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標誌性首創案例徵集|虹橋開發區:“小盆景”孕育出現代商貿中心
從虹橋機場通往市中心,虹橋開發區當屬必經之地。它的面積只有0.65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小的國家級開發區。但這片“彈丸之地”卻留下了不少“首創”印記,為城市建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圖説:虹橋開發區面積僅0.65平方公里,卻留下了不少“首創”印記。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劉歆 攝
聚焦第三産業定位
老上海們一定記得,幾十年前,婁山關路延安西路這一塊叫“馬家角”,廠房農田星羅棋佈。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片雜草叢生的田頭,誕生了一個國家級開發區。
1982年起,市政府就決定籌建上海第一個以吸引外資開發建設的新區。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虹橋開發區成為全國首批14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它“個頭”最小,“身份”也獨一無二,是全國最早以發展服務業為主的國家級開發區。
“老開發”常用“小盆景”來形容虹橋開發區。儘管袖珍玲瓏,依然“海納百川”,截至去年,在開發區註冊的企業有1200余家,入駐的中外客商和貿易機構有2700多家。虹橋開發區單位面積産出位居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前列,造就了現代化商貿功能。
長寧區虹橋辦主任袁祥慶介紹,長寧依託虹橋,以虹橋開發區為核心,形成了虹橋國際貿易中心,並與中山公園商業中心、臨空經濟園區共同形成虹橋涉外商務區三大組團,推動區域內新興第三産業蓬勃發展。
探索企業管理模式
上世紀80年代的上海“百廢待興”,城市不堪重負,財政捉襟見肘,在此背景下,城市應當怎樣建設與發展?這是重重叩擊在人們心頭的時代之問。
虹橋開發區成立之初,面臨同樣的難題。一開始,只有市政府下撥的首筆開發費用:人民幣3500萬元。建設密度高、投資大,資金短缺是啟動建設的最大障礙。
“3500萬元,怎麼敢搞一個開發區?現在看來簡直不可想像。”原虹聯公司副總經理周友琪感慨。但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人們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出一條新路。
1985年,滬港合資的上海虹橋聯合發展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引進合作方資金3500萬元。此後,虹橋開始了引進外資之路,截至2017年底,合同利用外資金額達40.01億美元,開發區每平方米土地實際利用外資達5900美元。
虹橋開發區的經營建設由虹聯公司統一負責,開闢了企業管理的新模式。長寧區政府也積極配合,專門設立區政管理辦公室,使行政管理和市場運作相得益彰。
首樹國際招標先例
資金有了出路,緊跟而來的還有土地問題。如何盤活“彈丸之地”緊缺的土地資源?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虹橋開發區成為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試驗田”。
位於仙霞路婁山關路的太陽廣場,是一座現代化的商住兩用樓。30年前,這裡名為“虹橋26號”地塊。它曾經吸引全球目光,在海內外引起強烈震動——這是上海第一塊面向國際招標的地塊。
1988年8月8日,在這個“討口彩”的日子裏,該地塊成功以總價2807萬美元出讓給日本孫氏企業有限公司,開闢了引進外資開發土地的新方式。緊接著,虹橋28-3C地塊也開始面向國際招標。上海成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第一個按照國際標準開展土地批租的城市。
成為對外開放窗口
上世紀末,本報刊載過這樣一張照片:透過世貿大廈的玻璃幕墻,人們爭相觀賞整潔美麗的“虹開發”。方寸黑白,收攬不盡開發區的全貌,卻記錄了一代人難以忘卻的回憶。“像到了國外”是當時人們對它的主要印象。
虹橋開發區是最先設有領事館區的國家級開發區。如今,包括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在內的18國領館已落戶其中。涉外人員、外商辦事處相對集聚,也帶動了外資企業入駐。原虹聯公司董事長孔慶忠介紹,為更好引進外資、推進項目,開發區還曾建立“一站式”服務體系,方便中外客商投資經營。
作為上海最早形成的涉外商務綜合功能區,虹橋開發區周邊的國際化程度也隨之提升。例如,與之毗鄰的古北就有“小小聯合國”之稱,全國第一批外銷房、第一家涉外居民委員會均在此誕生。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虹橋開發區成功化身上海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目前,虹橋開發區已形成完備的對外服務體系,設有對外投資促進中心、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