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志願者日:上海青年志願服務燃情再出發

2018-12-05 08:54:4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經歷了進博會的成功考驗和激勵,上海青年志願者們的志氣更加昂揚,腳步更加篤定,正為“後進博”的志願服務輸送著源源不斷的動力。

  1個月前,6天的“進博時刻”宛如驚鴻一瞥,但它給中國留下深遠的歷史影響,也給上海的青年志願服務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剛剛完成一項重任,新的擔子又要挑起。未有絲毫的鬆懈與休憩,將“小葉子”精神薪火相傳的上海青年志願服務,已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奮力邁向新征程。

  奉獻新成長從身份標簽“昇華”為心靈價值

  11月的國家會展中心,那些迎面微笑的“小葉子”是最讓人難忘的風景。

  上海共青團作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城市保障領導小組志願者服務組的牽頭單位,全力以赴地開展了進博會志願者的招募、選拔、培訓、組織工作。5527名遴選出的優秀青年成為了“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過硬、外語水準過硬、精神風貌過硬”的志願者“小葉子”。

  進博會舉辦期間,“小葉子”們服務在內外賓接待、綜合服務、媒體服務、展商服務、行政服務等崗位上,先後上崗5萬餘人次,接待內外賓86萬人次,信息諮詢485萬人次,提供了23萬餘次語言服務,進行了120萬次交通引導。他們用新時代青年人的擔當與魄力、熱情與魅力、堅韌與實力,贏得了世界的讚譽和社會的認同,為成功、精彩、圓滿的首屆進博會提供了有溫度、有力度的服務保障。

  從一份值得“炫耀”的身份標簽,到一種植根心靈的價值力量,年輕一代的奉獻精神和成長速度讓人感嘆。

  來自復旦大學的“小葉子”樂妍在進博會“身兼多職”,既要在P3停車場流利應答每一位詢問者的提問,又要在每天做好“高校聯絡員”的工作,第一時間將最新鮮、最亮點的志願服務素材整理提交。“收集志願服務感想,讓我更近距離地了解每一名志願者的心路歷程。細心、奉獻、責任、光榮,這些高頻詞也讓我深有共鳴。從外地剛來上海讀研的我,因為參與進博、為上海奉獻,而感覺到了在這座城市的歸屬感。”

  來自香港地區、考入上外、就讀俄語專業的“小葉子”鄧洛婷在進博會期間每天都體會著“被需要”的感覺。除了承擔參展商文件列印等基礎工作外,她還發揮了自己的語言優勢,擔任了中英、中俄翻譯。“志願者,過來幫忙翻譯一下。”聽到安檢處的呼喚,鄧洛婷便馬上前去,為克羅地亞參展商解釋安檢的儀器。她還用英語為墨西哥參展商、菲律賓小哥哥解釋遇到的問題。這些,只是她在進博會一天工作中的小小剪影。讓她最有成就感的,是在進博會期間,用中英翻譯幫助完成了一單五億人民幣的生意。“我們為進博奉獻,也獲得了成長,最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志願服務的價值。”

  鼓舞新開始

  獨一無二證書編號佐證成就與使命

  在告別進博會的半個多月後,鄧洛婷收到了首屆進博會的志願者證書,滿臉欣喜,“我沒想到會有證書,真是意外之喜。”

  這張證書上,不但用中英文感謝了志願者所作的貢獻,還有進博會口號、會徽和進寶的形象。最特別的是,證書上有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執行委員會主任、商務部部長鍾山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執行委員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應勇的簽名,證書右上角還有獨一無二的編號。

  拿著這份如此正式的證書,鄧洛婷覺得十分榮幸,“這是對我進博會上努力的一個證明。”

  每一名在進博奮鬥過的“小葉子”都收穫了這份擁有獨一無二編號的證書。同樣來自上外的“小葉子”齊舒揚説,她沒想到進博會志願者證書設計如此大氣,版式和色彩都很好看,“證書是我6天服務進博會的見證,證書編號讓我多了一份參與感與使命感,這

  是一場錘鍊自我的挑戰,是一次開闊眼界的機會,更是一個新的開始。”同樣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陳荃新説,這是她獲得的最有特色也最有分量的一張證書,“證書上的編號,讓我覺得自己的確是進博會的一份子,為此感到驕傲自豪。”

  “青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過程,是一次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政教育,青年人學到了責任、體會了擔當,迅速成長為可信賴的一代人。”上海市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主任王婷説。

  志願新征程

  “後進博”志願 緊鑼密鼓再出發

  11月18日,陰冷的秋雨襲來,迎來了進博會結束後的第一個週末。而38000名上海國際馬拉松賽的跑友們,在寒冷中再一次感受到了上海青年志願者的溫暖。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1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志願者“小馬達”接過了進博會“小葉子”的接力棒,為這項國際體育賽事提供著溫馨、貼心的志願服務。

  “補水站的志願者每一次都是雙手給我遞水杯,我到終點後,他們還在給我加油打氣。”跑者曉峰在今年剛剛集齊了“六大滿貫”的獎牌,他感覺到上海馬拉松既是揮散汗水、展現毅力的賽道,也是志願服務正能量傳播的舞臺。

  冷雨中的上海馬拉松,因為“小馬達”的傾情服務而溫暖著你我。由於大雨中的氣溫較低,一些衝過

  終點的跑者在停下腳步後出現了肌肉僵硬和緊繃的情況,無法彎腰解開鞋子上的計時晶片。這時,“小馬達”們就主動彎下身子,蹲著幫他們取下晶片。還有一部分跑者在自己取晶片的時候,志願者擔心他們在雨中停留太久,就在一旁幫著撐傘。

  其實,“小馬達”並非“後進博”的志願者“首秀”。早在進博會結束的當天,就有50名來自上海杉達學院的志願者開始參與2018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的志願者培訓,並在11月16日至18日為交易會的開館儀式、産品説明會、專業洽談會等提供展務志願服務。

  11月29日,2019籃球世界盃預選賽在寶山體育中心舉行,來自上海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邦德職業技術學院的180名志願者為大賽志願服務;12月2日,2018上海國際女子10公里精英賽開賽,來自東華大學、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332名志願者踏上了志願服務的崗位;而在明晚,2018年大眾冰雪季將在東方體育中心拉開序幕,來自上海建橋學院的60名志願者將在多個崗位上保障開幕式的順利舉行。

  “後進博”的近一個月來,絲毫不見“大戰”之後的鬆懈與調整,反而是更加緊鑼密鼓的志願服務再出發。2018年,團市委已累計選派15000余名青年

  志願者深入參與20余項重大國際國內會議和賽事活動的志願服務,向世界展示了上海青年志願者的良好形象。

  弘揚“小葉子”精神 將奉獻的汗水灑滿每寸土地

  回看過去的一個月,“小葉子”們究竟留下了怎樣的精神?有志願者自己“填空”説,這是一種志願奉獻的精神、是開放包容的精神、是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快樂成長的精神。在“小葉子”微笑綻放的同時,這樣的“上海青年志願服務精神”正洋溢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更傳遞于中國的寸寸土地。

  本週五,33名第21批上海青年志願者赴滇服務接力隊員即將光榮歸來。過去的半年中,他們在雲南大地上揮灑青春,奉獻大愛。1998年,根據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口幫扶雲南工作的總體部署,團市委、市文明辦啟動“滬滇志願服務接力計劃”,對雲南省部分貧困地區進行定點長期幫扶。20年來,一支支平均年齡僅32歲的志願者隊伍前赴後繼,先後有479名青年志願者赴雲南開展志願服務。

  為了突破每批赴滇青年志願者隊伍在雲南當地的時間等限制,滬滇兩地更於今年8月在迪慶、普洱、紅河、文山四州市建設“滬滇青年志願者服務基地”,有助於更好地推動項目長期、可持續發展。由第21批赴滇志願者普洱分隊發起的公益系列活動“夢想教室接力計劃”,就成為了基地的重要項目之一。即便志願者們完成了服務期,受益於該項目的普洱特校學生也將得到在語言治療、注意力訓練等方面的持續接力幫扶。“無論我們身在何方,真誠的友誼和愛心,都會架起一座堅實的橋梁。”該項目的推動者之一,赴滇志願者李晶晶説。

  與此同時,由團市委今年首次發起的上海青年志願者赴遵義服務接力隊,也在貴州的土地上散發著光和熱。在完成本職志願服務崗位之餘,上海的青年醫生們還發起了巡迴義診送教活動,走進了第一線為百姓服務。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上海青年志願服務”在全國的舞臺上再次結出碩果。在第四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全國賽的獲獎名單中,上海的多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斬獲金獎和銀獎。“星希望”自閉症兒童舞蹈治療公益項目、“逐夢西部,授人以漁”復旦大學TSI暑期教師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五彩城市”現代交通志願服務項目……一批批青年志願服務項目承前啟後,用精細和專業的服務奉獻著美麗的青春。一代代青年志願者前赴後繼,用擔當和責任續寫著上海的志願新篇章。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後進博”的上海青年志願服務,已在追求卓越的路上邁開奮勇前行的腳步。幸有進博時的深情可回首,更有進博後的新篇可奮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