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蕭後冠”驚艷亮相 係首次發現鎏金銅珠化工藝製品

2016-09-06 15:30:1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頭條】隋煬帝蕭後冠驚艷亮相 係首次發現鎏金銅珠化工藝製品

  蕭後冠現狀圖(左)和仿製品(右)(圖片來源 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9月5日下午,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就“揚州隋煬帝蕭後冠實驗室考古與保護”召開新聞發佈會。

  經過兩年多隋煬帝蕭後冠實驗室考古與保護工作的開展,明確了蕭後冠的基本結構、加工工藝、材料屬性,為研究隋唐時期禮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首次發現南方地區隋唐時期的棉,為我國棉花的栽培與傳播提供了新的資料;首次發現鎏金銅珠化工藝製品,揭示了隋唐時期銅釵、鈿花複雜的結構與工藝特徵。

  據了解,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間,揚州曹莊隋唐墓葬聯合考古隊在揚州市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發掘了兩座古代磚室墓,通過考古發掘和研究證明兩座墓葬分別為是隋煬帝墓、隋煬帝蕭後墓。兩座墓葬均出土有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在蕭後墓出土有保存相對比較完整的冠,該冠是目前考古發現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冠,應為隋唐時期的命婦禮冠。

  蕭後冠是單獨放置在棺槨的木箱內東側。在蕭後墓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專家在清理一處遺跡時發現大量散落的小件遺物,包括殘斷的銅絲、破碎的銅片、粉化的小珠等,現場判斷是一具結構複雜的冠,放置在一個長約0.6米,寬約0.4米的木箱內。鋻於該冠的重要性、複雜性、脆弱性,不宜在現場繼續進行全面清理,聯合考古隊決定整體提取後進行實驗室考古清理。經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協商,雙方同意合作開展隋煬帝蕭後冠實驗室考古與保護研究。

  從2014年3月初開始,經過蕭後冠週邊的清理、花瓣與花梗的清理、冠的結構與花樹的清理,並結合無損的X光探查,明確了蕭後冠的框架結構及花樹的分佈。通過初步分析研究,明確了製作蕭後冠所用的主要材料為:銅、金、鐵、玻璃、漢白玉、珍珠、木、漆、棉、絲等10種;並採用了錘揲、焊接、掐絲、鑲嵌、珠化、鎏金、貼金、鏨刻、拋光、剪裁、髹漆等11類工藝。2016年1月,蕭後冠開始仿製工作,並呈現出了今天讓人驚艷的後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