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繡花功夫 出實招妙招 上海城管執法精細化水準不斷提升

2018-08-09 09:38:10|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自1986年成立市市容監察大隊、區縣市容監察中隊以來,上海城管迄今已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已成為全國城管執法系統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進入新時代,上海城管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體制完善。城管執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完善了市、區、街鎮三級執法體系,實現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基層中隊實行“鎮屬鎮管鎮用”、“區屬街管街用”兩種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層綜合執法效能。二是法制健全。頒布實施《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夯實了執法工作法制基礎;出臺隊伍建設、執法辦案、勤務管理等相關規定,健全了城管執法制度規範。三是“人制”先進。上海市全體城管執法人員實現參公管理,提升了隊伍正規化水準;推進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績效考核向一線辦案隊員傾斜,與辦案品質掛鉤,初步建立了符合執法職業特點的管理制度體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城管隊員英姿 來源/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供圖

  近年來,上海城管推進補短板整治執法取得了顯著成績。各級城管執法隊伍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在“五違四必”綜合治理、中小河道綜合治理、“三個美麗”創建等難點熱點工作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共拆除違法建築近1.5億平方米,基本消除了成片違法建築;取締亂設攤30余萬處,基本消除了集聚性設攤現象;查處違規運輸渣土案件1萬餘起,有效遏制了偷亂倒渣土現象;拆除戶外廣告5000余塊,基本消除了重點區域內的大型戶外廣告;查處破壞承重墻案件近2000起,整改恢復6000余處,增強了居民群眾安全感。

  近年來,上海城管信息化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堅持頂層設計“一盤棋”,先後制定全系統信息化建設兩年實施計劃(2016-2017年)和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有效避免了建設開發孤島化、碎片化現象。建成市局綜合指揮監管平臺,提升了全系統統一指揮和監督管理能力。在全系統推廣應用網上辦案、網上勤務、網上督察、網上考核、網上訴處等核心業務系統,提升了執法辦案透明度和公正性,提升了隊伍管理規範化和科學性,提升了城管執法日常工作效能。全面推廣執法車輛北斗定位和車載視頻、單兵執法記錄儀和執法終端等裝備配置,提高了全系統裝備信息化水準。

  近年來,上海城管為民服務水準有了較大提高。在全市建成5343個城管執法社區工作室,今年底將實現全覆蓋,進一步暢通了與居民群眾溝通的渠道,拉近了與市民群眾的距離。每年開展“7.15公眾開放日”活動,以現場執法、群眾體驗、法制宣傳、面對面宣講等形式,積極向社會公眾展示城管執法新形象。每年開展“夏令熱線”、“綠色護考”等專項行動,有效解決一批市民群眾集中關心的急難愁問題。每年度開展兩次社會滿意度測評,精準掌握市民群眾對城管執法工作的總體評價,並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實施督促整改。發佈“崇法善治、忠誠為民、公正清廉、砥礪奮進”16字城管執法行業精神,培育行業先進文化,凝聚行業發展正能量。

  邁入新時代,“精細化”成為城市管理的主旋律,而城管執法就是精細化管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今年以來,全市城管執法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三年行動計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綜合運用法治化、社會化、智慧化、標準化手段,努力實現城管執法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和卓越心,著力破解城市管理中的難題頑症,改善城市環境和市民生活品質,推動城市管理執法精細化水準不斷提高。

  虹口:“智慧城管”構建“城市大腦”

  7月的一天上午,歐陽路街道網格化中心的電子螢幕上,一處紅色警示燈突然亮了起來,隨著網格化中心工作人員的滑鼠輕輕一點,螢幕上呈現了這樣一幅畫面——密雲路上一家土特産店將多箱商品擺放在門面外進行銷售,阻礙行人通行。

  “我們在密雲路、天寶西路等路段布設了電子圍欄感應監控,一旦發生跨門經營等異常事件,系統能及時檢測到,併發出報警信號。”確認現場信息後,網格中心工作人員點擊按鈕,通過短信責令店主整改,但店主卻置若罔聞,工作人員轉而在大螢幕上,點擊距離該處最近的2名城管執法人員,通過“智慧城管”系統將處置任務派至其移動執法終端。

  執法隊員收到信息後,迅速趕到現場,打開單兵執法記錄儀,實時傳回現場畫面,同時責令當事人立即整改。處置完畢後,網格化中心電子地圖上的報警自動消除,並相應生成跨門營業處置記錄。執法隊員則將當事人處罰情況輸入城管執法系統商家誠信守法數據庫,作為商家誠信經營基礎備查數據。

  這是虹口基於電子地圖和智慧城管雙網無縫對接,率先在歐陽轄區部分中小道路試點可控可管、及時響應、智慧處置的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寫照。近年來,虹口區充分發揮網上勤務、網上辦案、網上督察、網上訴處、網上考核的智慧化作用,一鍵派單,實時跟蹤,擺脫了以往的“人海戰術”,讓數據和信息多跑路,極大地提升了執法效率;同時逐步建立了多類別、廣覆蓋、常更新的城管執法數據庫和數據分析決策系統,針對群眾投訴最集中、反映最迫切的城市管理難題,對症下藥,為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奠定了基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虹口區歐陽路街道試點智慧城管系統 來源/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供圖

  閔行:“五級共治”打造“美麗街區”

  圍繞“讓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乾淨、更文明”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目標,閔行區城管執法局以“美麗街區”建設為載體,著力推進道路街面“6+X”(市容環境、綠化景觀、市政交通、街面秩序、違法經營、文明行為以及其它問題)重點項目整治,加快構建精細化、常態化的管控機制。到2018年底,閔行區將完成51條一類道路、25個重點區域的“美麗街區”創建達標任務,進一步優化美化閔行區街面環境。

  在“美麗街區”建設中,閔行區的一大創舉是充分發揚自治共治的理念,明確要求具備條件的街面區域建立由沿街商戶、企業組成的“路管會”自律組織,發揮街面“門責”自律自治作用,同時全面落實網格巡查員、市場化公司、“路管會”、路段長、總路段長五級治理機制,把道路街面分類、分段、分區落實責任。此外,整合市場監管、公安、交通、規土、房管、綠化市容等部門,加大聯勤聯管力度,加強對街面自治共治組織的執法支撐和保障。

  金都路是閔行顓橋鎮的一條主要商業街,沿路聚集了龍盛國際商業廣場和各類大大小小的零售商戶,但繁華熱鬧的背後,跨門營業、亂堆垃圾、污水橫流、夜排檔等亂象,也曾給市容環境留下污點。今年初,顓橋鎮挑選了沿街22家有資質、守誠信的商戶建立了“路管會”,制定自律公約,引導沿線商家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實現“我的門前我清潔,我的區域我負責”。顓橋鎮還成立了由“五級治理”人員組成的微信群,由路段長(鎮分管領導)擔任群主,定期發送信息,宣傳城市法規、及時督促整改,網格員、路管會成員遇到棘手問題也可迅速上報,工作效率顯著提高,整治效果立竿見影。

  上周,記者來到金都路實地走訪,只見路面乾淨整潔,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原先經常存在的垃圾堆物不見了,亂停亂放的自行車排放有序了,商戶的店招、廣告牌也設置規範了,金都路已華麗轉身,成為了深受市民歡迎、適合休閒漫步的美麗街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説:閔行區江川路街道城管隊員在金平路引導沿街商鋪自律自治 來源/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供圖

  楊浦:社區工作室服務千萬家

  自2015年上海試點設立城管執法社區工作室以來,楊浦城管系統上下齊心,高標準嚴要求推進落實,目前已建成覆蓋全區的城管社區工作室316個,每個工作室配備一名城管執法隊員作為聯絡員,定期在社區開展執勤,聯繫走訪居委會,重點發現並查處居改非、破壞房屋承重結構、違法搭建、違法違規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通過設立工作室,城管力量進一步融入網格、融入社區、融入群眾,城管隊員與居委幹部也成為了好搭檔、好朋友,從而更高效便捷地服務社區居民。

  日前,記者來到長白新村街道民治路居委會的城管社區工作室,恰逢每月一次的值勤日,城管隊員糜子鈞準時就位,開始受理社區居民有關城管執法領域的諮詢和求助,一旁的墻上則張貼著工作室的工作職責和規範,並公開了城管隊員的姓名、胸牌和聯繫方式。據糜子鈞介紹,民治路居委會下轄民治路12弄、民治路15弄、軍工路600弄等三個小區,居民共3300多人,由於房子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造,長期以來,違法建築、無序設攤情況比較凸出,“比如違法搭建,必須在第一時間予以制止,一旦違建成形,木已成舟,再想拆除就要耗費更多的執法成本。以往我們和基層社區缺乏直接的溝通渠道,很多時候錯過了最佳的執法時間,現在居民有了我電話,居委會也和我建立了微信工作群,一旦發現問題,馬上就能向我反映,我也可以立刻到場查處,將違法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記者注意到,工作室的一角還放著一台實時在線的觸摸屏一體機,向居民宣傳城管執法相關的法律法規、執法權力清單等信息,同時具備大調研等居民互動功能。

  對於城管隊員深入社區,民治路居委會書記張海勤也十分歡迎,“如今居民有什麼訴求,再也不用繞好幾個彎,只要一個電話,城管隊員隨叫隨到。這兩年,小區裏再也沒有新增違建,敲毀承重墻、亂設攤現象也大大減少,小區環境的改善,城管社區工作室功不可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楊浦社區工作室內的觸摸屏一體機  來源/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供圖

  徐匯:執法全程記錄有據可查

  為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實現城管執法全程留痕、可追溯,去年2月,徐匯區城管執法局被列為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的試點單位之一。一年多來,徐匯城管按照緊密聯繫實際、突出問題導向、積極穩妥實施的原則,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通過全面固定執法證據、全程記錄執法行為、全景回溯執法環節,多措並舉,積極推動執法全過程記錄試點工作。

  根據市城管部門制定的設備技術參數,徐匯城管為基層執法人員配備了410台多功能執法記錄儀,並對每個中隊開展培訓:明確要求隊員開展執法活動時必須公開進行,自實施執法行為開始,至執法行為結束止,全過程不間斷記錄;攝錄時按照多角度、全方位記錄,盡可能如實反映現場環境、違法事實和執法過程,客觀反映執法的行為、事實、狀態和結果,禁止事後補錄,禁止弄虛作假,實現了行政強制執行等現場全過程記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徐匯城管隊員錄入影像資料,保全執法記錄  來源/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供圖

  除了利用執法記錄儀、照相機、攝像機等常規設備外,徐匯還依託“互聯網+城管”移動執法APP、“無人機”、車載音視頻“全球眼”、街面1200路監控探頭等信息科技手段開展記錄,做到全方位、可追溯、可留痕。同時,不定期對基層中隊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進行抽查,對執行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指導和督查,要求整改到位。

  經過一年多的試點,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成效顯著,“執法紀錄儀上崗必帶、執法執勤時必開、撤崗後執法數據必傳、發現問題後必倒查”的“四必”要求,不僅促進了執法權力的透明化、陽光化,讓執法人員的言行更規範文明,執法風紀更嚴肅,執法監督更有力,而且進一步提升了執法水準和辦案品質,確保了每項執法環節有據可查、客觀真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