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老漁陽裏2號將恢復為紅色紀念館

2018-06-28 08:57:50|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黃浦區老漁陽裏2號 將恢復為紅色紀念館 陳獨秀曾在此居住之前作為民居被使用40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趙文來在漁陽裏2號家門口/晨報記者何雅君

  日前,家住黃浦區老漁陽裏2號的趙文來接到通知:他所居住的房屋已被列入革命遺址保護項目,本月啟動了徵收工作,將恢復為紅色紀念場館。

  這裡本是《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後來毛澤東同志也曾一度在這裡工作。這裡本身就屬於歷史保護建築,趙文來在這裡卻一住就是40年。

  四十年來不敢自行裝修

  “文物裏為何有人長期居住?”這裡是一片老式石庫門建築,2號的門口鑲著一塊銘牌,上面寫著: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八零年八月二十六日公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立。

  穿過天井,走進底樓臥室,東墻上的一塊漢白玉石牌又標明瞭這處文物的另一重身份:“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成立中央工作部,領導當時黨的日常工作。一九二一至—九二三年,中國共産黨中央工作部在這裡辦公,毛澤東同志也曾一度在這裡工作。”

  趙文來説,他和愛人在這裡住了四十年。1978年,夫妻倆和老父親從自忠路一間9平方米的亭子間搬到了這裡。房子是愛人單位上海美術設計公司分給住房困難戶的。“這幢樓一共有2層,分給我們的是底樓。搬來的時候獲悉,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做過上海革命歷史紀念二館的一部分,後來一度空置了。”趙文來説。

  住在這裡是有條件的。當年,這是屬於盧灣區,區文物保護所的工作人員要夫妻倆答應,房屋結構不能擅自改動,臥室墻上的這塊漢白玉石牌不能移除,也不能讓家居遮擋。

  幾十年來訪客絡繹不絕

  據漁陽裏歷史文化研究會考證,老漁陽裏2號原是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寓所。1920年冬天,陳獨秀離開北京,來到上海,在老漁陽裏2號住下來。李大釗和陳獨秀約定:我在北京,你在上海,我們分別做建黨的準備。這就是中國共産黨創建過程中“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故事。而上海一系列建黨的準備工作,有許多是在這裡完成的。中國共産黨第一個組織就在這裡誕生,第一本中譯本《共産黨宣言》也在這裡完成了校對。

  因這段紅色歷史背景,幾十年來,循跡找到趙文來家、要求參觀的訪客絡繹不絕。只要夫妻倆在家,都會給來訪者開門。老趙坦言:“説不打擾是假的。有時我們要燒飯了、要午睡了,又有人來敲門,我們只能陪著。但是,既然住在革命歷史文物裏,讓更多的人參觀、感受它的風貌,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百歲建築老化日漸嚴重。墻皮爛得露出了磚頭,門窗上的木料也腐朽了。為了保護它,趙文來曾多次寫信給上級單位,反映情況。2014年,上海市文管部門出資20多萬元,對老漁陽裏2號進行了重新修繕,重新粉刷了墻面,涂上了防水層,更換了新木門。2017年,瑞金二路街道攜手雁蕩居民區,對老漁陽裏的弄堂環境也進行了整治,粉刷了墻面,拆除了違建。

  確定徵收列入遺址保護

  老漁陽裏和文物的面貌在逐漸變好,可什麼時候才能讓老宅恢復革命文物應有的作用?2014年至2017年,幾位市政協委員曾經多次呼籲並上交提案,建議將這處老宅恢復成為面向公眾開放的紅色紀念場所。

  今年6月,市政協委員呼籲的事情有了眉目。黃浦區第一徵收事務所接到上級單位的通知,決定將漁陽裏2號列入革命遺址保護項目,擬恢復為紅色紀念場館。目前正在對該處房屋進行徵收,安排住在這裡的4戶居民遷往他處,趙文來家也在其中。

  在黃浦區黨史研究室主任張健看來,黃浦的紅色資源一直存在,如今更是隨著發掘的深入而被激活。據黃浦區有關部門介紹,區里正在系統梳理革命遺址遺跡的資料檔案,逐步建立數據庫。此外,各部門都在結合自身特色,設計與紅色地標融合的活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