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通過“減審批、並環節、優流程”,壓縮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多跑網路少跑馬路”增強企業獲得感
程式繁、環節多、部門之間不銜接,曾是企業在項目落地、開工時碰到的常見問題。然而,閔行區錦江城地塊存量工業用地改擴建項目卻用“加速度”拿到了施工許可證。
先來看看它所經歷的時間線:今年3月1日,“上海市建設工程聯審共享平臺”正式上線,由於當地建管部門在前期就對全區的項目進行了排摸梳理,掌握了企業動向且對接充分,所以錦江城地塊存量工業用地改擴建項目當天就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完成了項目信息報送。4月10日,項目施工圖設計收畢,在聯審平臺遞交了施工許可申請;次日完成施工圖審圖;緊接著,4月13日取得了項目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樁基施工許可證。
這意味著,從項目信息報送到拿到施工許可證,一共只花了31個工作日;其中,在最為關鍵的項目施工許可證環節,僅用4個工作日就走完流程,比法定時間提前了11個工作日。時間被大大壓縮,往往意味著企業成本降低——在這一項目中,光是工程監理費就因為時間縮短而省去了40多萬元。
錦江城地塊存量工業用地改擴建項目所得到的“快速、省錢”實惠,是上海全力推進“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的結果。市住建委充分運用“互聯網+電子政務”,利用“中國上海”門戶網站和電子政務雲,開發建設了“上海市建設工程聯審共享平臺”,即設計方案、施工許可、竣工驗收“一網通辦”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23日,全市已有276個項目在平臺上辦理,其中設計方案送審 59個,辦結 40個;施工許可送審130個,辦結85個。
多跑網路,少跑馬路;動動手指,事就辦成。目前,社會投資項目施工許可行政審批的所有手續,統一通過平臺辦理,形成網上一口申請、統一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的社會投資項目電子化審批模式。施工許可證書啟用電子證照,建設單位可通過申請介面查看並自行列印,不再另行製作紙質證書。而整個施工許可審批過程,即從申請、受理、審批、答覆到發證等,都採用網上無紙化、零窗口辦理,形成閉環,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服務提前走,審批不見面”的效果。
減審批、並環節、優流程……上海不僅通過多種提速、提效措施,使“報”和“批”緊密銜接,同時對社會投資項目不再 “一刀切”,而是按照工業項目、小型項目、其他社會投資項目分類,從取得土地到獲取施工許可證,政府審批時間原則上分別不超過15個、35個、48個工作日,相比原先 105個工作日大幅縮短。優化之後,企業可實現“一事不兩跑、一事不兩批”,切實增強獲得感。
目前,審批速度仍在不斷提升:金山區廊下鎮“上海舜地食品有限公司辦公樓及門衛擴建工程”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了方案審批;嘉定區 “找鋼網鋼鐵電商技術中心項目”,除去建設單位用於補正及圖紙修改的時間,項目設計方案的全部審批時間僅為4個工作日……速度不斷提升,目的是為了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不斷提升制度環境軟實力,努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一網通辦”對企業來説,意味著政府辦事更加透明、高效、便捷,企業的營商成本、創業成本進一步降低,讓“磨破嘴、跑斷腿”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