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民工西安生存圖景

2016-12-21 15:07:5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小賀在擺攤賣紅薯(王偲瑤 攝)

 小賀在擺攤賣紅薯(王偲瑤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偲瑤):近日,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發佈一項對420戶外來農民工問卷調查顯示,西安外來農民工年齡平均35.5歲,新生代農民工成為進城務工的主體。隨後我們對新生代農民工在西安生存現狀進行了調查。

  新生代農民工渴望融入城市 比上一代更灑脫

  什麼是新生代農民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嶸曾定義為有較高的文化水準和精神生活需求,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會的想法特別強烈,要求和城裏人一樣平等就業。這些把融入城市而非回鄉務農作為終極目標的進城務工群體被稱為“新生代農民工”。

  生於1985年的周先生是個例外,他來西安5年從未想過要融入這座城市。每個月的工資悉數留給在富平老家的家人,“我自己花不了多少錢,住的民房200多元一個月,”周先生説。每天早上5點多周先生就起床在張家堡人才市場等工,每個月大約能賺3000元左右。“最近活兒不好找,大家經常站在這裡等半天,也找不到活。”有時有太陽的時候,一堆人會坐在一起下象棋。周先生不太會種莊稼,“我也不想種,現在地都承包出去了。留下的一部分我們那兒種柿子做柿餅還能賺些錢”。周先生説自己只有一個孩子,壓力也不是特別大,所以生活過的比較輕鬆。他提到自己業餘生活沒什麼娛樂項目,“最愛的是打遊戲,其次是玩微信。不過不是上癮的網遊而是簡單的小遊戲啦,”他打趣説。

  老高跟周先生一起坐在太陽底下,笑起來只剩一顆牙齒。老高已經65歲,他的終極目標就是多存款給兒子買房。與周先生相比,老高是典型的上一代農民工。“最近活兒不好找,有的活兒100塊,有的活兒150塊。看你運氣,運氣好就能碰到好活兒幹,”老高説。

  老高每年農忙時節都要回去務農,所以每年工作的時間並不是全年365天。不忙的時候老高常去附近的公園轉。除此之外,他也很喜歡打撲克牌,“挖坑,鬥地主,這是最常玩的項目,”老高説。

  學歷較高 建築工地不再是首選

  調查報告顯示,西安外來80後農民工中具有中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學歷的人員佔新生代農民工總數的36.6%,較80年前的農民工佔比提高了30.6個百分點。在走訪中我們發現,新生代農民工更願意從事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業、銷售行業。

  小宋是1991年出生的,家在山西運城。初中畢業以後,他聲稱自己不願意再繼續上學,毅然離開學校。“我覺得上學沒用啊,我也不喜歡。你看現在我們單位那些大學生幹著跟我一樣的工作,拿著比我還低的工資呢,”小宋驕傲地説。初中畢業,在父母的勸説下,去了渭南一所中專技校,“我學的是計算機,但是剛畢業那會年齡小,不想幹那行。現在時隔七八、年肯定生疏得不行了”。

  小宋已經有一個2歲的寶寶,房地産銷售的工作可以滿足他的生活所需。“每月大約五六千元的工資,一部分家用,一部分自己留著,”小宋説自己平時就喜歡玩玩微信,偶爾下班和同事去唱歌。當被問及是否打算定居西安,融入西安這座城市時,小宋笑了笑説:“從沒想過在西安定居,還是會回山西老家的。孩子妻子父母都在山西,來西安只是因為距離較近,飲食習慣相近,待的會比較順。”小宋也去過建築工地,但是太辛苦他就放棄了。

  調查報告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不再像其父輩一樣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願從事城市中臟、累的重體力勞動,也很少像其父輩那樣忍氣吞聲,而是有著強烈的自我維權意識。小宋的同事們多是中專技校出身,有的人已經在團組中任組長,有的人仍然是基層銷售。小張便是團隊的小領導,對所在公司有強烈的企業文化認同感,能夠招攬自己的團隊。“我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只是去工地搬磚、和水泥那麼簡單,”小張自信地説。

  在走訪中,21歲的小劉是藍田縣葛牌鎮人。她認為自己具有吃苦耐勞的品質。小劉在一家連鎖的冒菜飯店打工。每天除了前廳服務員的工作,還需要在後廚洗碗、洗菜。工作時間從早上8點30分至晚上10點30分,她的夢想是在西安有一居室。“聽説買房可以落戶,我希望我能攢錢買一間,也可以接爸媽來西安遊玩,”小劉説。小劉最喜歡的偶像是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男主角金秀賢,業餘生活最愛看韓劇。“攢錢還有一個原因,是希望有一天能去韓國看秀賢歐巴,”小劉説。

  經濟捉襟見肘 漂泊的異鄉尋夢人

  來自安徽的小賀在西安擺攤賣烤紅薯,32歲的他已經有5個孩子。每一天賣的紅薯能賺300元左右,“我覺得西安好吃的紅薯比較少,所以每年下半年都來西安。”小賀在接受採訪時説,上半年的時候他會去杭州賣衣服,所賺來的錢悉數寄給妻子。“休息的時候,我會追喜歡的電視劇,最近就是《錦繡未央》特別好看。經常是晚上的時候邊看電視劇邊洗紅薯,備好第二天的量,”小賀説。

  與小賀不同,來自藍田縣許廟鎮的老李36歲,“我的同事都管我叫老李,”他坐在墻根曬太陽,“沒什麼採訪的,我賺的錢都給了兒子和父母。”老李是80後,他幹過很多種工作,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十分熟悉。當被問及藍田縣離西安車程不遠,為何不常回家時, 老李説他喜歡漂泊。“早上我一般都起早去人才市場等工,我常會在忙碌的間隙撿廢品,每月5000多元的生活費一半寄給在河南的兒子,”老李説。老李在孩子兩歲的時候與妻子離異,孩子無人照看被送到遠嫁河南的妹妹家。“當年因為貧窮,妻子離開我。後來我放棄掙扎,和她分居很多年直至夫妻關係在法律上自動解除。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飄著,也沒想過在西安定居下來。老了以後,還是希望回去種我那一畝二分地,”老李説。與老李一起幹活的夥計説,老李是個全能型人才“業餘時間他過的很豐富,喜歡去舞廳跳舞,會打檯球,會滑旱冰,還會去游泳館。”老李並不否認這一點,他説他還想學更多的項目,享受城市生活。

  新生代農民工 不願歸鄉的農民

  在採訪中,半數以上人在行為上有融入這個城市的行動。但是在思想上,部分人表示自己有自己的圈子,不介意是否得到其他認同感。在康複路交易廣場有很多像小張一樣的打工妹,每天早六晚五的上班。由於工作環境,對逛街的慾望也不是特別強烈。“每月的工資悉數交給房東,真是讓人心生不悅。我喜歡去唱歌、去酒吧。我希望這個城市的繁華,看起來和我有點關係,”小張説。小張高中畢業,英語口語很棒,市場裏出現外國人買衣服都是她來交流促成買賣。“我打算學函授,拿到更高的文憑,”小張喃喃到。小張表示過自己的不甘心,“好像打工妹無論怎麼努力,都跟這座城市有一些疏離”。來自山西河津的小魏大專畢業,現在一家軟體公司做銷售,他在採訪中説:“融入不了這座城市,總覺得像是去別人家做客,處處拘謹。因為錢、文化水準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我一直覺得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降低這種差異度,但事實上有一種無力感。因為這種無力感偶爾就會放棄想要融入這座城市的願望。”小魏提到,自己雖然不會種地務農,但是可以學習,“農村人都很樸實,不會因為你不會就歧視你,你有好好學習的機會和空間。”談及最終的歸宿,小魏坦言:“最壞的打算當然是回到鄉村,但內心深處仍希望能夠融入城市,建立家庭。成為城市的一員。”

  據統計,西安市農民工總量從2010年的102萬人增長到2015年的130萬人,增加28萬人。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的人數由2010年的35.3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87.96萬人,增加52.66萬人。據西安市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西安市農民工數量佔全省總量的20%以上。“西安的農民工以新生代成為主體,80後、90後已超過全市農民工總數近一半以上,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他們對勞動環境、職業前景,以及落戶城市都有著更高的要求。”

  而融入這個城市作為他們的終極目標,經常以失敗告終。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嶸表示,在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認同問題上,我們普遍存在這樣的誤區,即希望農民工單向度地融入城市文化。這忽視了新生代農民工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審美傾向和娛樂習慣,忽略了其本身可以作為一種亞文化存在的事實,故而努力使其與主流城市的文明相融合才是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與文化認同的正確方向。

  西安130萬農民工  高中以上學歷佔比57.9%

  從西安市人社局獲悉,目前西安市新生代農民工(80後)佔總數58.1% 。其中男性務工者佔比60.3%,女性務工者39.7% 。來自西安市農村 的農民工總數達56.3萬,佔農民工總數的43.3%。初中及以下學歷的農民工佔總數的42.1%,高中(含高等技工職業學院)學歷的農民工佔比28.9% ,大專以上學歷29%。數據顯示,高中以上學歷佔到總數的二分之一 還要多。在農民工的學歷和知識皆有提高的今天,他們對融入這座城市有著不同於以往的訴求。所以業內人士認為,變“融入”城市生活為“融合”農民工群體文化與原生城市文化是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一劑良方。

  社會融合的過程一定會經歷漫長的過程。歐盟曾對社會融合有過權威的定義——社會融合是這樣一個過程,它確保具有風險和社會排斥的群體能夠獲得必要的機會和資源,聽過這些資源和機會,他們能夠全面的參與經濟、社會、文化和享受社會正常的福利。

  在2016年4月份,西安市人民政府下發了《西安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為農民工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從醫療保障、就業政策、居住條件等方面做了具體的規定。

  值得一提的時,在豐富農民工的文化生活項目中,意見考慮到了農民工群體和融入城市文化的矛盾。具體細則為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農民工免費開放。但是政策對於發展農民工群體自身的文化以及兩者的融合沒有明確的導向。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進程,仍需要經歷漫長的磨合和考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