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建築成為上海不可缺少的文化環境

2018-08-31 09:23:07|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保護好歷經漫長歲月磨礪的絞圈房,就是保護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 讓老建築成為上海不可缺少的文化環境

  提及上海特色建築,人們自然會想到石庫門。但石庫門起源於何處,建築界對此眾説紛紜。有專業人士認為,石庫門脫胎于上海本土的絞圈房,這一説法雖未有定論,但絞圈房卻因此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中。

  絞圈房是什麼樣的建築?存在於上海哪些地方?日前,記者跟隨數位市政協委員赴浦東新區周浦鎮、合慶鎮調研視察,揭開絞圈房略顯神秘的面紗。委員們認為,保護好這些經漫長歲月磨礪的老屋,有著更為現實的意義。市政協常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馬建勳表示,“保護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政府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如何保護、利用好這些老建築,更要依靠全社會的力量。”

  位於浦東新區周浦鎮棋桿村的顧家老宅和張家老宅,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絞圈房建築制式。有著200多年曆史的顧家老宅坐南朝北,外墻以竹籬笆防潮防盜,屋脊處的灰雕裝飾、儀門上的磚雕等,都顯示出這一建築的精美。據悉,老宅于清代道光年間開始建造,歷時十幾年方告完工,共有 28間房屋,佔地兩畝多。這裡迄今還住著兩對老夫妻。

  委員們一行來到時,92歲的老中醫顧夢生老人正在朝南的屋內對著報紙習字,這間房的門口仍然挂著醒目的 “顧夢生診所”招牌,年代久遠的醫書、老式聽診器整齊地擺放在書桌上,泛黃的墻上貼著老人生平所獲得的獎狀。顧夢生的叔叔、89歲的顧桂馨老人告訴記者,這棟房子是曾祖父所造,他是住在這裡的第四代。

  和顧家老宅相比,位於棋桿村平橋469號的張家老宅顯得更為低調。從外觀看去,有著100多年曆史的張家老宅和周圍的農家院落並沒有區別,步入其中才依稀可見絞圈房的結構。對於老宅的修繕,張家的後人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大家都希望 “修舊如舊”,但當年所用的建築材料,大到磚瓦,小到一枚木插銷,現在都無跡可尋。這也成了絞圈房保護面臨的共同難題。

  可是與散落在上海各個角落、甚至面臨著拆遷的絞圈房相比,顧家老宅和張家老宅又是幸運的。浦東新區去年公佈的320處區文物保護點中,這兩處老宅被列入其中。周浦鎮黨委委員周俊介紹,這兩處絞圈房已明確了村委會和戶主共同為保護主體,由鎮文物保護主管部門——文化服務中心定期走訪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繕解決。此外,曾有相關人士建議,可以將棋桿村的這兩處絞圈房作為陳列館進行保護。

  “有原住民住在其中,他們願意講述老房子的故事,這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實地探訪了絞圈房後,市政協委員楊德鈞感慨地説道。委員們一致認為,在城市更新中,保留這些老建築,更是留下一份鄉愁,一份城市記憶。

  在城市更新中,類似絞圈房這樣沒有“名分”的老建築並不在少數。對此,馬建勳建議,應先對這類建築是否具有文物屬性進行討論、組織認定。“對需要保護的建築明確責任,不僅僅是政府要有所擔當,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此外,保護老建築還要和改善民生、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環境相結合。良好的保護方式應該是讓老建築成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環境,提升大家的獲得感。”他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