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用奇思妙想讓歷史人文嫁接創新科技?上圖做了這樣的嘗試……
為期5個月的上海圖書館2018開放數據應用開發競賽近日揭曉成果。這項聽上去有點拗口的科技比賽,其實基於歷史人文。上圖開放資料,競賽者用科技來料“加工”。於是,掃一掃就能鑒別古代印章的小程式,尋找古代風流人物的網頁等奇思妙想就誕生了。
儘管距離成熟的上線運營尚待時日,但此舉“喚醒”了圖書館藏有的海量資料,打造一款款有趣有用的應用程式,上海圖書館的開門創新,在國內引領了歷史人文資料使用的潮流。主辦方上海圖書館從提交作品通過評審最終産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4名、最佳人氣獎1名以及人氣獎7名。
上海圖書館聯合CADAL項目管理中心、哈佛大學計量社會學系、復旦大學圖書館、廣州搜韻文化四家單位,制定出“遊戲”規則:上海圖書館在原有5萬餘种家譜元數據、24萬餘種名人手稿及檔案等基礎上,新增63萬餘種古籍元數據,“人名規範庫”的數據從6萬餘人增加到84萬餘人,另提供1萬5千余種藏印數據,涉及到著名藏書家近400人;CADAL 項目管理中心開放數據為17萬條民國圖書元數據、8千條墓誌元數據;哈佛大學計量社會學系開放數據為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中近42萬條人物信息;復旦大學圖書館開放數據為其民國期刊數據庫的8萬餘條元數據;廣州搜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放數據為75萬首歷代詩詞、30余萬條相關詞條用韻參考、100余萬條古人詩例用韻參考以及約150萬條對仗詞彙參考。四家單位為競賽提供了600萬種歷史人文數據。這些海量的數據,猶如一份份原始的新鮮食材,競賽猶如從社會上招納到“名廚”,不論他們如何“煎炸蒸炒”,就看最後誰能烹飪出“美味佳肴”。
圖説:一等獎作品《尋蹤遇見》 官方圖
入圍獲獎的10支團隊創作出的人文科技的跨界作品富有新意,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尋蹤遇見》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該作品以“尋蹤雪泥鴻爪印跡,遇見千古風流人物”為寓意,以旅遊、學習、圖書館三大應用場景為切入點,利用OCR識別、實體識別、語音播放、可視化等技術,關聯多個外部數據源,形成追蹤和探尋名家足跡的知識探索平臺,全方位解讀和呈現歷史人文知識。來自上海大學團隊的二等獎作品《民國百花》將民國人物、手稿檔案數據與近年來在年輕群體中較為流行的Cosplay(角色扮演)相結合,讓用戶通過語言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民國人物,融合了人文知識與娛樂社交。另一個二等獎作品《原印鑒章》採用人工智能加計算機視覺的方式鑒章,並以拍照搜索加解讀的模式幫助欣賞者了解古書畫收藏流傳的基本常識以及背後的動人故事。來自北京師範大學的最佳人氣獎作品《樹人者——20世紀中華教育名家精粹》對人物關係進行了結構化和圖譜化的展示,助力教育史研究。
圖説:二等獎作品《民國百花》 官方圖
圖説:二等獎作品《原印鑒章》 官方圖
圖説:最佳人氣獎作品《樹人者——20世紀中華教育名家精粹》 官方圖
今年競賽共收到了來自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10支團隊共324人報名,團隊數量比上屆增加了55%。評審專家對多項作品的後續公益孵化提出了建議。
主辦方表示,三年來,上海圖書館開放數據應用開發競賽吸引了全國多地創客。這些創客將服務研究人員、歷史人文愛好者以及普通讀者,製作了眾多優秀移動應用産品原型。未來,上海圖書館將形成更加廣泛的開放數據平臺,豐富數據內容、種類和數量,並進一步形成數據開放、數據應用、公益孵化三位一體的開放數據服務模式,挖掘歷史人文開放數據背後所蘊藏的巨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