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路168號故居將變身京劇傳習館

2018-04-08 10:34:19|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繡花功夫| 岳陽路168號完成修繕,昔日周信芳故居將變身京劇傳習館

  在上海,歷史建築的去留問題轉變為“留、改、拆”新理念,從大刀闊斧的拆建,到對城市“老家底”的留存,精細化管理在上海的歷史風貌保護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根據日前發佈的《2018年徐匯區重大工程建設白皮書》,位於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的草嬰書房、夏衍故居、黑石公寓等優秀歷史建築都將在年內完成修繕,總面積1.2萬平方米的武康大樓也將通過精細化修繕,提升大樓外立面、門窗、底層拱廊和底樓大廳等特色部位風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2017年12月,正在修繕中的上海京劇傳習館

  在上海傳統戲劇院團設施提升項目中,位於岳陽路168號的上海京劇傳習館去年正式啟動修繕,目前工程已近尾聲,重新開放後將成為上海傳播京劇藝術的重要基地。上海京劇傳習館原址為上海京劇院,作為上海市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築,傳習館修繕歷時近一年,不僅要克服施工技藝複雜、房屋內部損壞等客觀難題,也面臨著修繕工藝流失、修繕隊伍年齡結構偏大等挑戰。

  與時間賽跑的“精雕細琢”之戰,每時每刻都在申城上演。

  “老房子修一次不容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走進岳陽路168號,一進門就能看到大院中央樹立的銅像,刻畫的便是這座大院曾經的主人,京劇大師周信芳。倪連中和工友們修繕的主樓位於大院中心,這棟三層高的英式洋房被稱為“岳陽路168號1號樓”。去年8月,上海時不時“飆”上40℃的高溫天裏,53歲的老倪和另外8名工人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為這棟80多歲的老樓換上了“全新”的外衣。

  老倪負責的泥瓦工要先為主樓外墻刷上專門調配的水泥基底,待半幹半濕時,再一粒、一粒黏上比大拇指指甲更細小的鵝卵石。陽光照耀下,完工後的墻面能夠泛出暖黃色的復古意境。

  倪連仲介紹,為了讓墻面保留時代氣息,墻面基底裏混合的水泥、石灰和黃沙配比為2:1:1,相當於每100斤水泥中必須混合50斤石灰和50斤黃沙。為什麼不直接用水泥做基底?“純水泥墻會泛青,加入石灰和黃沙顏色才溫和。”水泥必須使用海螺牌,“因為這個老牌國産水泥強度高,黏上的石子不會脫落。”

  修繕開始前,1號樓就因鵝卵石大面積脫落造成外墻斑駁,仿佛上海話中的“瘌痢頭”。於是,老倪和同事們一點一點鑿除了原來所有的卵石墻面。為了防止因施工裂縫引起的墻體內漏水,工人們每一步揭開、撬下的動作都要變成“慢鏡頭”,僅鑿開墻面就花了整整兩個月,比鋪設新墻的時間多出了一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8

倪連中為京劇傳習館外墻刷上鵝卵石,大部分卵石都是從南京專門運往上海。

  徐房集團下屬上海徐房建築實業公司工程部經理顧志峰告訴記者,傳習館修繕前,鵝卵石脫落、木結構白蟻腐蝕和發黴的情況已較為嚴重。而歷史建築的外立面一直是重點保護部位,過去常用的修繕方法大多為粉刷,但近年來,上海歷史建築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保護理念也嚴格遵循“修舊如故”原則,不僅要防止滲漏水,更要恢復建築原貌,同時符合街區整體風貌。

  “修繕時,外界的濕度和溫度都很講究,這樣水泥中的鹼才能化開,否則墻體泛鹼,就會像夏天人們出汗一樣出現白色鹼花,變成大花臉。”顧志峰介紹,修繕保護建築外墻最適宜的氣溫是25℃上下,濕度應維持在60%至80%之間。

  “這些都是從過去失敗案例中得出的珍貴經驗……老房子修一次,真的不容易。”

  18年耕耘成就一身技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9

講起自己修過的老房子,倪連中總是笑瞇瞇地

  倪連中來自江蘇海門。2000年,36歲的他加入徐房,雖然此前已從事十餘年的房屋修繕,但想要修好歷史風貌區的老房子,老倪還要像其他人一樣經過好幾輪培訓,方能上崗。

  “老師傅會指導大家琢磨水泥配比,手勢、力度也有講究。”修繕傳習館外墻的手藝就是師傅教的。“鵝卵石不能往水泥墻拍得太深,全部凹嵌進墻面就不好看了,要留40%在墻外,60%在墻內。”

  倪連中口中的老師傅,是徐匯房管局修理隊的元老王阿初,老倪的水刷石技藝、鵝卵石技藝是從老王師傅手中學會的。“師傅會無私地把手藝教給新人,但是手勢、力度要靠自己去悟,還有不斷練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_副本

傳習館一樓,根據原建築風格重新製作復原的彩色玻璃隔斷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修繕對像是東平路9號,即大名鼎鼎的“愛廬”,也是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的寓所。愛廬的外墻和京劇傳習館一樣也是卵石墻面,但顆粒稍大,經過80餘年日曬雨淋,卵石脫落現象已隨處可見。修繕時,倪連中和工友們小心翼翼地鑿下所有疏鬆的卵石,一粒粒洗刷後再重新貼回墻面。“能用的石頭數量不夠,就到浙江沿海小鎮一家一家去找差不多的卵石,總算把外墻修好了。”

  不僅是愛廬,一墻之隔的東平路7號孔祥熙舊宅也留下過倪連中的身影。“徐家匯天主教堂、徐家匯大修道院、建業裏西弄、武康大樓我都修過,大大小小加起來有好幾十幢了。”皮膚黝黑的他説話時安全帽時不時會遮住眼睛,雖然靦腆、不善言辭,但講到自己在上海修過的老房子,老倪的聲音中總會立馬透露出雀躍。

  如今,倪連中已經能根據不同建築的修繕需求來調配外墻基底的顏色和質地。如新式里弄公寓外墻常見的紅磚需要有做舊色彩,他會手把手教徒弟調出與原外墻最接近的“復古紅”。“跟我一批的學徒最初有4、5人,最後留下來堅持10年的只有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1

工人正在為傳習館活動室重新刷漆

  精雕細琢傳承代代匠心

  顧志峰介紹,根據房管系統相關規定,歷史建築維修週期一般為8至10年一次。截至目前,徐匯全區優秀歷史建築已達253處,從2004年起,徐房根據相關計劃逐次、逐批對區域內不同級別的歷史保護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每年修繕面積約4萬至5萬平方米,高峰時有3萬平方米保護建築同時處於修繕狀態。每年5月至6月是最適宜的開工期,大部分修繕工程都在當年12月完工。

  “現在這批工人都挺資深的,大部分2006年前就進入公司,從業10年以上的超過100人。”顧志峰介紹,徐房建築實業現有保護建築修繕工人250人,包括木工、泥瓦工、油漆工三大工種,還有部分鐵工和水電工人。其中泥瓦工的工作量最大,需要負責建築外立面修繕和所有內部粉刷,因而佔到工人總數一半以上。

  如今,徐房最早從事歷史建築修繕的工人已經退休,而大部分工人都像倪連中那樣,徘徊在50歲上下。“水電工稍微年輕些,不過平均也有35歲了。”但最“吃經驗”的仍屬泥瓦工。“20歲的新人遠不如40歲的工人。”

  “上世紀70、80年代剛開始修繕老建築時,‘修’的意識還遠大於‘保護’,有些工序雜、難度大的老工藝沒有好好遵循,慢慢地就再沒多少人會做了。”而隨著認識理念不斷進步,新人有老師傅傳幫帶,技藝和匠心總算都有了傳承。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2

傳習館外墻使用的小顆粒鵝卵石

  保護建築修繕首先要遵循原真性。在修繕傳習館1號樓的地壟墻時,工人們拆除了全部木質地板,單獨列出能夠再次使用的木料,而無法使用的就到市場上尋找顏色、質地都相近的“老料”代替。“用新木料做舊確實會更省力,但只有20年左右的老料才能保持形態穩定,更利於老建築的長久維繫。”為了恢復建築的時代特色,工人們會不厭其煩地為每一塊清水磚作出不同色差,把每一片地板都按照原花紋絲毫不差地重新拼貼,為的就是還原建築誕生之初的原始風貌。

  記者採訪時,傳習館1號樓南側外墻的墻根有一處細小缺口。倪連中輕輕摸了摸缺口告訴記者,這裡原先是一條極細微的裂縫,如直接修補,創口可能無法完全咬合,未來就會有滲漏水的隱患。於是,工人們採取看似麻煩的擴創處理,將開口略微鑿開,成為外大裡小的“V”字型缺口,再填上原材料修補,“這樣就讓人放心了。”

  如此“自找麻煩”修繕,一是因必須堅守的標準,更因不可捨棄的代代匠心。顧志峰表示,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價值並不在於批次,而在於保護等級,房屋的歷史價值也不僅體現在用料,更在於發生其中的人文歷史。“房屋本身和房子裏發生過的故事,一同組成了這座城市的歷史,修老房子時,我們也在為自己、為後人留下最值得珍藏的記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