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陜西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0-01-08 18:52: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1月8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從陜西省市場監管局獲悉,2019年12月31日,陜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做出全面部署,明確到2035年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措施》緊緊圍繞加強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從總的要求、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落實生産經營者主體責任、推進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能力、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和加強組織領導等11個方面,明確提出50條工作措施,並且制訂任務分解表,將48項具體任務分解到責任單位。

  《措施》提出,到2020年,陜西省初步建立基於風險分析和全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全省食品生産企業基本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全省包裝農産品的品質安全追溯“二維碼”標識加貼率達100%;農産品和食品抽檢量達到4批次/千人,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食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區域性、系統性重大食品安全風險基本得到控制,公眾對食品安全滿意度顯著提升,食品安全整體水準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基本相適應;到2035年,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産地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源頭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産經營者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食品品質安全管理水準明顯提高,經濟利益驅動型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明顯減少;從農田到餐桌全産業鏈風險預防體系與監管體系運行有效,食品安全狀況實現根本好轉,人民群眾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措施》要求,要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加大食品地方品牌建設力度,加快陜西省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工作,建立企業標準備案公開承諾和事前公示制度;加大食品安全標準的解釋、宣傳貫徹和培訓力度,推動標準實施落地;要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嚴把産地環境安全關,實施耕地土壤環境治理保護重大工程,開展重點地區涉重金屬行業污染土壤風險排查和整治,嚴把農業投入品生産使用關和産地準出關、糧食收儲品質安全關;嚴把食品加工品質安全關、流通銷售品質安全關和餐飲服務品質安全關,持續推進實施食品風險等級評定工作,加強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監管,加強食品經營企業重點項目檢查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場監管,強化農産品産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全面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所有提供網上訂餐服務的餐飲單位必須有實體店經營資格;要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落實“處罰到人”要求,開展打擊食品領域犯罪專項行動,推進食品生産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強化信用聯合懲戒;要堅持最嚴肅的問責,明確各級政府食品安全監管事權,壓實各相關部門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業管理責任;依照監管事權清單,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嚴格責任追究。

  《措施》明確,落實生産經營者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品質安全管理制度和企業品質安全內控制度,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全面推進食品生産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積極穩妥地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工作,推進肉蛋奶和白酒生産企業、集體用餐單位、農村集體聚餐、大宗食品配送單位、中央廚房和配餐單位主動購買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要深化食品生産經營許可改革,實施品質興農計劃,調整優化食品産業佈局,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推進陜西省千億級生態羊乳産業建設,著力破解制約産業發展的技術難題,推動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要加強部門間溝通協作,防範監管失責缺位,深化綜合執法改革,加強執法力量和裝備配備;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和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建設,推進“互聯網+食品”監管,全面推進檢驗數據共享分析項目信息化建設,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要充分發揮抽檢監測作用,強化應急處置,積極開展風險交流,強化普法和科普宣傳,支持鼓勵社會監督,建立完善投訴舉報機制,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措施》強調,要開展“十大行動”,推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實施,主要包括深入開展風險評估和標準制定專項行動,加強風險監測,系統開展食品中主要危害因素的風險評估;深入開展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産地環境凈化行動,開展高毒高風險農藥淘汰工作,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水産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開展獸藥抗菌治理行動;深入開展國産嬰幼兒乳粉提升行動,在嬰幼兒配方乳品企業實施良好生産規範、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成立陜西國家羊乳檢驗檢測研究中心;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實施“明廚亮灶”,對學校糧油等大宗原材料實行公開招標、定點集中採購,建立學校機關負責人陪餐制度等;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全面打擊“山寨”、“三無”、假冒劣質、過期等食品生産經營行為;深入開展餐飲品質安全提升行動,推進“明廚亮灶”工程實施,確保覆蓋率達到70%,並逐年提高;深入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行動,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非法生産經營、非法添加和虛假宣傳行為,廣泛開展以老年人識騙、防騙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優質糧食工程”行動,建立專業化社會化的糧食産後服務體系,完善糧食品質安全檢驗監測體系,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深入開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將進口食品境外生産經營企業、國內進口企業等納入海關信用管理體系,加強進口食品安全監管,加強對食品走私相關重點敏感商品的風險研判和打擊力度;深入開展“雙安雙創”示範行動,持續開展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和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活動,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産經營者主體責任。

  《措施》強調,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每年將食品安全列入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議題,或召開專題會議;各級各部門要壓實監管責任,加強全鏈條、全過程監管。要加大投入保障,激勵幹部擔當,嚴格督查督辦,加強考核監督,推動工作落實,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産業鏈過程監管能力,提升食品全供應鏈品質安全保障水準,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新時代陜西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