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深耕全國市場 鑄就精品工程

2018-06-21 08:56:5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上海隧道北橫通道新建工程蒹標段 

  從上海百年市政服務機構到中國基建板塊首家上市公司,隧道股份作為一家全球最具價值的城市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及其生態圈資源集成商,始終把城市建設、服務城市發展作為企業的首要責任之一。隧道股份歷經百年發展,聚焦上海軌道交通、長江橋隧、北橫通道、昆陽路越江及配套道路工程、S26入城段、田林路下穿中環線地道、上海天然氣隱患管網改造,以市立功競賽為抓手,締造出數十項世界工程建設史“第一記錄”,其間涌現出一批先進人才和團隊。去年,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隧道股份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相繼榮獲市立功競賽“金盃公司”;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盾構分公司榮獲“金盃團隊”榮譽稱號。

  挑戰極限工程亮點頻出

  目前在建的軌道交通14號線靜安寺站,因地處環境極其複雜的中心城區,被譽為“上海地鐵建設最難車站之一”。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不斷創新突破,成功下穿交通幹道延安高架路,使該工程成為全國首次以頂管工藝建造的車站。事實上,隧道股份在上海城市建設中,承擔著眾多要求極高的重大工程。依託立功競賽活動,賽進度、賽品質,隧道股份一次次挑戰極限,鑄造出一項項被歷史銘記的精品工程。

  在上海,備受市民關注的市政工程同樣成績斐然。傳統施工給人的印像是:勞動密集、塵土飛揚。隧道股份路橋集團經過一系列技術手段,打造出“智慧型”的綠色工程。目前,昆陽路越江工程正進入主橋施工階段,建成後將是黃浦江上又一座特大橋梁。項目部把預製拼裝技術引入大橋建設,引橋段全部採用全預製拼裝式構件,這是在國內跨江大橋中的首次使用。在虹梅路高架項目中,研發並全線使用的透水瀝青,成就了“會呼吸”的高架,在雨天環境下可以迅速排出路面積水,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全新投産的瀝青工廠,採用的特殊環保型生産工藝,成為國內同等工廠的最優水準,裝置凈化處理率可達99%以上,大大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技術如同引擎,極大地推動建設進度。上海長江大橋項目中,隧道股份路橋集團以69天極速“換膚”,實現“顏值”和“內涵”全面升級。“防水粘結層+澆注式瀝青+高彈SMA瀝青”大打組合拳,以柔克“鋼”,攻克大跨徑鋼橋面鋪裝結構耐久性的世界級難題。隧道股份市政集團利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在施工前進行工序模擬,提前排除施工隱患。S26公路入城段5標從首根鋼箱梁吊裝成功到順利合龍僅用44天,比常規施工節約了13天。

  邁向全國市場,隧道股份憑藉技術優勢攻堅克難,在市場上塑造出良好口碑。目前,不少城市超大直徑隧道工程處於施工高峰期。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在杭州文一路地下通道、武漢三陽路隧道等大型工程中召開立功競賽誓師動員會,向項目“高地”發起衝擊。杭州文一路隧道三台大盾構同時推進,成為國內首例;珠海馬騮洲隧道攻克岩層,雙線貫通;武漢三陽路長江隧道破複雜地址“世界級難題”,創造單日最高掘進7環、單月掘進105環的泥岩段掘進紀錄……

  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把上海工程立功競賽的成熟經驗帶到區域市場,開展“海甌”杯專項競賽”“火車頭杯專項競賽”,與上海重點工程“五比五賽”展開“競賽聯動”。在競賽的大力推動下,南昌、長沙、寧波、溫州、成都5個區域市場迅速崛起。通過競賽,智慧交通、裝配式建築、有軌電車等新興産業的服務能力也不斷提升。隧道股份市政集團還在南昌、成都參與投資成立南昌城建建築工業化有限公司、成都交投建築工業化有限公司,針對房建、橋梁、地下結構、綜合管廊等領域的裝配式關鍵技術開展深入研究。

  創新引領強化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立功競賽活動的精髓所在。近年來,隧道股份主動革新技術工藝,從上海走向全球。截至目前,全球20多座城市共有超過400公里地鐵線路,打上了隧道股份的烙印;已建的超大直徑隧道中,約一半出自隧道股份之手。

  説到盾構法隧道,不能不提及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盾構分公司,在不少重大的地下工程中,總能看到它的身影。經過20多年工程積累,隧道股份盾構分公司開展自主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特色優勢的核心技術,類矩形盾構隧道新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傳統隧道建設會使用圓形盾構,而隧道股份盾構分公司首次在寧波3號線中使用類矩形盾構,使隧道有效面積較傳統圓形提升了近60%,既保護周邊環境,又有效提升了空間利用率。寧波3號線也因此成為國內首條城市軌道交通類矩形盾構隧道。

  一些新科技也被運用到工程管理當中。隧道股份市政集團通過BIM技術、VR技術,打造出“智慧工地”,通過邊玩邊學加深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一走進軌道交通14號線19標的首個區間隧道工地現場,就能看到一個大玻璃“盒子”——“VR安全體驗館”。施工人員在開始施工前,必須全部通關“安全小遊戲”,才能開工。根據螢幕顯現的場景,施工人員可以“拿起”虛擬滅火器,對虛擬的工地著火現場進行滅火。一起來“找茬”遊戲中,施工人員必須把圖片中的所有工地錯誤操作、及違規搭放全部挑出,才能進入下一關。戴上“VR”眼鏡,施工人員還能身臨其境,了解進入工地規範的穿戴流程,以及感受火災、塌方、高空落物等各種危險體。

  此外,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依靠黨建引領,通過社會共建、警民共建、黨建聯建,盡可能將施工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降到最低。軌道交通14號線8、9標和10標項目經理部分別設立了社區黨建服務中心,設置居民接待室、項目展示廳和隧道模型區。每週三是項目部的專訪日,工作人員團隊要拜訪周圍居民和單位,詢問對施工現場和施工影響的感受和建議。

  孵化人才培育工匠精神

  人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聚焦急、難、險的重大工程建設,隧道股份通過立功競賽活動,傳承“工匠精神”,不斷培育高科技人才。今年,隧道股份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分別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章)、上海市工人先鋒號等榮譽。

  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技能人才被列入五大類關鍵人才,擁有中華技能大獎一名,上海工匠3名,上海市級首席技師20名,數量位居行業前列。2017年上海職工科技節上,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再次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羅志軍啄木鳥平臺、李章林預製施工便道、王志華盾構出土法……一大批職工創新成果被命名。

  領軍人物也可以充分發揮示範效用,在刷新技術高度的同時,不斷傳承“工匠精神”。例如,隧道股份路橋集團通過以國內瀝青行業領軍人物曹亞東所組建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首席技師劉偉俊牽頭的技師工作室,在特大橋建設、黑色瀝青等産業板塊攻克了一項項難題,並培育出一批具備“實戰”經驗的人才。生態型環保型瀝青産品的研發,有效地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並保護了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

  “校企合作”的創新思路,可以為企業推進科技進步,提高核心競爭力積蓄後勁。近年來,隧道股份路橋集團開展了多項優秀青年人才交流輪崗工作,並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濟光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合作。

  為進一步激勵人才發展,隧道股份市政集團還設計了“人才地圖”計劃,為不同崗位的人才打通晉陞通道。近年來,很多優秀人才都通過立功競賽成長起來,進入各個層面的管理崗位。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正轉型成為“城市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及其生態圈資源集成商”的隧道股份,將圍繞重點工程建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為上海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再建新功。同時,依託全國乃至全球多地的規模化市場,進一步推廣“上海品牌”“上海製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