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市民驛站:“家門口”的溫馨港灣

2018-09-25 08:55:56|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一樓社區食堂,一日三餐、每天開放,最貴的葷菜不會超過 10元,20元內吃得又香又飽;邊上的天寶社區家庭醫生診所,3個全科1個中醫科,化驗放射科齊全,老人們刷著醫保卡配著藥,都説“方便”;走上樓,不同的區域裏,老人們做著手工、看著書、打著康樂球、唱著歌,還有陪著孫輩一起玩耍的……走進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看到老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你才會真正理解它的魅力所在。

  作為全市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區,虹口區從2015年下半年便開始佈局市民驛站,截至今年8月,全區35個市民驛站全部建設完畢,每天近萬人在此活動,500多名志願者在此服務。街道市民驛站布點最多的達到6個,最少的也有3個,平均面積為1285平方米,構建起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網格管理圈和黨建活力圈。

  功能最齊全,滿足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從去年2月,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開放之日起,它就成了嘉興路街道居民呂小梅阿姨生活的一部分。

  “我隔三岔五就要來報到。”呂小梅告訴記者,“我是這個市民驛站的志願者,在這裡不僅可以解決很多生活需求,還可以結交到很多新朋友。老人們一起作伴,老開心的。”

  市民驛站一樓,是綜合接待大廳。前臺設有為老服務接待、社區事務延伸服務點、黨群服務三大窗口。為老服務接待窗口,平日絡繹不絕,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業務辦理、政策諮詢、服務介紹等,也是上海市首批養老顧問點之一。社區事務延伸服務點,全市通辦業務169項可現場諮詢解答,其中38項可當場辦理,131項可在市民驛站受理,其中醫保手冊的更換、長護險申請等,是目前辦理最多的事項。黨群接待窗口,已實現黨員組織關係接轉功能,為區域內的黨群組織和黨員群眾提供政策諮詢、信息推介、活動預約等服務。

  到了二樓,熱鬧的氣氛撲面而來。嘉興路街道副主任李綺介紹,政府通過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引導各類社區團隊,組織居民參與到常青藤、品墨軒、創藝坊、科技驛站等品牌服務項目中,月均舉辦活動170場,手工縫紉、綠植栽培、健康養生等沙龍應有盡有。

  在針對1到6歲兒童的親子園,老人們悠閒地坐在一邊看孫兒玩樂。這裡不僅有書籍閱覽,還有主題繪本故事會和手工製作課程。每週七天開放,舉辦閱讀活動四場,微信預約場場爆滿,已舉辦近300場故事會,有80位“閱讀媽媽”自發擔任志願者,熱情地來到館裏為孩子們講故事。

  日間照料中心內,目前共有9位老人入住,從8時30分至16時30分,老人們可以在康復室、活動室以及休息室裏度過愉快的一天。費用每人每天不過30元,包含午餐、點心等。嘉興路街道引進第三方社會組織為日托老人提供膳食、保健康復、休閒娛樂等日間托養服務。

  整合社區資源,逐步開展線上線下服務

  食堂和社區衛生服務,是虹口市民驛站目前最受居民歡迎的兩個地方。如何做到讓居民滿意?政府支持、整合資源,是關鍵因素。

  拿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為例,社區食堂屬公建民營項目。日常運營由第三方自負盈虧,街道對食堂房租、水電費都給予減免,最大程度讓利於民。政府限價控制每份菜品在2至10元不等,薄利多銷。主要服務三大類人群——養老院的老人、周邊居民以及社區助餐老人。社區衛生服務站(家庭醫生診所),是社區醫院的分支機構。每天有3名全科醫生坐診接待,日均接待200人次。還與天寶養老院實現醫養對接,為養老院提供醫療服務。

  在虹口其他街道市民驛站,亮點也比比皆是。前不久,北外灘社區食堂聘請了8家星級酒店的中外總廚、大廚、名廚,不定期過來掌勺,並指導社區食堂的廚師,菜價也依然保持實惠。擁有全市第一個市民驛站的曲陽街道,正打造升級版,4個驛站分別打造“為老服務”實體店、“社區服務”生活館、“居民自治”議事廳、“醫養結合、優生優育、黨建服務、就業援助”面向“全人群服務”的綜合體。在廣中街道第一市民驛站,通過視頻監控,後廚食品加工衛生情況一覽無遺;通過安全智慧系統,電梯、消防報警等運行狀態一覽無余;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可採集識別訪客信息;物聯傳感系統在老人護理區域可實時監測老人呼吸、心率,監測在床和離床時間……

  虹口區地區辦主任潘明雲告訴記者,虹口各街道至少擁有一個800平方米以上,涵蓋6大類167項+X類特色服務功能的綜合型驛站和若干專業型驛站。其中6大類功能包括生活服務、事務受理、心靈港灣、就業服務、片區管理、黨建群建。結合高標準管理和大調研,虹口努力把市民驛站建成為群眾“家門口”的溫馨港灣,集助老、助幼、助醫、助樂等服務為一體,實現公共管理和基層自治有效銜接。

  他介紹説,以市民驛站為平臺,虹口通過街道負責運行、委託社會組織運作、條線部門垂直管理、志願者參與服務等多種方式,有效整合了政府、社會、市場等各類資源,其中20個區職能部門、366家駐區單位、近4000名志願者、31家社會組織參與市民驛站運行及組織活動,最大限度發揮了公共設施的資源配置效益。今年8月起,正逐步開始線上線下同步服務,將做實市民驛站雲平臺,服務功能向家庭輻射,提供全天候、零距離、多渠道的線上諮詢、預約等服務。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劉建軍教授認為:“虹口市民驛站的建設,起到了一石三鳥的功效。有效破解了社區公共設施資源配置不足的問題;破解了政府職能轉變後,管理服務重心如何下移的問題;還破解了區域化黨建引領共治缺乏載體的問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