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保稅“金鑰匙”續寫進博會“買賣全球”大文章

2018-11-23 10:57:41|來源:新華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在距離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舉辦地“四葉草”只有兩公里的地方,一個規劃建築面積達60萬平方米的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近來成為吸引外商的“新熱點”。

  “這是一個保稅展示展銷常態化運作平臺。保稅是這裡最大的亮點,也是續寫進博會‘買全球’與‘賣全球’大文章的一把‘金鑰匙’。”上海海關加工貿易監管處相關負責人徐勁説。

  記者在這一擁有物理圍欄、已有五棟10層大樓竣工啟用的進口展示交易平臺看到,來自首屆進博會的眾多海外消費品牌已把這裡當作“新家”,並以琳琅滿目的陳設等待中國採購商和消費者;多家國內知名的電商企業看好進口商機搶先入駐;配套的保稅倉庫面向外商和相關進口代理商推出了“減免租金”的優惠舉措。

  “保稅展示展銷常態化平臺,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利用保稅功能降低企業資金佔用成本,並減少傳統銷售的中間商環節。即使是欠缺中國市場拓展經驗和銷售渠道的海外客商,也可以通過這裡以更有競爭力的價格、更便捷地打入中國市場,與中國採購商和消費者零距離接觸。”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商務處負責人趙俊説。

  據介紹,按照上海市政府規劃,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60萬平方米的規模,約為首屆進博會展覽面積的兩倍,將作為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的主平臺,與6天會期的進博會攜手擔負起“6+365”、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一站式的常年進口交易服務功能,逐漸構建起覆蓋全球的進口貿易促進網絡,並成為“上海購物”品牌打造以及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

  上海海關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表示,為進一步擴大進博會的輻射、溢出效應,通過對外開放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準,海關圍繞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設,與地方政府聯合開發了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以準入門檻和退出機制實現對相關企業以及進口商品品牌和品質的控制。為實現保稅展示交易的高效、有效監管,海關在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區塊鏈分佈式數據庫的特性,通過分佈記賬、不可篡改、多方驗證等手段實現信息存證,解決了貿易真實性問題,並可通過資産追溯,記錄貨物進、出、轉、存、位置、狀態變化等流向信息。

  “在這裡,每個人都可看到中國正以創新服務歡迎來自全世界的優質特色商品、技術和服務,都可以感受到中國龐大市場蘊藏的誘人商機,都可以品嘗到開放、合作結出的果實。”趙俊説。

  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的的首屆進博會,共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記者吳宇 劉紅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