主監督。

  經第一次長三角地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審定,長三角地區政協2018年首次開展聯合調研的議題是“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圈建設”,首次開展聯動民主監督的議題是“長三角區域污染防治協作機制落實情況”。

  建言長三角發展“熱度”不減

  按照“更高品質一體化”的要求,長三角發展按下“快進鍵”。今年1月底,由上海牽頭,三省一市共同組建,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在上海正式設立。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舉行,審議通過《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在此前後,關於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話題持續升溫,在上海市政協更是“熱度”不減。在今年1月的上海“兩會”上,許多政協委員提交提案,從各方面建言長三角發展。2月,市政協重點圍繞規劃對接、設施互通、環境共治、公共服務便利化等,在滬蘇浙皖開展超過600人次的大規模調研座談,結合文獻研究和專家諮詢,厘清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形成了若干對策和建議。5月,在主題為“發揮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市政協常委會議上,課題組作主旨發言。他們認為,進入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迎來了難得的“天時地利人和”,呈現出站位更高、動力更足、共識更多、行動更實的新態勢。

  聚焦科技創新圈和污染防治

  建言長三角發展,需要“長三角人”共同發力。在三省一市黨委領導下,三省一市政協在以往合作交流基礎上協商建立長三角地區政協聯動機制,為加快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凝聚共識、貢獻智慧、匯聚力量。

  按照協議,聯動機制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聚焦規劃對接、戰略協同、專題合作、市場統一、機制完善五個著力點”,“圍繞建設協同創新網絡、公共服務深度融合、強化改革試點示範引領、加強生態共保、基礎設施共建、江南文化共融等重大議題”,開展聯合調研、聯動監督,積極資政建言,助推工作落實。

  對於今年聯合調研課題“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圈建設”,不少委員認為,“創新驅動、科技引領”已成為長三角區域內省市的發展共識,需要通過深入調研,研究如何發揮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龍頭作用以及蘇南、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帶動作用,加快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圈建設。“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美麗長三角”,也是長三角居民共同關心的議題。今年聯動民主監督的課題即“長三角區域污染防治協作機制落實情況”,三省一市政協將各自形成聯動民主監督報告,並以書面形式向長三角地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報告。

  每年聚焦一個議題議深議透

  “三省一市政協每年將聚焦一個議題,議深議透,提出具有前瞻性、突破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並把上一年度聯席會議議題作為當年民主監督議題,推動落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圈建設”的議題,將成為明年開展聯動民主監督的議題。

  據介紹,聯合調研報告和各省市聯動民主監督報告經聯席會議討論後,形成年度綜合履職報告,經三省一市政協主席審定後,分別呈報三省一市黨委政府,並送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作決策參考。還將視情況組織住三省一市的全國政協委員將其轉化為提案、大會發言或社情民意信息,並以聯名形式提交全國政協。

  “三省一市政協將堅持深入協商、務實監督,堅持聚焦重點、注重實效。”相關負責人説,將把握政協性質定位,深入調查研究,發揮協商式監督作用。此外,協議明確了建立三省一市政協主席聯席會議機制和三省一市政協秘書長工作會議機制。從2018年起,每年舉行一次三省一市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由上海市政協、江蘇省政協、浙江省政協和安徽省政協輪流承辦,會議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召開,會期1至2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