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上海書展的序曲2018上海國際文學周主論壇以“旅行的意義”為題,在黃浦江畔的建投書局揭幕。巨大的玻璃窗外,就是浦江對岸的璀璨夜景,倒影在深色的江面上波光粼粼。這一趟精神旅行始自文化交匯的港口。
圖説:2018上海書展今天開幕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作家、出版人何建明把旅行喻為“江湖”,上海就是有江有湖之地,而他的第一次旅行就是和父親在黃浦江上乘船開始的,“旅行使我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對作家來説旅行是生命中重要的部分,能夠在眼睛和情感之外,留下有溫度的文字。”
流動的江水,海水,成為旅行的載體,莫桑比克詩人、小説家米亞·科托提到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路,也提到自己的家鄉曾經停泊了一條大船,接收了數千名中國移民,從小他就與中國移民孩子一同玩耍,他寫的作品中也會出現他們的身影。現在,莫桑比克的作家與中國作家從不同的航路走到了一起。
瑞典文學院院士、原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皮特·恩格倫説作為一名歷史學家也是建築學家他知道在上海的許多建築都有ARTDECO風格,但他來滬,並不是為了研究建築,“今年初,我正為自己的一部作品忙碌,我寫到了一位逃離納粹德國控制的猶太難民來到了上海,因為當時的上海是二戰期間唯一對難民開放的港口,是記憶與時代的聚焦處。”他在十年間數次接到來自中國的邀請,而成就這次的上海之行,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時機。
圖説:陳丹燕發言 網絡圖
上海是二戰時期的方舟,對於利用庚子賠款首批留美的幼童而言,黃浦江又是出發的起點。這個上海女作家陳丹燕講的故事,頻頻被中外作家提及,她在上海世博會時發現,人們進園的時候會跑,有一位日本工作人員告訴她,在日本經濟起飛的那些年裏,大阪世博會上也有日本觀眾一路跑著進館,工作人員得出結論,“中國人跑著看世界的各個館,只有處於國力上升期的國家,人民才有好奇心去擁抱世界。”陳丹燕通過自己在全球歷年來的旅行觀察經驗告訴大家,“中國人對於世界的渴望如此強烈,這麼想了解其他地方,看到多元的有趣的聞所未聞的各地的面貌,這10年來,中國旅客的旅行數量位列世界第一,消費能力也是世界第一名。中國人民對世界的好奇用旅行表達出來。中國旅行文學觸及到的主題,就是面對世界講出了自己的觀感。”
走出去面對世界,也要讓世界了解我們,作家、翻譯家萬之強調了文學的尋找意義,“尋根還是尋源”,1980年代有過尋根文學熱,而他要尋的是源頭。“探索資源而不僅僅看著根。翻譯就是挖渠道,把豐富的水源通過渠道澆灌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