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個“洋勞模”在上海當了10年“孩子王” 今天榮獲白玉蘭紀念獎
因為喜愛中國文化,他畢業後就在申城紮根落戶;因為喜愛孩子天真浪漫,他在上海當起了“孩子王”,一當就是近十年;因為喜愛科學的奇妙,他調動全身每一個腦細胞,只為呵護孩子的創新靈感。今天下午,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揭曉,宋慶齡學校國際部小學段副校長陳馬克(Mark Ecklesdafer)榮獲殊榮。這位被中國同事譽為“洋勞模”的老外説,他熱愛中國、熱愛上海,紮根在這片土地上全憑一顆火紅的中國心。
圖説:陳馬克榮獲白玉蘭紀念獎 來源/宋慶齡學校(下同)
買一張單程機票回到中國
馬克的故鄉,是一個生活安逸的美國密歇根小鎮,只有20萬人口。“中國就像一個活著的博物館,有幾千年的傳承和積累,而美國只有300年的歷史,在我的家鄉,最老的建築可能也只有50年。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海這座超大城市充滿了文化多樣性,對我來説太有吸引力了。“2004年,馬克成為華東師範大學一個中美文化交流項目的留學生。他第一次到達上海,在開往酒店的路上,林立的高樓、輝煌的燈火,讓這個美國小鎮青年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那次訪學結束,他就在心中種下了一顆“我一定要回到中國”的種子。
2005年,馬克買了一張美國到中國的單程飛機票,沒想到這一“回”一待就是12年。如今,他還在上海娶了妻生了子。“不同國家肯定存在文化差異,而這個差異從來都不是好和壞、優和劣的問題。這是我來中國後的體會,更是我在宋慶齡學校這所多元融合學校的感悟。這些都是我的成長經歷中所沒有的。”馬克説,他希望把這種多維度、多角度欣賞事物美感的思維傳授給孩子,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文化交融的美好。為此,他也一直在致力於推動中西文化的交流。他會把《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裏的“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等橋段編寫成小短劇,指導學校外教和學生演出;2007年起,他主動當起志願者,向來自美國家鄉的來訪者傳播推廣中國語言、文化與歷史,親自接待來自密歇根州大峽谷州立大學到上海交流訪學的大學生。
圖説:與學生們在一起
呵護每個孩子的奇思妙想
“苔原生態的存在,對地球有什麼意義?”“減少環境污染,學生能做什麼?”……這些來自孩子們的問題,哪怕再簡單,在馬克眼中都意義非凡。馬克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宇航員,而科學、數學是他最喜歡的學科。因此,當他決定當一名小學教師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科學的懷抱。“所有的創新都源自一顆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心,呵護每個孩子的奇思妙想,就是為又一次創新提供了可能。”
馬克的課堂尤其是實驗課從來不枯燥,充滿了新奇好玩的東西。為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他四處尋訪有意思的實驗道具,甚至從美國背回來沉重的岩石標本。“課堂要允許孩子質疑和猜想。”馬克説,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哪怕有些問題回答得並不正確,也沒關係。老師通過引導學生不斷質疑和思考問題,從而讓學生完成對科學的追求之旅。“我也曾經是一名學生,經歷過不一樣的老師。動手實驗,是最能抓住孩子的心。”因此,當2009年他加入宋慶齡學校的時候,雖然當時學校創辦才第二年,資源有限,但他堅持開設科學課,主張以實驗為主,讓學生自己探究問題。
圖説:為學生們上指導閱讀課
骨子裏流淌著對孩子的愛
“馬克,天生就是個孩子王,骨子裏流淌著對孩子的愛。做科學實驗比照本宣科要難多了,但是他永遠都充滿了耐心和激情。”宋慶齡學校副校長童曉虹評價説,馬克非常享受和孩子打交道——每天的課間大活動時間,他都帶著幾十個孩子球場上奔跑,十年如一日;由他開創的年度“科技節”,已成為最受學生喜歡的學科活動;每年學生和家長問卷中,馬克的滿意率總是98%以上。
馬克説,當教師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寶貴的收穫,就是能夠給予孩子終生熱愛學習的技能。2016年3月,他協同組織學校3到5年級的192名學生通過做家務掙錢,然後用這筆“收入”採購並組裝了228隻太陽能手電筒,運送到非洲烏干達卡穆帕拉地區一所小學校的學生手中,以幫助他們解決因沒有電帶來的學習和生活困難問題。除此之外,他還讓上海的孩子體驗了一整天“無電日”生活。“教育工作者不僅可以分享文化,更能分享對社會的貢獻,分享愛是如何傳遞。一項校園科學活動,整合了諸多學科,超出了科學課的意義,讓學生從小學會分享,在心中感到自己也能為世界做一點貢獻。”
今年是馬克在中國生活的第12年。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性,令他不斷追逐研究。他也享受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城市發展迅速,生活便利,也喜歡這裡的美食。我在中國開啟了教師生涯,接受了中西融合教育的挑戰,如今已有10年。未來10年,希望繼續能從事我心愛的事業,也希望將中西文化融合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