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讓渭南非遺走向世界”2019多國媒體渭南行活動走進渭南市華州區 攝影 柳洪華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9月11日下午,由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承辦的“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讓渭南非遺走向世界”2019多國媒體渭南行活動來到渭南市華州區,參觀華州國際皮影文化生態園,一睹非物質文化遺産華州皮影的精彩。
在講解人員的帶領下,外媒記者了解了華州皮影的歷史、製作工序、發展、海外傳播等情況,並觀看了皮影製作匠人的現場製作演示。栩栩如生的人物,活靈活現的動物,匠人們通過耐心細緻地走刀刻畫,精美的皮影便展現出來。
外國媒體記者參觀華州國際皮影文化生態園 攝影 柳洪華
據了解,華州皮影源於秦漢、成于隋唐、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是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融合。華州皮影製作選用上等牛皮作為原料,需經過刮、磨、洗、刻、染、綴等24道工序。“華州皮影的雕刻採用的是‘推皮走刀法’,就是雕刻時刻刀扎破牛皮後保持不動,來回推動牛皮,這樣刻出的皮影刀口圓潤、線條流暢齊整。”講解人員介紹道。
在看到展出的泰國皮影、土耳其皮影等外國皮影時,泰國《曼谷郵報》記者塔納·本叻與土耳其《現代絲綢之路》記者簡可紛紛拿出相機拍照,並近距離觀察它們與華州皮影之間的差異。據講解員介紹,華州皮影大約在800年前傳入到東南亞國家,之後隨著當地的風土人情而演化;大約在15世紀傳入到土耳其,土耳其皮影基本傳承了中國皮影的表演技巧,但在造型上發生了變化。
來自韓國《蘭與生活》雜誌社的記者金鎮錫近距離觀察皮影 攝影 柳洪華
來自韓國《蘭與生活》雜誌社的記者金鎮錫在參觀之後表示:“華州皮影工藝非常珍貴,他們的手工製作和皮影戲表演非常好。我自己對工藝品也有研究,有機會我還會再來這裡看看,主要是看華州皮影的手工製作技藝。”
華州皮影造型優美多姿,雕刻細膩精湛,染彩絢麗厚重,唱腔動聽委婉,2006年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國家文化部授予華州區(華縣)“中國皮影藝術之鄉”稱號和“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稱號。
華州皮影戲表演 攝影 柳洪華
參觀之後,外國媒體記者欣賞了皮影戲演出。惟妙惟肖的皮影表演,動聽委婉的唱腔,頓時吸引了外國媒體記者的目光。皮影是如何在老藝人們的手中變得如此靈活,為了一探究竟,在演出進行中,充滿好奇的外國媒體記者紛紛來到後臺拍照、攝像,想要記錄下老藝人的“一舉一動”。
土耳其《現代絲綢之路》雜誌記者簡可説:“在土耳其,我們也會看到皮影戲。皮影向我們展示了傳統文化的力量,這種傳統從中國傳到土耳其,並且會繼續傳到歐洲和其他國家,這同樣是絲綢之路的影響。”
土耳其《現代絲綢之路》雜誌記者簡可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陳鏘
塞爾維亞國家電視臺記者亞歷山大(左一)在後臺拍攝皮影戲老藝人演出 攝影 柳洪華
截至目前,華州區從事皮影文化的傳媒單位及協會組織有7個,皮影藝人(包括演出、雕刻)分佈全區10個鎮辦,具有代表性的皮影演出班社有5家,代表性皮影傳承人60余人(皮影戲和皮影雕刻),其中國家級4人,省級3人,市級9人,年産值達三千余萬元。
璀璨的中華文明,孕育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當代倡導文化自信的浪潮中,文化“走出去”成為必然。但無論是追溯中華文明,還是傳承傳統文化,做好文化教育,鼓勵文化創新,提升文化信仰,凝聚文化之心,才能使渭南文化“走得穩、走得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