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大國工匠是職工隊伍中的高技能人才。
10月9日下午,90多名2018“上海工匠”集體參觀了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在智慧及高端裝備館,工匠們仔細觀摩,深入思考,激蕩創新靈感。勞動報記者現場採訪了6位上海工匠,與之對話:新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勞動,如何加強産業工人隊伍建設。
上港集團尚東集裝箱碼頭分公司橋吊遠程操作員
黃華:
我有一個“鎖扣”難題想在這裡拆卸
能夠在洋山四期的操作現場和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又當選了2018“上海工匠”,黃華在這個11月步入了職業生涯的“收穫期”。
作為一位自動化碼頭的橋吊司機,黃華並不需要自己駕駛吊車裝卸集裝箱,對於他的考驗是如何通過視頻和遠程作業系統,依舊能保持快速、安全。
“現在我們自動化碼頭上使用的‘全自動化碼頭遠程操作法’等工作流程,就是2016年我作為主要成員總結提煉出來的。”駕馭著國産的設備,用自己開發出來的操作法操作,難怪黃華能夠得心應手,至今他已經安全起吊了42萬個集裝箱。
在進博會智慧高端裝備館參觀時,黃華並沒有只盯住和他職業對口的一些起重設備,反而緊緊關注國外公司的智慧機器人。“目前我正在研發一套能夠為集裝箱拆卸鎖扣的機器人,但是碰到的問題是,如何用一套機器臂應對不同尺寸的鎖扣,所以我特別想在進博會上取經。”
黃華認為,自己早就不是第一代靠肩挑手扛的碼頭工人,需要實幹苦幹,更需要鑽研最新的技術提升碼頭的科技含量,帶來更高的效率。“北方某港口運用了美國的設備和作業系統,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人手裏,不僅導致維護成本高企,同時大數據也會落入其他國家之手。所以參與到研發創新當中,刻苦鑽研,是我們這一代中國港口人的職責。”
儘管談論起來輕鬆,但實際上記者了解到,無論是橋吊駕駛還是機器人的研究,基本都不是黃華大學裏專業所學。“我學的是船舶駕駛專業,到碼頭上後,也經歷了一段相當痛苦的轉型期。”黃華説,好在當時團隊氛圍特別包容,幫助我成功度過了這麼一段時間。”
“平時在工作中,公司也會送我們去國外學習;我自己帶的團隊,也特別希望能夠經常進行頭腦風暴、博採眾長。閉門造車是絕對不行的,技術的發展離不開開放的心態。”黃華説,進博會是個特別好的平臺,可以看到那麼多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理念,體現了中國人的開放精神。
上海電氣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設備維護技術主管
金德華:
看看機器人,“裝備”新思想
“進博會上,我想來看看機器人,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和設備。”在進博會智慧和高端裝備展區,剛剛榮獲2018年度上海工匠的金德華對記者説。
金德華是上海電氣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設備維護技術主管。從1982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設備管理和維修工作,迄今已經36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後獲得全國技術能手、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工人發明家等榮譽。
“進博會在上海召開,國外企業將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這裡集中展示,確實是一個開闊眼界、裝備思想的好機會。”金德華對記者説。“看到新的技術和設備,一方面可以借鑒,打開思路和眼光,另一方面,也看到差距,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金德華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這裡聚集著近10人的高技能人才。工作室承擔著三大任務:一是攻堅克難。對精大稀設備和進口設備控制系統老化及故障等問題技術改造,使其重新煥發青春;二是帶徒弟。金德華每年都要帶一兩個徒弟,傳授技術;三是知識傳承。一方面,他組織開設了設備維修技術系列講座,為維修人員授課,有針對性地傳授技術原理和維修保養技術,另一方面,則是形成書面的先進操作法。
金德華説,自己所在上海鍋爐廠有職工1900人,其中技術工人有1000多人,整體來看,技術工人隊伍是不錯的。他認為,有了基本技能之後,重要的是個人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要有進取心。“用心去做,幾十年如一日地做同一件事情,肯定是能做好的。這其實就是精神的一種表現。”
金德華認為,工匠不僅用心做事,同時還有創新創造精神。在新時代,希望涌現出更多創新式的工匠。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宋俊:
未來工人是執行者,也是思想者
“80後”上海工匠宋俊有一串令人敬佩的殊榮:擁有國家專利102件,形成經濟效益逾億元,獲得上海市工人發明家、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中國國際發明展金獎、巴黎國際發明展銀獎……
寶鋼的自動化生産水準居世界鋼鐵業前列,儘管天天和不同機器打交道,進入智慧及高端裝備展區後的宋俊,仍然像個虛心的學生。此行他是為了自己正在研究的項目來的,要看看全球最先進的人工智能視覺技術。
經過歐姆龍明星機器人FORO鄄HEUS前,宋俊頓時被吸引過去,他趕緊拿出手機擠進參觀人群按了幾張照片。“這款機器人就用到了機器視覺技術。”宋俊一邊向記者解釋,一邊把照片發給工作室裏的其他員工分享。
“經常有員工問我,機器都這麼智慧了,我們工人怎麼辦?”面對這個問題,他談起了自己的看法。“我始終認為,機器人只是從事生産型工作,它無法像人一樣思考,更不用説有創新行為。”宋俊表示,他們目前需要的,是能夠替代危險、極端環境下工作崗位的特種機器人。比如説工人要鑽進爐子裏檢查,這些爐子正常工作時的溫度達到八九百攝氏度,即便在檢查時將溫度降到五十攝氏度,裏面的環境也不理想。
“傳統意義上,工人是一個執行者,這容易成為一種束縛,局限了他們的思維。我的思維比較跳躍、發散,凡事最愛問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操作?有沒有更好的操作方法?我會從很多角度去思考一個問題。我認為未來工人的價值就在於創新。”他説。
對標世界一流鋼鐵企業,宋俊表示,這幾年寶鋼的技術和産能已經逐步與首批目標企業持平,現在我們的目標是美國大河鋼鐵。宋俊認為,寶鋼如今的成果、項目,與世界一流企業競技也毫不遜色。
以他名字命名的“宋俊創新工作室”,就設在寶鋼硅鋼部的廠房內,面對記者提出的問題“如何傳承工匠精神”時,宋俊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鋼鐵行業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在操作層面,都要有人才,都必須堅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我的工作室就是傳承工匠精神的一個窗口,即便是‘零基礎’的學員,我們也同樣歡迎,一視同仁。”
核工業第八研究所車工
周建明:
“金牛座”龍門銑“牛”在哪
上海工匠周建明,核工業第八研究所機加工組組長。從事機械加工30多年的他,對進博會期待已久。
高端智慧裝備展區是他的第一站,進博會最大展品“金牛座”龍門加工中心吸引了他的目光。周建明仔細地看了“金牛座”的各個細節,評論起來“熟門熟路”:“普通的機器是三軸聯動,而它是五軸聯動,精度更高,可以實現大型構件的異型曲面精密加工,能夠在圓弧上打孔,對於大型裝備、大型橋梁的加工,十分有用。在我國的應用前景,相當廣闊。”“我初略地看了看,這次展示的裝備普遍非常先進,品種規格遠超其他展會,對我觸動很深。進博會讓我們大開眼界,帶來了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周建明説。
周建明精通數控機床、電火花加工的操作,曾帶領整個機加工組,攻克了研製項目中多個複雜零件的技術加工難題,通過自主創新,榮獲中核集團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國防發明專利等榮譽稱號,目前還是上海市技師協會成員。
新技術的出現,對於技術工人和工匠來説,帶來了什麼?在周建明看來,這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和更多的機會,身為上海工匠,需要不斷學習,勤於鑽研技術,勇於創新,練就過硬本領,才能研發、製造、運用各類高端裝備,跟上新時代技術發展的潮流。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工程師
蔡炯:
要懂機器人,也要讓機器人“懂我”
“來進博會我是衝著兩個館的,高端裝備館和汽車館。”上海工匠、上汽通用汽車機器人工程師蔡炯此行目的明確。
現年42歲的蔡炯在汽車領域從業已20多年。在汽車技術領域,他不斷嘗試對設備的智慧化改進和技術創新。電泳整流器連鎖改進、噴漆機器人沖洗改進……近幾年,通過多個項目的技術攻關,他已累計為公司節省各類成本6100多萬元。
“這些綠色的機器人叫協作機器人,人和它在一起工作時不用擔心會受到傷害,這是它最大的特點。”在智慧高端裝備館中,記者與蔡炯剛一走近發那科(Fanuc)展臺,他便已指著其中一排綠色機器人評頭論足了起來。
“這種協作機器人雖然剛剛問世不久,但已經被引入我們的製造工廠中了。”蔡炯告訴記者,機器人的移動速度非常快,最高能達到4米/秒,一旦發生危險狀況,人根本來不及反應。而在協作機器人中,由於被安裝了許多力學感測器,在有外力碰撞下它們就會自動停止工作。
説到這裡,蔡炯抬手輕碰了一下身旁正在運作中的機器人臂,它果然立即停止了移動。“今後在汽車裝配領域,越來越多會運用到這種人機協作機器人。譬如幫助我們搬運汽車輪胎以及前後擋風玻璃等重物。”
走到汽車館,蔡炯説:“在進博會上,不同的車,能帶來不一樣的視野。”
現場,一家美國車企展臺人員給了他一本新車説明書,蔡炯邊走邊看,他説,這輛車雖然使用傳統燃油動力,但幾乎就是一個集成全球前沿汽車技術的平臺。一些技術國內尚不成熟,但國外已經投入商業應用,而且非常好地控制了技術成本,“以前我們認為海外車企的技術是賣一代、儲存一代、研發一代,從這次的展車看,很多海外企業‘毫無保留’。”
作為上汽通用汽車製造工廠裏5000多台機器人的“指揮官”,蔡炯幾乎所有的工作時間都在和機器人打交道。“如何更懂機器人,也讓機器人更懂你,這是我不斷努力突破的方向,”他説,“從進博會上,我們能受到新技術新工藝的啟發,將其引入到下一代的工廠中去,讓我們的流水線低成本、高柔性化,帶給消費者更多優質的車型。”
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助理
陳廣龍:
“摩爾定律”時時刻刻鞭策著我們
“你們這個展品前後研發了多久?”“現在能精確到哪個量級?”與普通“看熱鬧”的觀眾不同,陳廣龍的提問專業細緻,以致展臺工作人員只能“搬救兵”,請工程師前來交流。37歲的陳廣龍,一直深耕于積體電路製造工藝。
陳廣龍表示,進博會能聚集到那麼多國際頂級的科技企業,不容易!這些新技術可以實現人的體力和腦力的解放。在産品上,也可以助力我們在工業和製造領域的創新和升級。
展區的智慧展品有很多,明星展品亦不少,可陳廣龍並不“湊熱鬧”,反而在觀展人數相對較少的英特爾展區,停下了腳步。“對於半導體晶片領域的從業者們,英特爾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有很多。”
陳廣龍表示,“摩爾定律”是繞不開的話題,該定律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提出。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數字化時代晶片最基本的東西,離開晶片這個載體,那麼許多軟硬體將無處立足。”陳廣龍坦言,也正是基於“摩爾定律”,公司始終堅持在每18-24個月的時間區段內,完成創新迭代,否則會有被淘汰的風險。
該如何傳承新時代的大國工匠精神呢?作為一名“上海工匠”,陳廣龍指出,工匠分工不同,體系也各異,但他們具有共同的特點: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具有創新精神。因此,需要讓工匠們感受到成就感、使命感、自豪感,尊重他們、愛護他們,這樣才能樹匠心、育匠人,為推進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